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看完张其庆老师执教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心里频频出现的一个词语就是“有味儿”。一堂课,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

(缓缓的音乐响起 ,屏幕上出现了一幅幅图片)

师:刚才所看到的美丽的风光,都是德国的景色。提到德国,不得不提到一座小城,叫作哥廷根。这座小城因一座大学而得名,这座大学就叫哥廷根大学。我国的季羡林先生在1935年的时候,来到了哥廷根大学学习,一学就是十年,直到1945年才回国。到1980年的时候,季老先生受母校的邀请,再一次回到了哥廷根大学,他写下了一系列回忆性文章。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其中的一篇,课题是——

生:《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赏析走近一篇课文,首先要了解文本的创作背景;走近一位作者,首先要了解作者的主要经历。这是深入对话文本之前提。翻开课本,张老师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带领学生了解文本的创作背景,了解作者的主要经历:由一座美丽的小城到一所大学,最后介绍了作者两次来到哥廷根大学的经历,由此导入新课,有声有色。张老师抓住了文本中文化的因子适当放大,让它散发出浓浓的文化的味。此刻,学生欣赏了异域风情,眼前似乎浮现了作者两次来到这所大学的情景,多么熟悉,多么亲切,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文本中。

师:看大屏幕上的一组词语。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师:下面老师在黑板上写三个比较难写的生字,注意观察它们的字形结构和笔顺规则,好吗?老师要写的第一个字是“脊梁”的“脊”。注意上半部分的笔顺。第二个是“姹紫嫣红”的“嫣”字。注意右边下半部分的笔顺规则。最后一个字是“应接不暇”的“暇”字。这个字是“日”字旁。(师逐个字示范,生观察)

师:在写这三个生字的时候,同学们要注意不要把它们写错了。拿出笔记本,把这三个生字组成词语,认认真真地写一遍。注意书写姿势要端正。

赏析很早以前,学生上课,课桌上摆放有笔墨纸砚,课堂上便会闻到一股股的墨香味,读书人就是喜欢这个味儿。《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张老师扎实指导学生写字,直奔难点处,点出易错的地方,让学生一边细致观察,一边聆听教师的精练讲解,再认认真真地实践。教师指导有效,学生受益,我们闻到了浓浓的墨香味。

师:请大家朗读课文。有两个要求:第一,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第二,一边读,一边想象题目——《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什么意思,从题目中你能读出些什么。开始。(生自由读课文)

师:文章一共有四个自然段,请四名同学给大家读读。看看他们能不能读正确、读流利。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课题是什么意思,从中你能读出些什么。(师指名读课文)

师:读得真好,不仅能做到正确、流利,还能带着感情去读。谁来说一说刚才提出的两个问题。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的题目指的是德国人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朝外开,这样人们从街道上走过的时候,眼睛会不由自主地——

师:就会看到许许多多——

生:美丽的花朵。

师: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我觉得德国人都把花种在外面,为的是让人们在街道上随便一看,就能发现美丽的花,使人心情舒畅。很多中国人把花种在屋里,给自己欣赏。

师:在养花方式上有差别。德国人的养花方式可真是够奇特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围绕着课题,一步一步深入地学习文章。下面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题。

……

赏析语文课要有琅琅的读书声。教师巧妙地设计读的环节,让学生真正读起来,读得从容不迫,读得充分。从题目入手,读中思考其意,学生在一遍一遍的读书中,一点一点地读懂题目,一点一点地了解文意,真正做到在语文课堂“读”懂一切。直至课堂教学的结束,我们始终品味到了一阵阵“动听的味”,真正的语文课便是读书课。

师:走在哥廷根的街头,季老先生看到了花,是什么样的?快速地浏览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生读、画有关句子)

师:请你认认真真地读这两句话,直到你的脑海中仿佛真的出现了哥廷根街道上那奇特的景色为止。(生自由读和齐读)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生:我仿佛看到每个窗户前都有五颜六色的花,一个个小窗子连在一起成了一片花的海洋。

师:他所描述的景象相信其他同学也看到了。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种景象可真是——

生:花团锦簇。

生:姹紫嫣红。

师:大家用的是书上的词语,那么这种景象美丽不美丽?

生:美丽。

师:你从哪儿感受到它的美丽,结合课文说一说。

生:书上有这样一段话: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我感受到花很美丽。

师:再看一看,作者是不是用“美丽”这个词语形容他看到的景象呢?在书里面找一找,他用的是哪个词语?

生:奇丽。

师:作者为什么用“奇丽”而不用“美丽”?这两个词语有什么差别?

生:我认为“奇丽”不光有“美丽”,还有“奇特”的意思。

师:课文中哪儿能体现出“奇特”?

生:因为他走过任何地方,每一条街都是这样花团锦簇的,说明很奇丽。

师:他走过任何一个地方,每一条街都是这样,每一个窗户也都是这样的,这种景色可真是奇特而又美丽。读出你的感受。(生读)

师:还有谁能说一说从哪儿能感受到奇丽?

生:我从“花的海洋”感受到的。整个小城每一家都在窗户外面种上花,连在一起,就像一个花的海洋。

师:你通过这个“花的海洋”感觉到——

生:花非常多。

师:花多的背后,其实是——

生:种花的人多。

师:这样做的人多,所以我们才看到——

生:花的海洋。

师:你看过花的海洋吗?游园的时候看到过吗?

生:看到过。

师:也有许许多多的花连在一起,那我们看到的是奇丽的景象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德国人种花是为了让别人看,大家都有这样一个想法;而我们在公园看到的花,是工人把很多花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美丽景象。

师:它很美丽,并不——

生:奇特。

师:而德国这个花的海洋是从哪看到的?

生:窗子上,还有楼的墙壁上。

师:这可真是一种——

生:奇丽的景象。

师: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这句话。(生读)

师:下面请同学们尽情地欣赏一下这奇丽的景象。(播放一组照片)

师:这可真是一种——

生:奇丽的景象。(指导学生以各种方式读)

赏析张老师通过指导学生比较“美丽”与“奇丽”的异同,引领他们渐渐地走进文本的深处。一个词语的阅读,在理解了表面意思之后,要联系上下文理解背后的意思,联系生活细细地读懂它,并通过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将文字具化为一个个美丽的形象,给文字赋予生命。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张老师就是这样细磨“奇丽”的。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品析词语,学生的心底会留下深深的体验;联系生活体会词语之意,更会加深心底的体验;尽情地欣赏一组景象,学生在欣赏,在理解,在体验。文本的语言与生动的画面在学生的心中融为一体,情感在渐渐升华。语文课上就是要“慢慢地读,默默地想”,在静思默想中咀嚼词句,理解、感悟、品析、诵读,感悟语言与升华情感契合在一起,散发出浓浓的咀嚼的味。

师:这是文章中含义最深刻的一句话,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老师给大家出了三个小问题,一起看一看。(出示:1.“耐人寻味”是什么意思?2.“这种境界”指的是什么境界?3.为什么说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同桌讨论讨论。(生讨论)

师:谁来说一说?

生:我觉得“耐人寻味”的意思是非常值得人仔细地去琢磨。

师:仔细地琢磨、仔细地品味。这种境界是什么境界?

生:这种境界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师:为什么说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生:因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这种品质是很少见、很少有的。

生:自己种的花让别人看,为大家着想,这值得我们去琢磨。

生:我觉得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是因为每个人都在这样做,如果有一家不这么做,光让“人人为我”,而不去“我为人人”的话,那德国就做不到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了。

师:我们就看不到这——

生:奇丽的景色。

师:还有吗?

生:我感觉这两句是因果关系,因为“我为人人”,所以“人人为我”。

师:所以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谁再说说?

生:我觉得如果做到了“我为人人”,才能达到“人人为我”。

师:先是“我为人人”,才能实现“人人为我”最终的境界。

生:我觉得这种境界是彼此互相照顾,互相给予。

师:其实,不仅仅在街上看到花,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是这样的。大家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正是因为德国这个奇特的民族,他们有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他们才会把自己种的花让别人看,所以每一个走在街上的人都能看到这奇丽的景色。那么,此时此刻,你对课文的题目是不是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它体现出什么?

生:体现出德国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师:带着我们的感受再来读一遍课题。(生齐读)

赏析语文课堂是对话的课堂: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课堂中的个体不断获得启示,向文本最深处迈进;在对话中,思想与思想在碰撞。语文课不可缺少碰撞的味儿。文本中的“奇特”是指德国整个民族的特点,由景及人。对这一理解的难点,张老师出了三个小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感悟文本之真谛,师生、生生对话课文的人文性。学生亲历了学习过程,自主思考探索,对文本反应的多元性,让课堂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这完全是他们自主阅读后的真实感受。这样的学习过程就是升华体验、发展思想和个性成长的过程,在不断的碰撞中,让课堂具有了深度。(作者单位: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