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完善与否,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发展,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文章简要分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 经济发展 风险 制度

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内部控制的最初形式是内部牵制,其内容是随着单位对内强化管理,对外满足社会需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的各级管理层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和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利用单位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内部控制弱化是我国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企业管理基本上属于“人治”管理。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在概念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内部控制制度不统一。尽管财政部近些年来了一些企业会计工作规范,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报告作了一些规定等等,但整体来说,全国的企业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协调和规划,各部门只是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针对具体事件制定要求。

内部控制在结构、内容等方面还没有形成整体框架。按照COSO委员会的报告,内部控制框架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督”五部分组成。这一框架是内部控制的理想框架。就我国目前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现状看,还远远达不到这一框架的要求。特别是由于我国许多企业对内部控制概念的认识还比较混乱,因而对内部控制具体应包括哪些内容、应如何构建、各种要素有哪些联系等等认识不一,各企业内部控制的构建更是千差万别。

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内部控制的机制可以从两个方面表述。一是监督与被监督者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二是监督与被监督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由于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企业内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因目标取向不同而形成利益冲突。所有者将资本投入到企业,就是为了获取利润,使资本最大限度的保值增值,同时凭借对财产的最终拥有权,分享全部盈余。而经营者总希望保留一定盈余,扩大生产,甚至可能更关心自己的薪金、声望、地位等,这种利益冲突是内在性的。所有者的资本一旦投入企业,就形成法人财产,经营者就可以支配这些财产,如何使经营者按照所有者的目标使用这些财产,必然要建立一种控制与约束机制。再者,由于经营者和所有者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则会利用对自己有利的信息甚至是虚假片面的信息误导、蒙骗相关利益人而获利。为防止这种行为的发生,就必须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二)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效率低下

有些企业的组织机构仍沿袭计划经济下的传统模式,即按政企合一的原则来设置。企业普遍存在机构臃肿、管理层次多、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另外企业在组织机构设置中,比较重视纵向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而对横向间的沟通与协调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同级部门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信息沟通不灵活,协调性差,效率低下。

(三)人事政策不完善,用工制度改革不到位

雇佣人员时,没有经过严格的考核,对职工未形成一套培训、待遇、业绩考评及晋升的制度。经营者和职工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即使设立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会因决策者、执行者的能力不足或道德问题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得力

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不够合理。更多的是有章不循,将已订立的制度印在纸上,挂在墙上,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而不管内部控制的制度执行情况如何,遇到具体问题只强调客观情况,执行中的随意性使内部控制失去其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五)促使企业必须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法律环境尚未形成

1997年美国通过《反国外贿赂法》,其中有关会计及内部控制的条款规定每个企业应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以防止发生贿赂行为,如果达不到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内部控制目标,将被罚款1万美元,建立和强化内部控制成为企业的一种法律责任。而我国《审计法》、《独立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中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虽有论及,但都是从审计角度出发的,对企业而言并未形成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会计法》也没有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具体可行的规定。

(六)企业薄弱的风险意识削弱了内部控制作用的充分发挥

从内部控制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内部控制发展的外部动因是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刚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的影响时时处处可见,市场竞争有不规范的地方,计划经济思维的惯性影响内部控制的发展。许多企业仍然是计划经济决策方式,对市场风险没有充分认识,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内部控制机构,即使建立的部分机构也多数处于被控制对象的领导之下,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更多的是有章不循,遇到具体问题过多强调灵活性,因而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三、完善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而且必须的选择。但在现实国情下,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单靠企业自身的努力就可以达到的。针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混乱的现状及其形成的原因,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和企业特点,借鉴国外先进理论和经验,对加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

在观念上要重视制度建设,没有强有力的内部控制制度,一遇到风吹草动,企业就会有一次风险出现。如果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进入困境也只是时间的问题。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在风险管理中起到关键作用,对实现经营管理至关重要。首先,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内部体现出来,而不应被看作单独的一部分;其次,内部控制制度是能够对公司内、外部不断变化的风险作反应;最后,内部控制制度能够让每个公司以适当的方式化解相关主要风险。

(二)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法人治理结构的实质就是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合理分配权力,明确各方责任,建立有效的激励、监督和制衡机制,从而实现企业目标。而内部控制就是企业董事会及经理阶层为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经营管理目标、完成受托责任而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措施和程序。因此,公司治理结构是促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保证内部控制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是实行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

(三)构建严密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内部控制目标的全方位落实

内部控制目标尽管呈多元化趋势,但概括起来主要涉及以下两点:一是合规经营,具体而言,就是保证企业依法组织经营活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确保财产安全;二是效益性,即保证企业管理政策的贯彻实施和效益目标的实现。从上述对内部控制目标的归纳不难看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不只是企业自身的事情,它有着广泛的社会性。采取宏观监控措施迫使企业合规经营是政府宏观管理的重要职能,从这个角度看,政府必须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中,我们应该双管齐下,采取政府宏观指导和企业自身逐步完善相结合的战略:在现有法律规范的基础上,政府有关部门应颁布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构建的基本要求和一般标准;各企业以统一的内部控制规范为指导,根据自身的经营规模和特点建立内部控制框架,并制定具体的控制程序和措施。

(四)建立和完善披露机制及评价体系,大力营造有利于落实内部控制制度的外部环境

为了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披露机制及评价体系。企业要在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后,向社会公开披露其内部控制信息。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评价体系。根据情况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对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作出及时修正或建立新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对于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坚决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并与职务升降挂钩。

(五)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把内部控制工作落到实处

强调以人为本,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依靠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准和法规意识,充分发挥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内部控制的成败,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而企业领导者的内部控制意识和行为是关键。企业领导者内部控制的随意性往往会限制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发展。反之,企业领导者注重内部控制,注重对企业员工的研究,尊重员工的心理需求,强调沟通和管理交流,便能减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隔阂,形成强大的企业合力,就能促进整个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另外,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企业内部管理,重视人力资源的控制,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也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而且必需的选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国现实国情下,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单靠一个企业就可以完成的,它是所有企业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一个长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