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强弱语言接触的特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强弱语言接触的特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卢芳(1988―),女,布依族,籍贯:贵州普定,单位: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摘 要:两种语言发生接触,其力量对比不外乎两种情况:一强一弱,或势均力敌。这里主要探讨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接触的几个特点。

关键词:强弱语言 接触 特点

两种语言发生接触,其力量对比不外乎两种情况:一强一弱,或势均力敌。这里主要探讨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接触的三点特点。

一、语言接触中语言衰变的阶段性

强弱语言相接触,会致使弱势语言发生使用功能的衰退和结构系统的弱化,而达到这样的结果,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步一步累计作用的而成,也即是说,语言的衰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着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性。

笔者在这里将这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接触阶段接纳阶段持续衰退语言衰变

词汇 结构 代际中断

受到更高威望语言的制约是诱发弱势语言衰变的首要动因。两种语言接触的初始阶段,一般由操弱势语言的一部分人(双语人)先从强势语言中引进一些表达新事物新概念的借词,继而可能由于强势语言在表达上的便利性也适用于弱势语言中一些词语的表述而再次继续扩大引进,这样,借词的数量在范围上不断扩大,甚至还会影响到核心词汇的借用,出现深层次的影响。事实上,在这一阶段,弱势语言通常会按照自身固有的语音特点、结构规则对引进的新成分进行程度不等的改造,使之符合自身的规律,并与自身系统和谐融为一体,但更多的情况是,在强势语言的攻势下,弱势语言总是会失去改造引进成分所需要的必要的时间,不能及时地对其进行调整。又或者,弱势语言虽然根据自身的特点对强势语言进行符合自身规律的改造,但是这样的能力是有限的,范围也是极小的,随着借词的不断增多,这样的能力可能会越来越弱,直至从之前的更多采取意译的方式,发展成随后更多通过音译的方式,甚至到最后,音译成为唯一的途径。

伴随着源源不断的借词被引进的同时,如果操弱势语言者不能对自身语言进行有效的更新,而且从心理上认同强势语言,那么就进入弱势语言接纳强势语言的阶段:系统退化阶段,也就是借用强势语言的构词规则,继而深入到模仿强势语言的语法规则。这样就开始改变他们本族语表达的固有习惯,使得固有的语法结构遭受侵蚀。随后,异质成分不断增多,接着就是大规模和大范围语言形式的借用。

因为自身的结构系统表现力减弱,导致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被遏制,语言自然无法满足社会成员在生活中交际的需要,语言丧失使用的机会和场合又反过来进一步削减语言的结构系统,导致语言衰退程度的持续和加深,促使其进一步退化。如此反复恶性循环,就导致第三阶段的出现:语言的持续衰退。

语言是用于交际的工具,其使用机会决定着其活力的强弱,使用领域多,通行区域广,其社会功能就大,生命力就强。强势语言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绝对优势,它通行于政治、经济等重要领域,而弱势语言则大多数只能局限于乡村家庭中。在现实性功利性便利性的作用下,强势语言得到推广,而弱势语言逐渐失去使用的场合和机会,使用人数也随之削减。这样,就导致弱势语言中中年一代甚至是这一年龄段以上的人都自愿选择放弃本族语,他们的这种态度和行为又深深影响到年轻一代,甚至是对年轻一代的母语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年轻一代在习得第一语言时不再是其母语,而变成强势语言,这就出现语言传承代际中断,导致语言转用人数的增加,最后加速语言的衰变。

二、不和谐的双语现象是语言替代的必经阶段

语言接触对语言使用的影响是产生双语现象。

语言本身并不会接触,语言的接触是通过语言使用者的接触来实现的,双语人的产生是语言接触的必然结果,双语现象存在的状态及性质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语言发展的方向。

双语人可分为三类:

1、母语能力与外语能力相比,母语能力较强;

2、母语能力与外语能力相比,母语能力较弱;

3、母语能力和外语能力相当。

双语现象可分为两种状态:

1、和谐双语状态:母语与外语功能互补,即在社会交际活动中各自分别发挥着自身的优势;

2、不和谐双语状态:母语与外语互为竞争。表现为弱势语言受到强势语言的干扰及遏制;

语言接触是有深浅之分的。它从结构开始,继而深入功能。通常从词汇的借用入手,继而才出现语音和语法上的影响。在语言接触的初始阶段,双语人的母语能力强于外语能力,外语对母语的影响只是表层的,即只会影响到词汇、语音、语法等表层结构。随着双语人的增加及其说话习惯的改变,且大多数从心理上认同外语(强势语言)带来的便利性及功利性,就会出现外语(强势语言)对母语(弱势语言)的深层影响,这种影响会触及到语义、语用等深层结构。

不和谐双语状态是语言衰退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也是语言替代的必经阶段,弱势语言在这其中进一步弱化,固有的语言特点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逐步消失,双语人的语言能力会从母语能力较强转为母语能力较弱。假如母语较之于外语相对较弱的情况保持不变,将加剧不和谐的双语状态持续发展,那么,在语言社团内部就会开始发生持续不断的语言转用,语言转用的人数比例常常与年龄段形成反比:年龄越大,转用的速度越慢,反之亦然。语言转用一般是从年轻人开始的,当低年龄段中越来越多的发生语言转用,会形成在某一年龄段中的全体成员都不再使用母语,这就导致母语代际传承的中断,使得之前的双语人变为完全使用外语的单语人。语言是靠其语言社团的成员代代相传,一旦出现传承的中断与脱节,语言就自然走向濒危、甚至消亡。

当转用得以在整个语言社团内铺展开来,那么,就进入了语言替代阶段。

也即是说,双语现象是语言接触的发端,如果这样的发端在双语人的推动下走向不和谐的双语状态,那语言替代只是迟早的事。替代的整个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单语(操母语)双语(母语能力强、外语能力弱)双语(母语能力弱、外语能力强)单语(操外语、母语消亡)。

三、语言接触是文化接触的媒介及必然结果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在文化环境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任何一种语言都代表着一定的文化。

一种语言战胜另一种语言是一种文化取代另一种文化的标志。语言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标志,在语言接触的过程中,语言者对自身母语的态度及重视程度可以折射出其价值取向,对强势语言的认同与对母语的忽视真实体现着其价值观念的变化,而价值观正是民族文化的核心,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发生变化,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表明这一文化正在发生质变,进而可以说其民族文化的基本层面发生改变。

不同民族间的接触,实际上就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也是操不同语言的人们进行的世界观的接触。语言蕴含着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世界观、价值观等,语言的接触展示了文化接触的过程。没有语言上的接触,文化就无法正常交流与发展。所以,语言接触是文化接触的媒介,是它导致语言所负载的文化的接触,而文化接触的过程又是促进语言深层接触甚至语言融合的过程。(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学院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龙海燕.关于语言接触的几个特点[J].贵州民族研究,2011,(3) .

[2] 肖亚丽.从借词看侗、汉语言的相互影响:以锦屏语言接触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