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百年香山鬼见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百年香山鬼见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几天孙女和同学参加“香山红叶观赏游”,带回来5枚红叶,说是山底下买的,一块钱一枚。我听了孙女的话,去翻找我的旧书,在书柜最上层的《古文观止》中,找到了已经褪色的红叶。我拿给孙女看,告诉她这是60年前我回老家时亲手在香山摘来的。

我的老家就在香山公园南边一里地,翻过一座“红山头”的小山包,山根底下有两排民居,地名叫“正黄旗营房”。香山周围一带,都是360多年前,清代八旗兵驻防的地方。我的先人是八旗兵。清代统治者对八旗兵实行军垦,平时八旗兵就在香山一带种地、练武,凡是在册的八旗兵,按时发放“钱粮银子”(军饷)。于是这些八旗兵就在香山一带繁衍生息。

我的祖父早在民国初年就进了北平城,在公安局里当马夫。我的伯父们在香山脚下种地,堂兄弟们也都在香山老家成长起来。

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年都要跟爷爷回一次香山老家,每次回去必定与堂兄弟们爬香山,而且总要爬到香山最高峰香炉峰,当地人都叫它“鬼见愁”。

8岁第一次登上鬼见愁

8岁那年暑假,我回老家,第一次跟随二哥、四哥、七弟去香山公园爬山。他们都是在香山脚下土生土长的,爬起山来都像猴子似的,连蹦带跳,大步流星,把我远远甩在了后边。我拼命地追着,还是越落越远。就在一个拐弯处,我摔趴下了,还滚出去七八米,有棵小树救了我。我二哥吓坏了,赶忙跑过来拽起了我,后来他一直拽着我往上爬。到了山顶,我真是大开了眼界:山下的民居都像积木,大路上的马拉大车也像小孩的玩具。二哥指给我看:那是万寿山,那是昆明湖,最远处那一排矮矮的像皮带似的,就是北平城……

下山时,二哥还是拽着我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而四哥和七弟两个却是连跑带跳地把我们甩在了后边,一会儿就无影无踪了。

有时春天和父母来给老人上坟,我和堂兄弟们就去鬼见愁。四哥和七弟有时在鬼见愁上放风筝,他们往往把风筝放飞起来就躺在大石头上又喊又唱。

秋天,香山公园的红叶吸引了许多城里人来登山。我回香山不是去看红叶,而是跟着四哥、六哥、七弟去漫山遍野地摘酸枣。公园的山上有许多野酸枣,都长在石头缝里,中秋以后结出许多半青半红的酸枣,当地人都叫“老晃眼的大酸枣”。我和哥哥们边摘边吃。那枣儿又甜又酸,特别好吃,摘多了就装在兜里带回家。

冬天,好天儿时也上鬼见愁,跟堂兄弟们上山搂点柴火,顺便捡点干酸枣。有些树上的酸枣挂在枝子上,大风一吹就都掉在山坡上了。这样的酸枣都风干了,煮水喝很有营养。

一次沉痛的香山之旅

我读高一的深秋,同学组织了一次骑自行车去香山看红叶的活动。当时还是日本侵占时期,香山底下的门头村就驻扎着一批鬼子兵,附近一些村庄经常受到鬼子兵的骚扰,真是鸡犬不宁,民不聊生。那时的香山公园游人稀少,门可罗雀。公园经费不足,缺乏管理,园内的树木多被砍伐,红叶树的枝杈也多遭折毁,到处杂草丛生,一片荒凉。

看完红叶,同学们都去登鬼见愁,我就下山回了红头山老家。没想到,我二大爷卧病在床,面黄肌瘦,两眼深陷,不停地。二大妈拉着我痛哭,她说:“前天晌午,我们两个在白薯地里刨白薯,刨出来的白薯都堆在了大道边上。忽然从山上下来一批鬼子兵,有20多人,当头的骑着一匹大黄马。他们看见道边儿上这一堆白薯就奔了过来,当头的用马鞭子一指,嘴里叽里呱啦喊着,鬼子们都摘下钢盔过来抢白薯,专挑大块儿地往钢盔里扔。你二大爷急忙去拦阻,一个鬼子兵上来就了你二大爷好几个耳刮子。还有一个大胖子,踹了你二大爷两脚。你二大爷趴下就起不来了。两大堆、一百多斤白薯都被抢光了!这是我们老两口一个月的口粮呀!”

看着眼前的惨状,听了二大妈的哭诉,我也掉下眼泪。临别时,我把身上仅有的零花钱都掏出来,塞进了二大妈的手中。

回家的途中,鬼子兵的凶残面目一直浮现在我眼前,仇恨的火焰时时燃烧在我心里!

在香山抓壮丁,二哥深夜蹿上鬼见愁

1948年深秋,正是香山红叶如火如荼令人心醉的时候。在红山头脚下,一天深夜发生了“石壕吏”的悲剧。军队为了充实炮灰,在香山一带农村大肆滥抓青壮年,深更半夜堵窝掏。

正巧,我二哥后半夜起来解手,忽然听见外边狗叫。他警觉起来,把耳朵贴近门缝细听,人哭声、人喊声乱成一片。灵机一动,二哥叫起来二嫂,穿上衣服,跟二嫂说:“坏了!别是抓兵的!我得躲躲!”他掀起后窗户跳了下去,立刻上了红山头。跑到半山腰他回头一看,见自家的屋里亮灯了,他知道这是抓兵的进去了。走!快走!他急忙翻过红山头,径直向香山公园跑去。

这时天色已是鱼肚白,四周静悄悄。二哥对这一带地理特熟,不敢走大道,就拣羊肠小道走,直奔公园界墙的豁口处。在界墙外,他折了一根枯树枝,作为防身的武器。二哥翻进公园的界墙,太阳刚露头儿时,他已登上鬼见愁。

二哥在山顶上一直向红山头的方向窥视,仔细观察山底下的动静。到太阳普照大地的时候,二哥才从豁口出了界墙,顺着羊肠小道摸到红山头西侧。他先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看见两个妇女拉着小孩出来,他一看有三婶,赶快跑下山,一问得知六弟、七弟都被抓走了,前排住的聪儿姐姐的丈夫也被抓走了。

据抓兵的说,他们是保安旅的,驻防就在北平城里,吃得好,住得好,就是为了保卫北平城,还说每月发军饷。

后来北平和平解放,六弟、七弟都参加了,并且都参加了解放太原的战斗。1950年他们俩都参加了入朝志愿军。复员以后,六弟回到香山老家,后来当了四季青香山大队的果树队队长。七弟复员后分配到七机部,担任了汽车班班长。聪儿姐姐的丈夫,据说撤退去了台湾,一直没有音信。

最后一次登鬼见愁

最后一次登鬼见愁,是在1979年的暑假,我们天津邮电学校组织老师们去北京旅游。工会主席把传达室的刘大爷交给了我,说:“刘大爷再过两个月便退休了,老人家这次一再申请参加北京旅游。他说没来过北京,更没见过真的山,更别说爬山了,他说登一次山,这辈子死了也值了!”

登香山这天响晴白日的,天气特别好,大家先逛了碧云寺,再进香山公园。山道两边草香扑鼻,山坡上又有野花松树,空气异常清新。老师们都非常兴奋,刘大爷更是心花怒放,笑得合不拢嘴。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走了半个小时,老天倏忽就变脸了,一片乌云飘过来,顷刻就下起了小雨。刘大爷几次险些摔倒,我又拽又架很吃累。

当我拽着刘大爷终于登上鬼见愁的时候。所有人都向我们鼓掌欢呼!山顶的景色很美,美中不足的是,一片乌云徘徊在半山腰,人们只能看到半山间的景物。不一会儿,山腰的乌云退去了,山下的大路、行人、车辆、农家的屋舍、田地、小河都历历在目,远处的万寿山、昆明湖、玉泉山也都看得很真切。苍茫中也看到了北京城的轮廓,人们都极目远眺,心情特别舒畅。

下山时,山路上的雨水已经流走,地面已风干。大家又说又唱又笑地慢慢踱下山来。

鬼见愁,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