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经济全球化与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经济全球化与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按:据本刊调查分析,我省农民工在长三角、珠三角务工的占80%;最新统计,广东省的外来人口已达3140万人,我省每年在广东的常年农民工约100万人,仅占0.03%;如何在“十一五”期间使每户农民家庭成功转移就业一人,本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不仅制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极大地影响到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国应该采取创立品牌、形成自主知识产权、鼓励科技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开发人力资本等手段,使庞大的劳动力不仅实现简单的就业,还能实现发展。不仅实现产业转移,而且实现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劳动力转移的快车道

正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开发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这些吸收外资最多的地区,在短短的十几二十年时间,就把昔日的大农村转变成了大城市。以东莞为例,它的人口、产值在外资进入前后的变化是非常惊人的,东莞的外来人口已达600万人。据最新统计,广东省的外来人口已达3140万人,这与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世界的全球化区域是分不开的。经济全球化直接带来了就业的增加和人口的流动,造就了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工,但经济全球化还没有成为有效地推功农民工向城市转移的力量。

2003年中国吸引了530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FDI接受国。接受外资越多,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数量就越多,就越能够有效地推进城市化进程。

目前,中国引进的大量制造业多处于全球化中的低利润分工环节,因此,目前考虑的仅是如何解决庞大的劳动力转移和就业问题,暂时无法考虑他们的居住和发展问题。长远来看,应该解决这样的问题,一方面通过创立自己的品牌,和形成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在产品的价值链上不断靠近高端,获取更多的利润分成;另一方面,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等方式来提高劳工的工资待遇,使庞大的劳动力不仅实现简单的就业,还能实现发展。不仅实现产业转移,而且实现居住转移,一次性移入城市。

着力消除“农民工40岁现象”

有学者总结出了一个农民工的“40岁现象”,指企业出于控制成本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压低用于农民工的各种支出,农民工无法获得培训提高的机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低水平的劳动,大量年轻的农民工被迫透支了体力和脑力之后,在40岁左右又被无情地推回农村。如果不对外资企业里的劳工结构性短缺进行调整,放任“农民工40岁现象”的蔓延,中国的劳动力优势地位将不复存在。据有关专家的披露,2005年1月1日纺织品配额取消后,中国出口纺织品的市场还将扩大,需要的劳动力还将增加;电子产业将于2006年和2007年左右占领国际市场的30%,且这30%的生产都将会相对集中到中国全球性生产区域,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也即是说,大量的外资还将继续涌向中国,如果对劳动力资源竭泽而渔地过度使用,放任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未能分享经济增长蛋糕的事实存在,那么,今年已初现外资集聚地的“民工荒”可能会演化成一场更大的劳工短缺危机。

对此,应该加强劳动监察,解除用工歧视,关注农民工的技能培养和劳动保护,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对农民工的特殊恩惠,而是保护劳动力。保护好劳动力就是保护厂商的利益,也就是保护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比较优势,有利于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推动国际劳务输出

据世界银行资料显示,当前全球劳务输出量约为l亿人,其中菲律宾800万人,巴基斯坦200万人,泰国60万人,而我国只有54万人。加入WTO后,中国劳动力的海外输出尚有很大潜力。以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小国菲律宾为例,菲律宾现已是东南亚劳动力输出最大的国家之一。据菲律宾官方统计资料显示,全球有800多万菲律宾海外劳工。这些劳工每年的汇款已成为菲律宾重要的外汇来源。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在劳动力市场化方面的努力还做得远远不够。集中体现在:中国劳工得到培训的机会太少,无法适应全球市场不断变化的需要;太多的部门卷入海外务工批准程序,互相扯皮。这直接导致了有着巨大劳动力资源的中国在境外合法的流动就业人口不足国际市场份额的1%。

在开拓海外劳动力市场的过程中,政府不仅要完成基础义务教育,还要根据国际劳务市场的需要来开发劳动力资源,加强劳工的适应性培训。同时,由于国际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在获取用工信息、实施劳工保护等方面,也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充分的服务。目前,福建省在探索劳动力海外就业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劳务派遣”制度。其中在面向国际市场的时候,就是要鼓励依法走出国门就业,建立全省境外人才信息库和境外就业培训考核基地,并在各级劳动力市场开设境外就业咨询服务窗口,疏通合法出境的渠道,逐渐形成和完善福建境外就业市场。

(作者系广东湛江师范学院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