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淡泊做影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淡泊做影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的大学往往个性鲜明,最直观体现在其人文和学术领域,因为“影像”,这些个性则显得尤其突出:北京大学的“微电影”旗帜迎风招展;中国传媒大学的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扛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北京师范大学的大学生电影节做得风生水起……与这些相比,清华大学的“清影工作室”倒是跟清华给人一贯的风格很契合,有着置身事外的淡然和脚踏实地地沉默,既不激进,也不旗帜鲜明,既来之则认真对待之,倒也真是符合“清影”二字。

“清”的“影”

“清影工作室”的负责人之一雷建军老师既不时尚也不另类,他看上去甚至不像个“搞艺术”的人。随和、坦诚,就像学校里随处可见的,好脾气的老师。他带的学生也是少言寡语,安静恬淡。说到“清影”的发展,也是从学生作品开始谈起,渐渐摸索出来“清影工作室”的方向。从《大肆》这部曾获得金熊猫国际纪录片新人奖的毕业作品,到《大一》的诞生,“清影工作室”成员们将目光投向了最真实的生活节点。以毕业和入学为视点,记录了中国当代青年的行为和思想。从身边的事情出发,能够唤起那份久违的,或者熟悉的心情。《未名湖》、《百年一日》和《向左看齐》选取的视角都是平淡生活中不平淡的涟漪,清华学子也会有的五味杂陈的各种心态和心路历程。从这些由学生为主的作品中,能看到“学校、学生、生活”是清影的一个主线。

既然是纪录片,记录社会是必然存在的一个部分。2008年的奥运盛事,2008年的那场地震,这些大事件中的小人物,体现着纪录片的人文关怀元素。而黑龙江农垦宝泉岭农场的水域、农场、知青、作业点乃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大酱,都是社会系列中要向观众展示的点点滴滴。这些大事小情构成了“清影”的选题和摄制工作。

也是由于学生的创作没有被太多束缚,难出特色等关系,“清影工作室”最终选择了一条作品的主线,这就是“清影工作室”非遗系列纪录片。《喜业》这部纪录片让人看到了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也感受到了一种地方民俗行业的特殊性。非遗系列纪录片的意义现在可以说出许多它们存在的意义,但是在“清影工作室”看来,“非遗”这个名词背后的东西或许更深刻也更深远。在雷建军老师的办公室里面,有《扇鼓·乐》里面的充满浓重乡村风格的扇鼓,质朴的花纹和粗糙的扇柄让人神往,也有传统而古老制作宣纸程序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竹帘,细密的竹子做成的竹帘,全靠工人师傅娴熟的技艺来再现捞纸过程。这些东西都出现在“清影”的非遗系列纪录片中。当我们问及扇鼓的“非遗计划”时,雷老师给出的答案是,学生的家乡在哪里,下一部片就出现在哪里。

纪录片不是艺术

从雷建军老师平静的陈述中,我们了解到,“清影工作室”的学生们从第一节课上学到的第一个知识就是:纪录片不是艺术——纪录片是观察和改善社会的一个工具。

“清影”人没有把自己当成是艺术工作者,而是更愿意把自己定位在社会学、人类学的范畴。这种定位最直观地体现在非遗系列纪录片中。前文提到了,非遗系列影片的意义在于保护,这种带有浓重人类学研究色彩的影片本身就是一种对人类行为科学的忠实记录。在若干年后,某种技艺或者艺术消失了,能做这件事情的人消失了,但其制作过程和制作工艺都可以通过影像,用纪录片的方式忠实地保存和还原。这种方式无疑是为整个社会的史料保存提供了一种完善的备份,不至于在彻底消失之后完全地失去。至少有一天,我们试图找寻和还原的时候,还能有据可查,不至于遗憾。

“清影工作室”的风格就是以“实际”为出发点的,而“文津·清影·放映”活动就如同一座桥梁,把好的影片介绍给观众,从而“以影像温暖世界”。 放映活动每周都在清华科技园附近的北京文津国际酒店有条不紊地进行,导演也会到场与观众互动,直接电影的放映比例相对多一些,稍显冷门的《我们正在老去》这类的影片也是“文津·清影·放映”选择的对象,由此可见“清影”的宽容度和宽泛性。从地下展映的方式走出来的纪录片开始有了稳定的受众;良友基金会的资金支持,使得到利益的导演们也越发受到鼓舞,开始了良性循环。从此独立放映从1.0时代逐渐走进了2.0时代。而“文津·清影·放映”活动也有一定的选择标准,所谓有标准,不如说是想传达的一种方式。不关注拍摄器材,不侧重拍摄手法,只要是好片子,观众喜欢的,导演用心的,就是选片的标准。而片子的来源也是四种渠道,一是入围各大影展的影片,二是“清影工作室”自身人脉和导演资源,三是各使领馆提供的本国优秀影片,四是经典的老片回顾。这四种渠道保证了影片来源的多元化和丰富性,从而使展映的影片不拘泥单一的品种和门类。

以影像温暖世界

“清影工作室”也有自己的口号,这个口号从一开始的“以影像关怀世界”改成现在的“以影像温暖世界”。雷建军老师强调,之所以用“关怀”而不是“关注”,是把自己从一个“高位”放到一个平等的位置。

从校园系列可以看出,清华学子对学生时代和所处清华校园的感情和怀念,所有有过大学生活的人都能从影片中感受到已经逝去的青春和曾经的情怀。非遗系列的影片虽然是记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但所有的切入点都是制造了这些宝贵财富的人,这些小人物造就的成果,在历史的画卷中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从这些影像中,我们看到的不是剪影,而是鲜活立体的人物。

人文情怀也好,社会学研究和人类学也好,这种不张扬、不高调的做法是值得人敬佩的。在电视台,做纪录片的始终是让人敬而远之的一个种类,而且纪录片的非主流概念也深入人心,中国的纪录片发展起步晚,平台远不如成熟的欧美国家,但是,中国有着外国无法比拟的资源,可以做深做好的内容相当丰富,然后整个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的整体浮躁的氛围和急功近利的意识让纪录片正在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有“清影工作室”这样愿意花时间、花精力来认真思考、认真做工作的机构存在,也是一大幸事。

商业片的尝试

跟纪录片机构和导演打交道以来,有一个问题总是要正面对待的,那就是纪录片的市场化运营。说白了就是纪录片的盈利点在哪里,生存下去是小规模的纪录片企业和工作室一直在找寻的目标。很多甘心默默做纪录片的人都是有一份人文情怀在里面的,但是如何让纪录片盈利,走进院线,走向市场,让商业元素进入其中,则是做纪录片人的普遍弱点,也是整个行业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