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早教”是培养孩子早当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世界各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都比较关注。前不久去美国出差,我发现美国从家庭到学校和社会,都很重视培养孩子自幼热爱劳动和自立有为的优良品质,并且卓有成效,俨然形成一股具有美国特色的“早教风”。相比中国早教就是比拼孩子的智力开发的现状,我感受颇多。
美国家长认为,早教不应是智力早开发,勤劳和拥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才是孩子成功的前提。所以,美国的家庭非常注重从小培养儿童热爱劳动的品德。
为了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美国家长常常想方设法让幼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例如让两岁孩子帮家长拿东西,在已洗净的衣服堆中找出自己的衣服,叠好并送到自己的衣柜里。五六岁的孩子则在家长的指导下,在家中做些擦拭桌椅等较轻的家务劳动,或者为距离不远的邻居家送报纸。我旅居美国的朋友家只有一个儿子,才6岁,他也和其他美国家长一样,让6岁多的孩子一早出去为附近的一些家庭送报纸,回家后又帮助父母把家中的垃圾分类装好,送到马路边的垃圾收集点,并要求他每天在父母下班后,清洁家中车子上够得着的污渍。小家伙从小养成了良好习惯,每天爸妈一下班,他就赶紧拿个大抹布去擦车,完了还顺便帮爸妈把车里的坐垫和物品摆放好。看到他满头大汗地踮着脚尖去擦拭刚能够着的污渍,或者背着沉重的报袋一颠一颠地跑着送报的背影,我着实有些心疼。但小家伙从不让我帮助他,反而对自己干了分内的事很高兴。
在美国,虽然每个家庭都有汽车,但再小的学龄儿童,家长也从不开车接送。在美国,马路一侧常常能看到一些遮挡风雨的小房子,这是校车的车站。孩子每天上学,都是自己背着书包,从家中走到车站(相当于我国公交车一站的距离),放学后也是下了校车自己回家,根本不会像中国,每到上学放学时间,由于家长接送的车太多,导致交通堵塞。
美国社会也非常关注儿童的劳动教育,经常组织一些培养和发展幼儿动手能力的集体活动。美国儿童教育专家,曾对居住在波士顿市区的456名少年,自上世纪中叶开始了长期的跟踪调查,详细记录其成长过程,现在这些孩子不少已有了孙辈。这个历时数十年的研究证实:无论这些孩子当年智力高低、家庭贫富与否,那些自幼就接受爱劳动教育的“勤劳人”比那些自幼娇生惯养的“懒骨头”,事业成功的概率最少要高出3倍。
美国的学校也很重视培养儿童的自立能力。朋友的小孩在读幼儿园大班时,一次一位新老师讲课时讲错了一个地方,他马上举手起立,指出老师的不对。当时老师正沉醉在自己的思维里,不加思考地批评他没有好好听课。可是,到了晚上,这位老师就给我这位朋友打来了电话,首先诚恳地道歉,表示自己学识浅,讲课时出了错,接着表扬孩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品质,并让孩子亲耳在电话中听他道歉。孩子大班刚毕业准备上小学时,校方通知朋友夫妇去面试。我觉得很新奇,也一起去了。只见许多家长都在学校的休息室里安静地等待。原来校方要通过对家长的面试,全面了解学生家长和家庭的情况,结合家长的素质等重要因素决定是否录取学生上一年级。该校是住宿制,学校规定学生每星期日必须在晚上8时前返校,并在登记册上签名。每栋宿舍楼都设置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学生的安全和管理。而我朋友也很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学校。
看到这些,我不由想起了中国的那句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旧时,中国经济落后,吃不饱穿不暖的孩子比比皆是,因此也培养了很多立大志、成大事的人。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富裕家庭越来越多,“富二代”“富三代”越来越多,没志气、啃爹啃爷、一事难成的孩子也越来越多。这说明了什么?中国家长教育观念落后!美国人不比中国那些“富爸爸”穷,却知道从小培养孩子早当家的能力。咱们中国的现代家长,难道不该好好反思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