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处理测量误差与几何结论的冲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处理测量误差与几何结论的冲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量一量上题中每个四边形4个角的度数,再算出每个

四边形4个角的度数和,填入下表中。你能发现什么?

背景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

形与梯形”单元中有一道这样的练习题:如上图,测量8个四边形4个角的度数,算出每个四边形4个角的度数和,说说有什么发现?

这道题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观察,发现“四边形4个角的度数和是360度”。考虑到这道题测量、计算的任务比较重,我提前一天布置了这项研究性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我的女儿读四年级,她在独立完成这道题时,量出的四边形4个角的度数和并不全是360度。第二天,我在课堂讲评之前先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发现也有一些学生有类似的情况。

在接下来的汇报环节中,刚一开始,几个学生就自信满满地叫嚷起来:“四边形4个角的度数加起来是360度!”很多学生也跟着大声附和。当我再问:“有不一样的答案或不同的发现吗?”原本那些结果不尽相同的学生都不敢举手发言了。看来,他们被这种坚定的表态“唬”住了,甚至有学生低头忙着修改自己的数据。

我是不是应该就此板书结论,小结规律呢?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节省教学时间,追求课堂效率,往往就是这么做的。可是这样短、平、快地处理,很容易忽视学生原生态的研究过程,失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良机。

数学教学除了要达成知识技能目标,还要注重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目标,而后者往往会对学生的终生学习和长远发展产生更深远的影响。这道“探究四边形内角和规律”的练习题,为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获得数学学习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形成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契机。

于是,在教学时我是这样处理的。

我问那些喊出结论的学生:“四边形4个角的度数和是360度。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有点骄傲地说:“爸爸妈妈告诉我的。”“你们的爸爸妈妈真热心,知识也很丰富。”我接着说,“那么,有哪些同学是自己发现的?”教室里一片沉寂。我怂恿道:“难道大家测量出的数据都是一样的吗?有没有人愿意把自己测量的结果跟我们分享一下呢?”几个学生举起了手,我马上点名其中一个回答。“我计算的第五个四边形4个角的总和是370度。”我一边点头一边说:“这是你亲自动手测量、计算的结果吧,真好。”我带着赞许的眼神看着他,非常认真地把数据记录在黑板上。这时,举手的学生多了起来。“我第七个四边形4个角的度数加起来是358度。”……我把这些数据一一板书出来。

“让我们看看这两组数据。”我用手势示意,“第一组数据全部都是360度。这是爸爸妈妈告诉我们的。他们说的没错。再看看第二组数据,虽然这些答案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是你们自己实验得到的结果。尽管不一定准确,但却非常真实,我尊重你们的劳动成果,我更喜欢这一组数据。”我边说边观察着这些孩子,发现他们的眼睛里有光,脸上有笑容。

我继续提问:“当你们测量计算后看到这样一组不一样的数据,你们心里没有什么想法或疑问吗?”学生说:“我感觉它们都很接近,我怀疑自己是不是量错了。我又多量了几次。”

我追问:“想一想,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们测量不够准确呢?”学生们各抒己见——“我想可能是书上的图案太小了,那些边太短,不好量。”“有可能是我在看量角器上的度数的时候,眼睛看得有一点点偏。”“可能是我的量角器被磨坏了,看得不清楚。”……

我再次指向黑板上的数据:“是啊,我们在测量的时候,总是或多或少会有一些误差。这不能完全怪我们,产生这些误差总是难免的。那这一组有误差的数据是不是就完全没有价值呢?”

学生们叫起来:“不是的,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来,四边形4个角的度数和差不多是三百多度。”“大概360度。”我微笑着点头。(我女儿在书上写着“一般是360度”)

“是啊,哪怕我们的数据有误差,我们还是会有有价值的发现。”我继续提问:“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对不对,我们要怎么办呢?”学生说:“我们可以再画一个四边形量一量,这个四边形要画大一些,画标准一点。”马上就有学生反驳:“可是我们在量的时候也可能会有误差,也不一定是百分百地准确。”有学生提出了用剪拼的方法,可是很快也有学生提出:拼会有间隙,也不一定拼得准确。

我把掌声送给了这些爱思考的学生,说:“要证明四边形4个角的度数和是不是360度,仅仅依靠测量或者剪拼都是不够有说服力的,测量得来的数据只能让我们发现‘可能会是这样’。那‘到底是怎样’,除了量、拼的方法,我们还需要用到更丰富的知识。我们今天先记住四边形4个角的度数和是360度,等以后学了更多的知识再回过头来看看‘到底是不是这样’。”

反思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有很多知识是需要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的。比如三角形或四边形内角和,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关系(圆周率),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关系,等等。在课堂教学实践时,少数学生(通常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由于通过阅读课本或者家长辅导等途径提前了解了教学内容,往往在开课阶段就按捺不住兴奋而提前公布“答案”,这样必定会对教学进程产生一定的干扰。课堂中出现这样的情形时,教师不妨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开展对话、讨论,将他们引向更深层次的学习和思考。

首先与“公布答案者”对话:“你的结论或规律是怎样知道的?你自己做过实验吗?你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是怎样的?与结论相符吗?”

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对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习惯进行鼓励,对于热心辅导学生学习的家长,也要向学生表示对他们的感谢。但不要急着对结论和规律作出评价,而要追问这些学生实验的过程,提醒他们在自学课本的同时仍然需要(或者说更加需要)开展实验研究,培养他们的质疑态度和实践精神。

然后,与其他学生对话:“有不一样的实验结果或学习体验吗?谁愿意把自己研究的情况与我们分享?”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特别赞赏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尊重他们每一个真实的研究结果,培养学生不人云亦云、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

当有了各种不同的实验数据以后,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从这些数据中你能发现什么?能做出什么推测?这些数据存在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如何改进实验,缩小误差?”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尤其要重视那些与标准答案存在偏差的数据,因为这是来源于学生实验的第一手资料,能够让学生认识到“错误也是可以被利用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控,体会“用实验操作法证明结论是不全面的”、“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提出猜想,做出大致的判断”,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虽然这样的教学处理可能会花费很多时间,但我觉得还是非常值得的。课堂学习活动没有停留在对知识点的灌输上,而是深入到学生独特的学习体验中,还原完整的探究过程。通过讨论、交流、思辨,学生真实的想法得到展现,视野被拓宽,科学态度和独立精神得到培养,这些都会有益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