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去拍照片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要像水一样流动起来—这是我大学时代很喜欢的一句话。因为没有什么是不变的,在变化中会产生智慧和新的经历。
大学时,我读的是新闻学专业,1998年我大二的时候通过摄影基础课开始接触摄影,后来还上过一门纪实摄影的选修课,这就是我的全部摄影教育了。记得那时候书店里能买到的摄影书非常少,画册就更是稀缺了,所以我几乎看过那时候所有的摄影书,不是我痴狂,而是可看的也就20多本。当时上网也是一种先锋行为,我1998年开始上网,在家电话拨号,每小时12元且网速极慢,上网费是我在外打工挣钱支付的。但网络上不像现在能看到世界各地的图片。还记得直到我工作两年后,谁能在单位的新华社专线系统里看见每天仅有的几张外电照片,简直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随着2011年的结束,我走完了个人摄影职业生涯的第十个年头。事实证明,我一直在流动着,十年换了六个单位,真是没少折腾。有同行问,你工作过的地方个个都是一流的媒体,为什么还要换。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会有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媒体氛围适合不同阶段的我对摄影的追求,这并不矛盾。一系列的变化帮助我快速地成长,在摄影的漫漫征程中无限接近真正的自我。当然这其中一定是有得有失,有聚有散。但不管怎样,我都由衷地感谢每个单位的领导和同事,因为我不是生活在摄影理想的真空里,需要很多人的帮助、指引、提携和厚爱,我才能坚持到今天。
回首我走过的路,感慨人生之奇妙。小时候我性格特别内向,连去商店买东西,都不好意思和售货员说话,结果现在居然做了记者,天天要和陌生人打交道;大学时因为叛逆,不想把时间都花在英语上,所以英语不好,结果现在居然进了一个天天需要说英语写英文图片说明的单位;刚入新闻摄影这行的时候,最怕用400mm之类的长焦镜头,觉得自己反应迟钝很难驾驭,对体育摄影也没有感觉,结果现在居然时不时要出没于各种体育赛场,而且还是为一个以体育摄影著称的单位拍摄体育??但说实话,我对这些阴差阳错的机缘充满了感激。人生需要挑战自己的短板,每个人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战胜自己的弱点。
关于新闻摄影,虽然我参与见证了中国近十年各大新闻事件,但我还是喜欢拍摄日常生活。我认为日常生活的照片有更长久的生命力和价值。正如人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平淡中度过的,我希望自己能够努力去发掘每一天平凡中的诗意,使瞬间真正获得一种永恒的尊贵。即使在重大新闻事件中,我也喜欢以日常视角去柔软表现。同样我越来越觉得,在这个摄影泛滥的时代,新闻摄影个性化的趋势才是专业摄影人的出路。一个新闻事件或一个场景为什么要你去拍摄,而不是他去拍摄,就在于每个摄影记者的独一无二。如果你拍的照片,别人一样可以拍,或者可以轻易复制,那为什么还需要你的存在呢?
作为新闻摄影行业这十年的共同成长者,不得不赞叹中国摄影记者在职业化和专业化的道路上与国外同行同步的飞跃发展之势。我觉得最主要的推动力是我们的视觉环境,互联网和各种开放交流让中国摄影人开阔了眼界。别的不深说,单就我们每天都可以同步看到全世界最好的照片这一点,在十年前就是不可能的奢望。国内新闻摄影整体水平的提升,在影像和形式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但在表达的深度和创新上与国外一样面临新时代的挑战,也必然成为绝大多数摄影记者发展的瓶颈,也包括我在内。
以图片故事的拍摄而论,我比较认同一种看法,就是现在的图片故事将摄影、文学、电影的概念混作一团,淡化了摄影作为影像本身的表达能量,摄影作品变成了电影分镜头草稿式的套路。而这正是新闻摄影在全媒体时代的致命弱点。与此对应,文学评论的手法则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作品的解读中,貌似深刻的矫情是经不起时间检验的。就像一个朋友说的:“只有10%的心思用在拍摄上,90%的心思都花在事后如何去解读或升华照片上。”随着影像传播模式的不断变革,“电影分镜头草稿”式的所谓图片故事拍得越多,越是将自己和摄影逼向死胡同。总而言之,正如玛格南摄影师们的照片,最重要的是对于世界与人类问题的一种视觉解释,而不只是事件传达。
未来学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说,“二十一世纪的核心竞争力是态度与想象力,而保存我们最好的想象力必须是心怀谦卑。”真心对待摄影,忠于自己的心灵圣地,彼此间心怀谦卑。不多写了,还是用我常提醒自己的话结束吧:不要夸夸其谈,别只是讨论摄影,去拍照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