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子宫脱垂30例临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子宫脱垂30例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子宫脱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对照组30例,采用支持疗法,加强营养,适当休息,加强盆底肌肉锻炼。观察两组子宫脱垂、回纳阴道变化。结果:观察组子宫回纳阴道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子宫脱垂;补中益气汤

子宫脱垂是指支撑子宫的组织受损伤或薄弱,致使用权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外口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外的一种生殖伴邻近器官变位的综合症。好发产后妇女。患者平时就会有腰酸背痛,严重时还会拖累膀胱及直肠,而会有频尿、小便解不干净或大便不顺之感。严重危害着妇女的身心健康。2006年6月~2010年10月,我院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Ⅰ度、Ⅱ度子宫脱垂,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60例均为我院门诊及妇科住院患者,均未经过系统治疗。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年龄28~63岁,平均39.3岁;病程3~24个月,平均8.6个月。对照组30例,年龄26~64岁,平均38. 6岁,病程5~23个月,平均8.4个月。子宫脱垂程度Ⅰ度、Ⅱ度、Ⅲ度分级符合中华医学会1981年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两病”科研协作组提出的“子宫脱垂”分度。观察组Ⅰ、Ⅱ、Ⅲ度分别为18例、12例、0例,对照组为17例、13例、0例。两组在临床资料各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 05)。

1.2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第6版,子宫脱垂的诊断标准及1981年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两病”科研协作组提出的“子宫脱垂”分度[1]。①具有不同程度腰骶部疼痛或下坠感。②行走、劳动、下蹲或排便等腹压活动增加时,有块状物自阴道口脱出。③妇科内检。

1.3纳入标准子宫脱垂及伴有阴道前壁或阴道后壁脱垂,年龄26~62岁,为首次发病、未经系统治疗者,发病2年以内。

1.4排除标准①子宫脱垂并发严重的心、脑、肾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②Ⅲ度子宫脱垂者。③子宫脱垂伴盆底肌明显萎缩者。④子宫脱垂伴严重宫颈口溃疡、感染化脓者。⑤先天性宫颈延长。

2方法

2.1治疗方法观察组方剂组成:黄芪18g、人参6g、当归10g、陈皮10g、升麻6g、柴胡12g、白术12g、炙甘草9g。辨证加减:肾虚加枸杞、杜仲、山茱萸,贫血加熟地,小腹坠胀加枳壳,白带多而清稀加乌贼骨、金樱子。水煎至300mL,口服。对照组采用支持疗法,加强盆底肌肉锻炼,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保持大便通畅,及时治疗咳嗽、两组均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

2.2观察指标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宫颈回纳阴道变化。

2.3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3结果

3.1疗效标准治愈:自觉症状消失,妇科内检宫颈口位置恢复正常位置。显效:症状消失,子宫回纳于阴道内,妇科内检、宫颈外口距处女膜

3.2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注:观察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53. 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4讨论

正常情况下,子宫位于盆腔中部,呈前倾或后倾位,子宫纵轴与阴道纵轴成90°~100°角,子宫颈位于坐骨棘水平以上。子宫正常位置的维持,主要靠盆底肌肉和筋膜以及附着于子宫的韧带等起支持作用。子宫位置的变化与腹内压力的高低和盆底组织支持力量的大小密切相关。子宫脱垂多发生于多产或产后,且直接与分娩有关。分娩可以损伤子宫支持组织及提肛肌,但如果产后适当休息,加强营养,尤其配合产后运动锻炼,一般均可恢复正常而不发生脱垂,或有之亦轻。如果损伤较重,或生活条件差,产后过早从事体力劳动,包括较长时间处于站、蹲者,或有慢性咳嗽、腹泻、便秘等增加腹压的情况,则易发生子宫脱垂,且病情往往较重。

中医称子宫脱垂为 “阴挺下脱”或“阴菌”“阴脱”,因多发生在产后,故又名“产肠不收”或“子肠下收”。《妇人良方大全》云“妇人阴挺下脱,或因胞络受损,或因子脏虚冷,或因分娩用力所致。”本病常见气虚、肾虚两证。气虚为素体虚弱,中气不足,或因分娩用力过度,或便秘、久咳,均可致气虚下陷、系胞无力,而致子宫脱出。肾虚为频繁,或产育过多,肾气亏耗,带脉失约,冲任不固,无力系胞而致[2]。治疗以《内经》“虚者补之、陷者举之”为治疗原则。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治疗中气下陷,气虚发热证。方中重用黄芪,味甘微温,入脾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药。配伍人参、炙甘草、白术甘温益气、补脾益胃为臣,与黄芪合用,以增强补中益气之功。当归养血和营,协人参、黄芪以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并以少量升麻,柴胡升举清阳,使下陷之气得以升提,为佐使药。诸药合用、使脾胃强健、中气充足、气陷得升。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72-376

[2] 尹桂岭,刘艳华,崔娟.益气升提法治疗子宫脱垂32例临床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9(4):5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