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清脑止痛胶囊治疗普通型偏头痛Ⅳ期临床安全性和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清脑止痛胶囊治疗普通型偏头痛Ⅳ期临床安全性和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 评价清脑止痛胶囊治疗普通型偏头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开放试验;试验药物清脑止痛胶囊,口服,一次5粒,一日3次,8周为一个疗程。结果 入组2148例患者基线可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0.28%),治疗后5~8周头痛发作次数为(1.41±1.20)次,与入组前相比差值为(-2.88±2.85)次,下降率为(62.4±32.8)%;治疗后发作天数,在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偏头痛症状积分、中医症状积分、单项症状方面本品均显示出良好的疗效。结论 清脑止痛胶囊治疗普通型偏头痛(肝风夹瘀证)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疗效良好,能明显的改善偏头痛症状,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清脑止痛胶囊;偏头痛;肝风挟瘀证

中图分类号:R741.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_816X(2013)04_0285_04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3.04.10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血管性头痛。少数典型者发作前有视觉、感觉或运动等先兆,可有家族史[1]。有研究表明成年人偏头痛的患病率为7.7%~18.7%,其中成年男性为1%~19%,成年女性为3%~29%,在美国,有11%的人患有偏头痛,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情况[2]。偏头痛属于中医学“头痛”、“头风”等病症范畴,发作时常伴有面色苍白、恶心、畏光、出汗、重者可伴有呕吐等症状[3]。清脑止痛胶囊是我公司生产的中药制剂,由川芎、天麻、藁本、丹参、牛膝、香附、熟地、细辛、蒺藜、枸杞子等组成,气味芳香,味微甜酸、略苦,具有祛风清脑,化瘀止痛的功效,用于普通型偏头痛肝风夹瘀证。2008年批准上市,依据相关法律法规[4],2010年10月至2012年1月在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牵头全国23家完成了IV期临床试验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诊断标准[5]:

1.1.1.1 普通型偏头痛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IHS关于头痛性疾病的分类和诊断标准表)[1]。A.至少有5次头痛发作符合下列B~D项的条件。B.头痛发作持续4~72小时(未经治疗或治疗失败)。C.头痛至少具有下列特征的2项:①单侧性;②搏动性;③疼痛程度为中度~重度;④日常活动(如走路或爬楼梯)会使头痛加剧,或因此而避免此类日常活动。D.当头痛发作时至少具有下列1项:①恶心和/或呕吐;②羞明以及畏声。E.排除其它疾病造成的头痛。

1.1.1.2 肝风夹瘀证辨证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标准证候部分》1997年版):①主证:头部胀痛或刺痛,眩晕,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舌红或见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②次证:目赤,口苦,面红,口干,耳鸣。③舌脉象:苔黄或白,脉弦细或沉细涩。

1.1.1.3 偏头痛症状分级量化方法(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试行版)。

1.1.1.4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证候部分》1997年)。以上主症中头痛必备,其他三项主症须具备1项或以上;次症具备2项以上,结合舌脉方可诊断为本证型。

1.1.2 纳入病例标准:符合普通型偏头痛诊断标准和肝风夹瘀证中医辨证标准;受试者年龄在18~75(48.14±13.06)岁之间;入选前3个月,每月偏头痛均有发作的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5]。

1.1.3 排除病例标准:排除先兆型(典型)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非偏头痛性血管性头痛、药物依赖性头痛;继发性头痛,如高血压、脑外伤后综合征及脑内器质性病变患者;特殊类型的偏头痛,如眼肌麻痹型偏头痛、偏瘫型偏头痛等类型[5,6]。

1.1.4 试验药物:清脑止痛胶囊,0.45g/粒,批号:20090603、20100901、20100902、20101001、20101002、20101003、20101004、20101005、20101006、20101007、20101008、20101009。

1.1.5 基线可比性分析:所有入组病例中女性患者为58.43%,男性患者为41.57%,女性患者的比例高于男性患者,符合偏头痛的流行病学特征。入组时除血压外,心率、体温、呼吸均在正常范围内。所有病例病程均在3个月以上,中位病程为11个月。入组前3个月,偏头痛发作次数平均数分别为9~12周内4.20次,5~8周内4.21次,1~4周内4.46次,偏头痛发作天数平均数分别为9~12周内(4.71±3.58)天,5~8周内(4.71±3.21)天,1~4周内(4.88±3.03)天,显示入组前3个月内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入组前中医症状积分为(16.37±6.43)分,偏头痛症状总分为(14.06±3.15)分。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开放临床试验[9],以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牵头,在全国23家中心,计划入组2200例,实际入组2159例,完成2148例,脱落11例。

1.2.2 用药方法:口服,一次5粒,一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8周为一个疗程。试验期间不得加用各种镇痛剂以及其他影响本药物疗效观察的药物。

1.2.3 安全性评价指标:观察试验过程中发生的任何不良事件;观测生命体征(静息5分钟的血压、体温、呼吸、心率);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常规心电图。

1.2.4 疗效判定标准[1,5~8]:

1.2.4.1证候疗效判定标准:(1)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2)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3)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4)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1.2.4.2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1)临床治愈:疗程结束无发作性偏头痛症状;(2)显效:治疗后偏头痛症状量化积分减少50%以上;(3)有效:治疗后偏头痛症状量化积分减少21%~50%;(4)无效:治疗后偏头痛症状量化积分减少20%及以下。注: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2.4.3 每4周偏头痛发作次数、每4周头痛发作总天数治疗前后比较:以入组前3个月每4周偏头痛发作次数平均值、每四周头痛发作总天数平均值作为基线值,与用药后比较。

1.2.4.4 中医单项症状、体征疗效评定标准:(1)临床痊愈:治疗后症状消失;(2)显效: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分值下降2个级别;(3)进步:治疗后症状好转,分值下降1个级别;(4)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变或恶化。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cDAS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计量资料采用(x-±s)、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95%可信区间进行统计描述,与入组时基线值进行比较,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对计数资料采用频数(频率)进行统计描述。有效性分析:描述用药前、用药后4周、用药后8周记录的每4周头痛发作次数、每4周头痛发作总天数、中医症状总分、偏头痛症状总分及其与基线的变化,描述中医证候疗效、疾病疗效及单项症状疗效;安全性分析:列表描述本次试验所发生的不良事件;实验室检验结果在试验前后正常/异常的变化情况;合并用药情况;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2 试验结果

2.1 安全性分析:

2.1.1 不良事件分析:见表1、表2、表3。

2.1.2 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体温、呼吸实测平均值均处于正常范围内,前后的变化值无临床意义。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均有“治疗前正常、治疗后异常”或“治疗前后均异常,但异常加重”等情况,但未发现与研究药物有关的异常情况。

2.2 疗效分析:

2.2.1 每4周疼痛发作次数:入组前每4周头痛发作次数为(4.29±2.91)次,治疗后5~8周头痛发作次数为(1.41±1.20)次,与入组前比较差值为(-2.88±2.85)次,下降率为(62.4±32.8)%,与入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2 疾病疗效:见表4。

3 讨论本试验为开放性临床试验,观察清脑止痛胶囊治疗普通型偏头痛(肝风夹瘀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临床试验共进行了16个月。计划入组2200例,实际入组2159例,完成2148例,脱落11例。进入FAS分析2158例,进入PPS分析2148例,进入SS分析2159例。

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发生不良事件2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0.97%,其中不良反应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8%。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主要表现有上腹痛、恶心、胃部不适、便秘、头晕。从不良反应在病情程度、年龄、性别、病程合并用药、伴随疾病的分布看,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以上指标没有相关性。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变化均未见明显异常。

有效性评价结果显示:清脑止痛胶囊能降低每4周偏头痛发作次数和发作天数,在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偏头痛症状积分、中医症状积分、单项症状方面本品均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清脑止痛胶囊治疗普通型偏头痛(肝风夹瘀证)经临床验证,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疗效良好,能明显的改善偏头痛症状,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4-288.

[2]步怀恩,王泓午,王建华.偏头痛流行病学特点[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81-290.

[3]熊宁宁,罗玫,蒋萌,等.中药临床试验的适应证候设计与疗效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3,8(6):715-717.

[4]《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M].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3.

[5]李舜伟,李焰生,刘若卓,等.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17(2):65-86.

[6]于生元.最新偏头痛分类及诊断标准[J].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2005,4,28(4):1-3.

[7]SEvers,JAfra,AFrese,etal.EFNS偏头痛药物治疗指南[J].国家脑血管病杂志,2007,15(12):881-890.

[8]StephenD.Silberstein,杨杰,刘鸣(译).偏头痛循证指南——美国神经病学院质量标准分委会报告[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3,3(1):60-67.

[9]郑青山,孙瑞元,陈志扬.新药临床试验最低例数规定的安全性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3,8(3):354-371.

(收稿日期:2013_5_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