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青春的名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踮脚回望遗失在锦夏流年的窗外风景,这颗已经成长的心仿佛回到了那段胡闹年华,肆意而张扬。
十五六岁的年纪,总觉得自己是个矛盾体,有时脆弱到不堪一击,有时坚强到无法抵挡,就像是樱桃小丸子下一秒变成变形金刚一样。想去交朋友,结果总觉得融入不了他们的圈子;想向暗恋的男生表白,又害怕被拒绝;明明试图低调做人,却还要勉强自己配合“大众”在大街上“横行霸道”。那个时候流行文艺点的说法,管这种行为叫作“总是渴望着拥抱取暖,但又惧怕伤害的刺猬”。
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是不受关注的,父母亲关心学习成绩,女同学关心漂亮衣服,男同学关心球类运动和美女,而平凡到丢到人堆里就找不出的自己,压根没有让他们聚焦目光的资格。那个时候还没有理解妄自菲薄这个词语的真正意义,只是觉得白天的阳光太刺眼,同学的欢笑声太刺耳,父母的质问也如同一把尖刀刺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最是喜欢夜晚,一个人安静地待着,天黑了,自己的青春就安全了,哪怕是孤独的。
翻开那时的日记,围绕的主角我已经记不清容貌,密密麻麻挤满的一字一句,都是郁结于胸的心情,欢笑和泪水共同浇灌的心事,已然是青春期的主旋律。禁不住嘲笑曾经的自己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年少时光,总以为一点点的悸动就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那种想要和他人分享又害怕秘密被泄露的矛盾,还有总以为别人议论自己的敏感心情,成为自以为的所谓孤独的一部分。于是唯有埋首于厚重的小说中,把自己想象成各式各样的人物,让那些从未向人倾诉过的想法在文字编织的美丽世界中徜徉。
在青春里自怨自艾的自己也许从未想到,那时总以为毕业就要分离的朋友,如今还在身边,不离不弃,一起约定要做对方的伴娘和孩子的干妈;那时以为不关心自己的父母,如今已经两鬓斑白,总在电话那头问钱够不够花,轻声说着天冷了要加衣,别担心我们的话。每每回家,除却心酸,还有说不出口的歉疚,为那个在青春期的自己。那时厌恶的老师、课本、写不完的作业、揉成一团的试卷,都成为记忆里再也回不去的时光,只要一想起,怀念的情绪立刻便被牵动起来。而曾经觉得比天塌下来还重要的悸动,早已随风逝去,寻不回原来的模样。
偶然看到刘若英《给十五岁的自己》,瞬间戳中我的泪点。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个年龄,“最难的习题,也不过短短几行笔记……没有地图,人生只能凭着手上的梦想。循着它的光,曲折转弯找到有光的地方”。那时的自己,也曾为了习题懊恼,也曾为了梦想跌倒,也曾为了孤独煎熬,可是站在青春的尾巴上,一切早已雨过天晴。
和朋友谈起此刻的心情,她笑着说,我那时也一样。与其说语气中的情绪是淡淡地感伤,还不如说是追忆往昔的朦胧情怀。我才明白,当你以为自己在黑暗的沼泽中挣扎的时候,也许你羡慕或者嫌恶的人都同你一样,在这段以青春为名的日子里,自以为是的孤独着,犹豫着,迷茫着,恐惧着成长中的未知世界带来的无法掌控的光明。
十五岁的我已经被定格在记忆里,可是总有人的青春还在继续,那么一定要记得,与家人相伴,同朋友携手,以青春的名义,驱散那些自以为的孤独,把快乐留在心里,让这场成长留下数不尽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