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GIS的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技术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GIS的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技术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章摘要】

文章以安徽省凤台县耕地质量补充完善工作为例,以gis为技术工具,借助其空间分析功能模块,以二调2010年土地变更调查提取的毎块图斑耕地数据作为评价单元,选择合理的分等因素,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对该地区的耕地质量进行评价,阐述评价过程,并得出耕地质量等别结果。

【关键词】

耕地质量;等别;分等因素;GIS

0 引言

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工作是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安徽省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工作于2011年7月开始,11月结束,该项工作旨在以二调土地利用数据为底图,沿用上一轮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对上一轮成果进行补充完善,从而得出最新的耕地质量等级成果。与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不同的是,此次评定分等单元为二调耕地每块图斑。本文以淮南市凤台县为例,充分利用上一轮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运用ArcGIS软件对耕地的各项分等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本轮每块图斑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成果。

1 研究区概况

凤台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偏北,淮河中游,地势平坦,多为平原地区,地质状况良好,土壤类型多样。表1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2.1 分等技术路线

依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和《农用地分等数据库标准》,在2010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基础上,提取耕地图斑作为分等单元,充分利用已有的农用地分等成果,并结合土地整治、农田水利等相关资料,通过空间叠加分析,确定需要进行外业补充调查的区域并制作外业补充调查工作底图。具体方法流程见下图1:

2.2 分等过程

根据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工作的相关要求,在分等因素确定过程中,影响土地质量的因素很多,把所有影响土地质量的因素汇集在一起,就形成了分等因素指标体系。体系包括表层土壤质地、灌溉条件、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土层厚度、土壤剖面构型、障碍层距地表深度、土壤PH值、地形坡度、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等。根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推荐的分等因素与权重值,结合凤台县实际情况,确定选择表层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土层厚度、土壤剖面构型、障碍层距地表深度、土壤PH值、地形坡度、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等9个分等因素。结合凤台县实际确定其分等因素如下表2。

确定分等因素指标及其权重值的方法为特尔菲法。凤台县耕地分等因素权重值如下表3:

2.3 分等因素空间分析与分值计算

将分等单元与各分等因素图,如排水、灌溉、土壤和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确保每个分等单元都有相应的因素值。再将数据导出到EXCEL表格中,根据记分规则表和计算公式,计算每个分等单元对应分等因素的分值。

2.4 自然质量分值的计算

自然质量分的计算采用多因素分值加权平均法。

计算公式为:

2.5 耕地自然等指数与自然质量等别的确定

耕地自然质量等指数是按照标准耕作制度所确定的各指定作物,在耕地自然质量条件下,所能获得的按产量比系数折算的基准作物产量指数。这个产量指数也可以解释为是在最优土地利用水平和最有利经济条件下,该分等评价单元内的耕地所能实现的最大可能单产水平。因此,也可以将其称为耕地的“本底”产量水平。

第j种指定作物的自然质量

3 等别结果与分析

3.1 耕地等别分布情况对比

耕地等别分布情况对比是在软件中,通过叠加本次分等成果图层、上一轮农用地成果图层,通过目视检查耕地等别的分布和变化情况,并找出原因。经过叠加对比发现,本次分等成果与上一轮农用地成果耕地等别分布情况总体一致,局部区域存在一定的差异。

3.2 耕地等别总面积对比

为保证成果具有可比性,在对比时提取上一轮农用地分等成果中的耕地,并将所有等别转换成国家级等别进行比较。由于上一轮成果使用的分等单元不同,针对的对象不同(上一轮主要是针对农用地),造成了成果对比时存在一定的不可比性。为了更清楚的反映耕地的等别变化情况,我们利用各等别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进行比较: 表4

在国家级等别中等别越低耕地质量越好。通过本次分等成果与上一轮农用地分等成果对比发现,本次分等成果中耕地的质量等级要略高于上一轮农用地分等成果。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1)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经济系数等值区的变化。上一轮农用地分等成果是在2005年完成,二调数据库中行政村界有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大量的村庄合并。按照规程及其他相关要求,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经济系数等值区必须按照二调村界进行划分,造成了新、老等值区不一致的情况,且随着凤台县经济、社会条件的持续发展,土地经济系数、利用系数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导致了本次分等成果与上一轮农用地分等成果存在一定差异的情况。(2)分等因素的变化。如地形图采用了二次调查坡度图,与上一轮坡度图相比有一定变化。

通过与上轮成果比对、分析,我们认为本次凤台县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工作基本达到预期效果,成果符合凤台县城市化发展的情况。

4 结论

本研究以安徽省凤台县耕地质量补充完善工作为例,以GIS为技术工具,借助其空间分析功能模块,以二调2010年土地变更调查提取的耕地数据作为评价单元,选择合理的分等因素,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对该地区每块图斑的耕地质量进行评价,阐述评价过程,并得出耕地质量等别结果。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基本农田保护、征地制度改革、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等级折算、耕地产能核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方面,具有广泛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易纲.《货币银行学》,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版,1999年9月1日

[2]谢平.《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2012年8月

[3]庄毓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010年12月1日

[4]陈宇.《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2013年6月3日

【作者简介】

刘瑞(1961--),男,安徽安庆人,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评价与地籍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