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针对我国金融工具分类变化的思考与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针对我国金融工具分类变化的思考与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于2009年11月12日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 9),提出了对金融资产两分类的新规定。本文通过我国金融工具从四分类到两分类变化的分析,针对其优点、适用性进行探讨,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金融工具;四分类;两分类;公允价值;摊余成本

一、金融工具分类变化背景

国家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于2009年7月的《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征求意见稿)》对《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IAS39)中的有关金融工具规定做出有关修订与调整,又于2009年11月12日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 9),提出了对金融资产两分类的新规定,这一过程标志着在我国报告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逐步趋同的当下,其对金融工具分类的调整必然会对我国的会计准则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金融工具从四分类到二分类的变化原因分析

(一)四分类存在的问题

《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IAS39)中将金融资产进行四分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进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这样的分类导致企业分类的主观性太强,企业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同一项金融工具随意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各项目之间界限划分不清,实务操作起来不方便,无法提供对决策者有用的信息。叶建芳、周兰等的实证研究《管理层动机、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基于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分类的实证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比例较高时,为降低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程度,管理层会将较大比例的金融资产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为了避免利润的下滑,管理层往往违背最初的持有意图,将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在短期内视为交易性质进行处置。因此具有选择主观性,违背了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会计目标要求。

(二)两分类的优点分析

金融工具两分类,就是指根据金融工具未来现金流量的性质,按照计量模式不同将所有金融工具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两大类,将只具有类似贷款性质并以合同收益为基础管理的金融工具以摊余成本计量,其余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计量。

将金融工具按照计量模式分为两类符合金融工具内在的规律性,降低了金融工具准则操作的复杂性。由于分类界限不明导致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及后续计量复杂,模糊,按照计量模式不同进行分类,能够使分类更加适应确认和计量要求,在保证其一致性的同时使得公允价值变动的列报变得更加简明、清晰,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和决策者对信息的正确理解和使用。在操作上,两分类的实行,由于采用附特定选择性例外的全面公允价值计量原则,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操作的复杂程度。

两分类的实行能够满足金融工具的发展需要,是会计发展的产物,金融工具的不断更新,要求其确认与计量方式也要不断更新以适应其发展。但是原有的分类方式逐渐不能涵盖所有的金融工具形式,两分类则能体现所有金融工具的共同特点——未来现金流量的性质,同时也有利于根据未来现金流量的性质进行计量和列报,所以两分类适用于继续创新的金融工具。

三、两分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不可否认的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应时而生,两分类的实行带给公允价值计量仪新的发展方向,同时,在我国的会计准则努力实现向国际会计准则相趋同的时局下,该变化对我国的会计准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将金融工具两分类,避免了四分类存在的问题,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2009 年 9 月 20 日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持续全面趋同的完成时间确定为 2011 年。

但是,对于分类问题不能只考虑分类本身的方式、方法,还必须结合所有相关的问题进行考虑,采用两分类的方式,在逐步完善分类自身需求的情况下,还要适应相关问题的发展要求,具体体现在有分类产生的确认、计量、相关指标、信息使用方式的变化等方面。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在我国真正有效采用新的分类方法。并且,由于我国自身的特点和基本国情,我国现行的资本市场并不完善,照搬国际准则必定导致不适应我国国情的情形出现。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中国国情和自身特点,深刻分析与探究两分类将导致的后果,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逐步完善资本市场,采取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做法并逐步完善,充分发挥两分类所能带来的好处及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锦莲.金融工具两分类方法对我国的启示[J].科学与财富,2011(4).

[2] 财政部会计司.国际会计准则2002[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3] 叶建芳,周兰,李丹蒙,郭琳.管理层动机、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基于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金融资产分类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