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美国华裔女作家文学作品中“美国梦”主题的演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美国华裔女作家文学作品中“美国梦”主题的演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选取美国华裔文学不同历史时期的三位代表作家黄玉雪、汤亭亭、谭恩美,结合她们所处的不同历史背景,分析其主要代表作中主人公各自追逐的“美国梦”,力图阐述不同时代美国华裔女作家在其文学作品中诠释这一主题的变化,理清其发展脉络和成因。

关键词:美国梦 美国华裔文学 美国文化

美国华裔女作家在中美双重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在美国的文学界坚强地占据了一席之地,那么她们的作品到底具备怎样的特点?这些女作家的笔下挥洒的又是怎样的激情?她们作品中的主人公又有着怎么样的“美国梦”?我们带着这样好奇走近她们的文字中去探个究竟!

一、作品《华女阿五》的美国梦:土生华裔进入主流社会的勇气和努力

美国华裔文学的开创阶段的代表作就是黄玉雪(Jade Snow Wong)的《华女阿五》(The Fifth Chinese Daughter),属于传记式的文学作品。1950年出版后,这部传记就立即登上了美国畅销书排行榜,创下高居榜首长达九个月的奇迹。

《华女阿五》作品的主人公是生活在华人街的黄家女儿玉雪,家中生活非常艰辛。按照中国重男轻女以及重视长子的传统,十一岁的玉雪就要协助母亲操持家务,晚上在父亲的辅导下学习中国文化。父母虽然疼爱这小玉雪,但是在父母和子女的这种鲜明的分界之下,玉雪只能用服从来表示对长辈的尊重。渐渐长大的玉雪通过在白人家做工赚来的钱来供自己到美国的公立学校接受美国式的教育时,一切便由此发生了转变,接受了美式教育的玉雪开始将美式教育和中国传统教育进行对比,于是美式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玉雪的心中发生了强烈的冲撞。当她顺利地完成了大学课程后,不仅在一家美国造船厂中找到了工作,而且还由于她投稿报社的征文获奖而被选中为下水的新船命名,玉雪从此在唐人街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她也终于得到了父母的肯定,而且她自制的陶瓷制品也受到了美国人的欢迎。通过艰苦努力,顽强的玉雪实现了自我价值,更重要的是,他的父母为她感到自豪和骄傲,而且赢得了美国人对她的认可和尊重。在美国化的道路上,黄玉雪将个人追求与民族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她大胆追求“美国梦”,努力纠正华人被歪曲的形象,成了“模范少数族裔”的楷模。玉雪的故事可以说是世世代代美国移民及其后裔所追求的“美国梦”理想的完美体现。

1993年,作家黄玉雪被邀请到米尔斯学院做题为《运用你的多样性》(Exercising Your Diversity)的毕业典礼演讲,受到热烈欢迎。她演讲的一句名言是:“作为少数民族的一分子不等于低劣,除非你愿意如此。相反,你要使它成为你著名的标志。”这说明作家珍视自己的华裔文化身份,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汲取在种族歧视尚存的白人社会里成功的力。徐颖果也评价道“在黄玉雪塑造华人新形象这个目标的背后,还有一个深层的愿望,那就是要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华人,这样,在西方社里,他们的成就才会被承认。她想让那些心胸狭隘的白人们闭嘴。”

二、作品《女勇士》的美国梦:女性解放,追求自我

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华裔文学走上了觉醒并逐步转型,到七十年代中期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的《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问世,一举成名,登上非文学类畅销书榜首宝座,标志着华裔文学繁荣时期的到来。该书以自传体的形式,表现了华裔女性在族裔和性别的双重歧视下所作的挣扎和努力。

作品中的勇兰年轻时进学堂学医,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毅力,最终优秀毕业并且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乡村医生,不仅如此,她还远涉重洋,到美国寻夫,在美国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去战胜困难,在逆境坚强而乐观地活着。勇兰在她所生活的社会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空,她敢于伸张自我、发挥自我冲破社会给女性扣紧的不公平的枷锁,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勇兰是自信、自知、自强的女性典型,是“女勇士”神话隐喻下的坚强女性人生的写照。

作家汤亭亭深受美国60年代思潮的影响,表现出了强烈的反抗意识。她强调自己的美国身份,并对女权运动给予极大关注。她的作品其实是对“模范少数族裔”身份的否定,塑造了华裔妇女全新的女勇士形象。汤亭亭笔下的女子与玉雪这一形象不同的是她们不再回避种族歧视和性别问题带来的创伤,她们的“美国梦”包含着女性真正勇敢地向美国文化和男性霸权、强权政治发出质疑,吹响了女性彻底解放,追求自我的号角。

三、作品《喜福会》的美国梦:对美国文化的认同与追求

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华裔文坛新秀迭出。谭恩美的(Amy Tan,1952-)《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1989)在当年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连续保持九个月,并被译成十多种外国文字,还被改编为电影。《喜福会》继承了汤亭亭的传统,继续探寻了母女两代之间的爱恨以及两个世界、两种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并征服了评论家和广大的读者,连汤亭亭也承认,谭恩美在普通读者中更受欢迎。

《喜福会》的故事围绕四对母女生活经历的描写,刻画了不同时期的女性,反映了女性所遭受的被排斥、被压抑的生存状态,同时也展示了女性的觉醒、自尊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作品中安梅的外婆认为自己的女儿(安梅的母亲)在丈夫死后再嫁他人做了四姨太,是大逆不道、卑贱的行为,于是把安梅的母亲当作“鬼”,不愿收留她,至死也没有原谅她,加之安梅的母亲姨太太的身份使她在生活中饱受煎熬,最终吞食鸦片自杀。成年后的安梅尽管有着如此悲惨的经历,却还是和做药剂师的丈夫到了美国,历尽千辛万苦靠着自己的努力买下一栋房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作品中安梅是这样告诫她的女儿的:“女孩子就像一棵树,你必须挺起身子,唯有这样,你才能长得挺拔强壮。假如你俯身去听别人的话,那你就会变得伛偻软弱,一阵风就把你吹倒了。”总之,安梅不愿屈服于这种封建、可悲、低下的生活方式,她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掌握自己的命运最终可以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

《喜福会》中母女两代人之间中美文化的冲突,其实正是作家从另一角度表示出自己对传统中国文化的不理解,对美国文化的认同与追求,她曾说“你感到要成为一个美国人,就不得不丢掉你的中华文化。”为了实现自己的美国梦想,不断付出努力的华裔们渴望实现自我价值,极力把自己融合于美国主流文化之中,他们推崇高等教育,并在认同美国社会、美国文化的同时也渐渐偏离了自己的中国文化。

四、小结

美国华裔女作家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美国梦”主题同华裔在美国的历史以及华裔在美国所处的地位及其对自身身份的确认息息相关。本文试图通过这些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来透析时代,透析华裔族群和女性族群的生存和发展,以便于更好地认识两种文化的差异和矛盾,谋求中西文化的交融与共同繁荣做出相应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