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育有爱更精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育有爱更精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爱,是教育的基础与灵魂,裴斯塔洛齐的教育爱是博大而深广的。教师工作的基础就是爱的教育。积极探索教师爱的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找寻实施爱的教育的方式或途径就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裴斯塔洛齐 教育爱 教育规律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桂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策略研究――农村初中政治教师专业化视角”(项目编号:2011C010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91-01

一、爱是教育的基础

教育乃立国之本,教育家陶行知有过这样精辟的阐述:“教育能造文化,则能造人;能造人,则能造国。”教育如此重要,那么,对于现代的教师来说,又应该如何进行教育工作呢?我们认为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爱的教育,也就是裴斯塔洛齐所提倡的教育爱的基本原则,忧儿童之忧,乐儿童之乐,用赤诚之心滋润孩子心田。裴斯塔洛齐把“爱”贯穿于整个教育实验中,他认为作为一个教师要尽可能地替代父母的作用,用父母的爱的精神关怀儿童。并且教育爱尤应关怀价值层次低的学童。所谓教育层次低的学童,包括三类:贫困儿童,品学兼劣者,身心残废者。裴斯塔洛齐用这种教育爱创造出史无前有的奇迹,当下,这种爱的教育颇具现代教育意义。

长期以来,教师形象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学生眼里是权威的化身,往往是高大,神圣却不可亲近。然而作为今天的教师,他们面对的是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他们眼界更加开阔,独立而有主见,叛逆而不顺从。并且在一个班级里,往往不仅仅只有优等生,还会有后进生,中等生,留守儿童等。对于这些来自不同的家庭,性格各异的学生,如果教师没有尽可能地用爱去关怀他们,要使儿童获得得当的教育是不可能的;相反,他们很可能就会生成一些不良的品德。因此,作为教师有责任让他们感受到爱,用教育爱去引导他们健康成才。正如《放牛班的春天》电影所描述的那样,现代社会中肯定也有许多放牛班,面对孩子们的无法无天以及可怜无助,笔者们也需要像马修老师那样,用爱点亮他们的生命,让他们的世界,有音符,有蓝天,有精彩的生活。我们相信,如果一个教师能够具有一颗慈爱之心,以慈爱之心赢得学生的爱和信赖,那么他一定会具有亲和力,能够走进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在学生中具有感召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会积极地配合他,使课堂更加和谐,更加精彩。当学生在爱中学会了爱,在关怀中学会了关怀,他们也会懂得去爱别人,爱生活,爱自然,那么也许就不会再有人抱怨这个社会人情冷漠了。可见,爱是教育的基础,更是教师成功教育的根本。老一辈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二、教育需要爱,更需要感受爱

也许在现代教育中,大部分教师都是热爱学生的,但是学生是否都能感受到老师的爱呢?有关部门对5所中小学校的12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这样一道题:“你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调查对象回答:“是”。然后又对120名教师所教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一道题是“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回答“体会到”者仅仅10%。90%与10%反差如此之大,这不能引起笔者的反思:究竟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意识到教育仅有爱的情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

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首先,教师必须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成为学生心灵不设防的朋友。对于现代的学生来说,教师必须了解他们的思维、兴趣、才能、家庭背景、生活经历、情感经历、心理健康状况等,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有方法,有策略实施爱的行为,在爱中走进学生的心灵,赢得学生的心灵。当学生原意把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告诉老师的时候,老师爱的付出才可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其次,对全班学生,无论他是出生于干部权贵之家或平民百姓人家,无论他是品学兼优还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让学生信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否把真诚的爱无私地奉献给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才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素养的重要标准,如果仅仅对个别学生实施爱的行为,而忽视另外的学生,这不是为师者所具有的大爱,而是狭隘的甚至是功利的爱,裴斯塔洛齐所提倡的爱不是单纯肤浅的,而是博大的,深广的。

再次,老师对学生的爱要始终如一。在教育中常会遭遇一些“刀枪不入”的学生,他们面对关怀和体贴表现出了与面对歧视和蔑视同样的冷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每一颗冷漠的心都是一系列因素所锻造出来的,特别是那些为数不少的单亲、离异、重组家庭的学生以及那些留守儿童和那些性格内向、心里封闭、身体残障的学生,外部的喧哗会使他们的内心更加孤寂。对于这些学生,他们一定承受了笔者可以想象和无法想象的种种心灵折磨。这岂是教师一两句暖心的话语所能改变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我们要比冷漠的学生多一分执着,多一分坚守。用学生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用学生的语言去沟通交流,用学生的感受去感受学生。唯有如此,教师才能真正实现与学生心灵的沟通、情感的共鸣,才能在爱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接受老师的爱,并以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去对待身边的人、事、景物。

最后,需要特别指明的一点是,对学生实施爱的行为并不意味着放纵学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裴斯塔洛齐也认为,教育爱并不是无原则地放纵。“当孩子们固执和难以管教的时候,我们是严厉的,而且运用了体罚。”约束是必要的,每一个人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才能适应这个社会。但是这种体罚必须“佐以惧怕的爱,才有教育效力”。爱之深,责之切,当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已经建立良好的形象,当学生在面临处罚时,才会觉得难过内疚,也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相当严重,因为自己的行为竟然引起平常慈爱的教师生气。这样,学生才会虔心改过,而不会产生叛逆行为。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爱学生,这种爱除了有高尚的师德、高度的责任感,还要有睿智的大脑,因势利导地指导学生拨开迷雾,走向成功的彼岸。“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千真万确的至理名言,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既然选择了以教书育人为职业,就应该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样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誉。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爱,懂得爱,并以爱去回报这个社会,唯有如此,教育才会更精彩,世界才会更精彩。衷心希望教育大家庭里传唱的是爱的乐章,吟诵的是爱的诗篇,奉献的是爱的博大,体验的是爱的崇高,付出的是爱的种子,收获的是爱的果实。

参考文献:

[1]林玉体.西方教育思想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2]魏书生.如何做最好的教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孙晓云.独生子女教育启示录[M].南京:江苏省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黄勇樽(1966-),男,壮族,广西凤山县人,河池学院政治与法律系副教授,教育硕士,研究方向: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程与教学论。

李志芳,河池学院政治与法律系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