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化学新课标教材中实验内容的变化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化学新课标教材中实验内容的变化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的化学实验在实验教学理念的更新、实验教学内容的增加和实验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化学教师应从转变实验教学观念、提高实验教学能力、提高实验的分析评价能力、提高开发实验教学资源的能力几方面加以应对,以顺利完成化学实验教学,实现化学实验教学的价值。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标教材实验变化;对策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07-0047-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化学课程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自从2003年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颁布以来,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已有三套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问世,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以下分别简称人教版、鲁科版、苏教版教材)并已投入到教学实验阶段。与传统化学课程相比,高中化学新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而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学科,化学实验也应该成为化学教学的基础,成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化学新课标教材中的实验除了在教学理念外,实验内容的选择、实验的呈现方式等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呢,本文仅从实验教学内容的增加、实验内容的变化以及化学教师的应对策略几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1 高中化学新课标教材中增加的实验内容

所谓增加的实验是指大纲教材中没有而新课标教材中具有的实验。各版本教材增加实验的数量不等,归纳起来有如下几方面:

1.1 增加了一些基本操作实验

如人教版、苏教版教材中,在化学1的第一章都增加了“萃取、蒸馏”等基本操作实验,其意图是让学生在高中化学的开始阶段就尽量多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必需的实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树立通过实验学习化学的观念,并为学生顺利进入后面的化学学习奠定了实验技术与操作的基础.

1.2 增加了突出科学探究的实验

科学探究应该作为一种理念渗透到化学教学的方方面面。科学探究活动反应在教材中有两个方面:一是实验探究、一是活动探究。这里主要探讨的是实验探究。各版本教材都专门增加了实验探究的栏目和内容。同时增加了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内容,这为学生提供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促进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如人教版“科学探究”,鲁科版的“活动・探究”,苏教版的“活动与探究”。

例如,各版本都增加了反应有限度的探究实验,为学生正确理解“化学反应”的概念提供了事实依据。

1.3 随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内容和知识的变化和扩展增加的实验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化学1中有“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4]其中硫的性质在原化学教学大纲中是没有要求的,这种变化在鲁科版教材中体现为:增加了硫单质的3个性质实验:硫的物理性质实验、硫粉与铁粉的反应、硫与氧气的反应,同时增加了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的探究实验[5],为学生深入、全面了解硫元素的性质奠定了实验基础。

1.4 增加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联系工农业生产的实验

大纲教材中联系生活的实验较少,且都是以家庭小实验的形式出现,联系工农业生产的实验更少,教材中涉及这方面知识的实验,大多是从学科角度、从实验室教学的角度设计的实验。化学新课程的理念之一是: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化学新教材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模块中,增加了较多的这类实验。增加的实验内容涉及了:日常生活用品、药品、营养与健康、环境(居室内甲醛含量的检验)、农业生产(如土壤pH制的测定、无土栽培、合理施肥)、工业生产(如合成氨、氨氧化制硝酸、硬水软化等)。另一方面:在必修模块和其他选修模块中的实验,也注意到了与生产、生活实践的联系。例如:海带中提取碘、尿不湿的吸水率、补铁剂中铁含量的测定、酿制米酒、海水提溴、电路板的制作、铁的锈蚀、污水处理、汽车尾气成分的检测等等,充分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生产实际紧密相连的特点。

1.5 增加了突出过程体验和科学方法教育的实验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比较突出的一个变化是在三维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这是传统的高中化学教材所忽视的维度。化学实验对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从这一角度出发,各版本教材都相应增加了这方面的实验内容。如:人教版“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 鲁科版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2];苏教版“探究钠、 镁、 铝单质的活动性强弱”[3] 等实验: 从对实验现象的比较、观察和描述、对实验结果的推断,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过程的体验各方面都体现了让学生经历过程、获得知识,学会方法。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不仅学习了有关的化学知识与技能,而且,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和运用了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

1.6 增加了体现化学现代化的实验

作为担负着培养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需要、提高21世纪国民科学素养的高中化学课程,选择一些能充分反映现代化学发展和应用趋势的化学实验对于实现课程目标是非常有利的。三个版本教材中引入的现代仪器有:光谱仪、质谱仪、原子吸收、核磁共振仪、X-射线衍射等用于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的测定等,并将手持技术引入到了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

1.7 增加了简易化、趣味化、学科之间渗透的实验

这部分实验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反映出了化学新课标教材实验的一些变化的趋势。如三套教材都增加了“乙醇催化氧化”的简易实验,三个实验叙述略有些不同,但利用试管和铜丝完成该实验,体现了简易化的趋势。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也有体现。如“氮气与氧气放电反应”、“植物中某些成分的提取”等实验,体现了化学与物理、生物的融合。

2高中化学新课标教材中实验内容的变化

所谓实验的变化是指原教材中已有的,在各版本新课标教材中也有但又与原教材的实验内容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有大有小。分析这些实验,其变化情况可以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2.1实验内容的增减

这类实验是指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增加或改变了一部分的实验内容。这种增加和改变的意图:第一提供更加丰富的实验现象,更好的丰富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感知,加强学生对实验的感性认识;第二更好地让学生体验实验的过程,突出科学探究;第三突出科学方法的教育。如人教版“氯离子的检验”[3]实验, 增加了硝酸银与自来水和蒸馏水的反应,让学生在原来比较沉淀是否溶解的基础上,增加了“生成沉淀量”的比较,并强化了实验中“比较”这一方法的运用。使学生能更清晰地认识和理解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2.2语言陈述方式的变化

传统大纲教材中化学实验的陈述,基本采用的是“平铺直叙、按部就班”的叙述方式,这就造成了传统实验缺乏启发性、缺乏探究性,在实验时尤其是学生实验,学生只要“照方抓药”就可以完成实验,引不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也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新课标教材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实验的语言叙述上作了较大改变。通过语言叙述的改变创设实验教学情景,增加了实验的启发性、探究性、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并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有的实验为学生指明思考方向,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如苏教版“蒸馏石油”[3]的实验,通过改变语言叙述,增加了实验的启发性、探究性,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并为学生指明思考方向,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3实验操作与装置的变化

实验操作和装置的改变也是新课标教材实验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是简易化、生活化。在实验原理不变的前提下使实验操作简便、易于观察,并可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实验。第二是实验综合化。在实验中将制法、性质、用途设计为一个实验,省时、省药,突出实验的整体性、综合性。第三 环保化。从药品的选用、用量、实验的装置、尾气的处理的方面体现绿色化学思想。

2.4选用试剂的变化

有相当一部分实验属于这种情况。试剂的变化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改变试剂是为了使反应现象更加明显。二是在实验原理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所用试剂,如在有与金属反应的实验中,将原来实验的“铜”改为“铁”,“锌”换成“镁”,将大理石换为碳酸钠等,这种改变没有特别的意义。

2.5实验呈现方式的变化

这是最突出的、也是最典型的变化,在每一套教材中,编者都注重了呈现方式的改革。传统的化学教材大都是局限于“教本”的一种纯叙述性文本,采用规范的学科术语讲解和呈现教材内容。而新课标教材突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教材中涌现出了一些新的实验呈现方式,如“实验活动陈述式”、“实验情景创设式”、“激疑质疑式”、“引导探究式”、“总结提炼式”等,无论哪种呈现方式,都试图体现实验呈现方式对“信息传递、内容表述、情景创设、诱发思维、行为驱动、情感调节、协同作用、教学引导”等实验教学功能的实现。同时这些新的呈现方式的出现,对化学实验教学和化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3 化学教师的应对策略

实验教学是我国长期存在的突出的薄弱环节,实验能力不强成了我国高中学生的普遍现象,面对新教材新实验形式和要求,教师应该采取如下应对策略:

3.1转变实验教学的理念

化学教师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化学教师实验教学观念的转变应与新课标教材实验理念的变化保持一致。除此之外还应该做到: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树立以课标作为教学、评价依据的理念,摒弃以教材作为教学、评价依据的旧习。树立教材是范本、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充分理解和发挥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和功能;使用教材时,应认真揣摩、理解教材中实验编写者的意图,教学中结合个人的理解认识,创造性地进行实验教学。

3.2提高实验教学能力

实验教学能力不是实验能力,能做好一个实验,不等于能教好一个实验。提高实验教学能力就是提高对教材中实验的驾驭能力,即能结合教材和学生特点创设适宜的实验教学情景,激发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实验过程中能通过恰当的实验操作、语言和其他行为,指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实验结束后能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的得失,得出恰当的结论。

同时,应该研究新增加实验的操作方法、实验条件,探索实验成败的关键,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

3.3提高实验的分析评价能力

所谓实验的分析评价能力是指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会分析实验的装置、条件、操作的合理性,实验结果的正确性。使用教材时要辩证地看待教材中的实验,使用教材但不唯教材、不唯书,即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能指出教材中个别实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能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加以改进。

3.4提高开发化学实验教学资源的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化学教学目标、在实验教学设计、实施、评价过程中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化学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是要寻找一切可能进入化学实验教学活动的资源,并且深入挖掘已被开发出来的化学实验教学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使化学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实施化学实验教学的根本保证,成为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有效材料,同时,通过化学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有效地拓展和完善实验教学内容,弥补化学教科书的不足。化学教师应树立全新的课程资源观,树立强烈的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的意识和责任感,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实验教学资源,丰富化学课堂教学信息,同时促进化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 必修、选修)[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王磊.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 必修、选修) [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王祖浩.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 必修、选修)[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5]毕华林. 高中新课标必修化学实验教材比较研究.化学教育[J].2005(1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