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苗条的暴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苗条的暴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美国学者苏珊·鲍尔多(Bordo,Susan)在她的《不能承受之重———女性主义、西方文化与身体》(犝狀犫犲犪狉犪犫犾犲犠犲犻犵犺狋:犉犲犿犻狀犻狊犿,犠犲狊狋犲狉狀犆狌犾狋狌狉犲,犪狀犱狋犺犲犅狅犱狔)一书中,关注了食物与身体之间的文化关系。在文化研究的范畴之中,把女性和身体之间病态的关系从医学和心理学的领域中释放出来,使得女性主义的触角真正延伸到“身体研究”(bodystudy)这块重地上来,其中以饮食失调研究为典型,分析了文化失调如何导致饮食失调的现象。

苏珊·鲍尔多观察到: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里,越来越多的女性感觉自己正被来自社会各个角落的目光所凝视(gaze),这种凝视的权力迫使女性客体化,从而按照社会中的各种标准化的形象来雕塑自己的身体。作者认为,个人的身体是一个微观世界,是对那个焦虑和脆弱的宏观世界,即社会的身体的复制。身体本身是被文化所塑造的,当代女性的身体是被男权话语所驯服的产物,是后天建构起来的。这种看法主要受到福柯的后现论的影响,他认为个人的身体是一种有意识形态作用和经济效率的机制。

现代女性追求苗条纤细的形象,控制饥饿,使饮食失调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无论是节食,还是厌食症,甚至是贪食症,受害者的身体都深深地铭刻着时代的女性气质建构(anideologicalconstructionof femininity)。苏珊·鲍尔多认为这种饮食失调源于文化上的建构,而不仅仅只是病理学中的一种现象。她分析了美国历史上对女性是身体的种种控制,试图说明作为身体的拥有者却不能自我控制,因为身体实际上不只是物质的实体,更是一个自我或主体的体现。对于消费社会中随处可见的非正常“饥饿”———节食,作者认为那是种意识形态的饥饿,体现主流文化的媒体与消费主义共谋,是社会对女性饥饿的控制成为女性自我约束的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

在资本主义消费社会中,身体是一个巨大的场域。在这里,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受到规训和塑造。尤其是女性,在饮食、服装、化妆、锻炼等一系列规范化的训练中,追求一个均质化的女性形象,节食减肥几乎成为当今女性的共同课题。苗条文化几乎没有给女性任何选择的余地,就先在地决定了以瘦为美的规则,并且这种规则得到女性的由衷认同和践行。鲍尔多通过对美国当代的一系列广告的解读,发现20世纪80年代之后,“将苗条等同于美丽和成功的做法日益普遍,这让文化多样性中的对抗性声音越来越微弱”(P117),女性与食物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吃得不太多”的节制的女性被主流文化认可,而那些暴饮暴食的女性被认为是失控的、可耻的,甚至是精神失常的。社会对女性饥饿的控制变成一种有效的“规训”,用于训练女性的身体,以迎合男权社会的审美和要求。

不仅如此,追求苗条的身体还渐渐成为现代人完美人格的体现。在消费文化中,自我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对理想身材的严苛要求,把很多人拒之门外,监控自己并生产标准化的身体,象征着正确管理欲望的隐喻。在主导的西方宗教和哲学传统中,自我管理的优秀能力是男性的专属,而被认为没有节制、缺乏理性、需要约束和控制的是女性的特质。女性把苗条与自我管理联系起来,试图摆脱这文化的印记和性属化的含义,这种象征性获得“男性”权力的方式,表达了女性对从属地位的潜在抗拒。但是,文化深层次中对“女性特质”或者“男性特质”根深蒂固的建构,使女性无法从根本上解放出来。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控制和压抑手段也变得更加的隐蔽和深刻。

以广告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大众文化,不但消费着“女性特质”和性属差异,并且直接参与到这种文化的建构中来。当代女性在消费主义宣扬的和主流文化构建的禁欲之间拉锯,因而分裂和失调在所难免。节食在很大程度上因为对广告业和时尚工业所树立的理想身体形象的追求而导致的,同时也与社会的病态摆脱不了干系。女性在循环播放的美食广告和苗条身材的双重诱惑中,扮演了一个分裂的角色,这同时呼应了资本主义的某种精神———当生产者被期待养成以各种节俭和有效率的职业道德的同时,消费者却被鼓励放纵自己。当代的身体政治学反映了资本主义和消费文化的的矛盾:对自主的个性的宣扬和对人类无情的商业化同时发生。

我们的“身体是一个战场,需要通过战斗获得自”(P299)。在这里,男性特质与女性特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激烈的斗争着,而且消费资本主义不断变换着花招让人难以抵抗,身体不断地失去它的阵地,我们不断被标准化的意象所虏获,但是身体同时也是潜在的有效“抗拒场所”,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尽管作者创作此书时仅仅从本国的历史和文化考量,但美国文化作为全球主流化的重镇之地,所谓身体追求苗条紧实的标准体型,女性追随白种人的审美,饮食失调戏剧性增加等这些现实,已经蔓延到全球各个角落。身体是女性争夺话语权的重要战场,是女性维持主体性、重建女性意识的实践阵地。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