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儿手足口病198例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儿手足口病198例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及转归。方法:回顾分析198例患儿临床资料。结果:本病有侵犯心肌及神经肌肉性,早期识别重症,早干预,可防止严重并发症。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小儿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134

资料与方法

2008年5月~2008年8月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98例,男124例,女74例;发病年龄7天~14岁;0~1岁11例,1~3岁145例,3~7岁37例,7~14岁5例。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有典型手足口或臀部皮疹,轻中度发热102例,高热46例,烦躁不安8例,肢体乏力6例,呕吐8例,呼吸急促52例,心动过速32例四肢末端发凉、发绀13例,住院时间3~12天,平均6.025天。

辅助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68例,以多核增高为主,血糖全部正常,心肌酶明显异常进一步做心肌肌钙蛋白测定,CK增高89例,其中增高10倍以上3例,CK-MB增高36例,心肌肌钙蛋白TnI均阴性。胸部X线检查,双肺纹理增多、增粗,可见片状阴影16例,心电图:54例窦性心动过速。

治疗与转归:按照《2008年卫生部关于手足口病及其并发症治疗指导原则》标准。一般治疗:隔离,清淡饮食,给予皮肤及口腔护理;药物治疗以抗病毒为主,全部选用利巴韦林,白细胞增高及疑似重症病例应用抗菌素,有28例持续高热、精神萎靡、肢体无力及心肌酶异常升高患儿给予甲泼尼龙、静脉用免疫球蛋白。退热常规使用布洛芬悬液,部分配合物理降温。有3例应用了甘露醇降颅压。198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

讨 论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性疾病,以婴幼儿多见。一年四季散发,4~9月为流行高峰。本组198例患儿,全部在2008年5~8月发病,有聚集现象,如幼儿园、双生子、兄弟姊妹等,未进行病原学检查。临床特点为多发生1~3岁(78.79%),热峰多在病程的3~5天,皮疹5~6天隐退,少数可见结痂。本组年龄最小7天(其姐姐正患手足口病在家休息,有密切接触史),突然高热,体温持续40℃,萎靡,易惊,病程第3天,手足口臀出现典型皮疹。

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属于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人肠道病毒属,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5、10、16及肠道病毒71型(EV71),同期在安徽阜阳市收治的25例重症病原学检查均为EV71感染[1]。通常情况下柯萨奇病毒A组16和EV71感染引起手足口病在临床症状等方面难以区别,本组198例患儿心肌酶谱中,肌酸激酶升高89例,占44.9%,异常增高达10倍以上3例,提示侵犯神经肌肉可能。观察198例的皮疹形态有3种,一是手足掌臀部膝关节周围多处红色丘疹,较密集,色泽鲜艳,消退时有少量结痂,一是手足掌疱疹,散在分布,直径约2~4mm,疱液少,2~4天后疱疹隐退。还有一种是较小疱疹,密集,消退后不结痂。46例高热患儿中多数疱疹稀疏,为小疱疹或丘疹。

本组病例由于家长重视,大部分就诊及时,发现疑似及轻症病例在门诊治疗,符合住院标准住院治疗,对持续发热、精神差、呕吐、肢体抖动、循环不良、心肌酶异常升高时,及时给予监护,迅速改善微循环,保护心肺脑等重要脏器功能,持续高热者部分给予亚冬眠,有28例应用甲基泼尼龙或免疫球蛋白,没有肺水肿、意识障碍及肢体运动受限等严重并发症。利巴韦林使用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可能与短期使用有关。我市近10年来手足口病呈散发趋势,未发现类似今年的范围广,发病集中,较重病例多的现象,从皮疹形态来看,可能是多种肠道病毒感染,提醒医务人员对于手足口病患儿高度重视,及时隔离,加强对危重症的早期识别。

参考文献

1 赵永,刘晓林,等.25例儿童手足口病危重症的抢救治疗分析.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2008,15(4):319-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