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议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传统教学手段中,陈旧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方式、方法,一度让我们的教学工作陷入了难以激活的状态。时代在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无疑为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才能打破沉闷的课堂秩序,让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信息技术能最大限度体现人本意识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图像、声音、色彩,把一些复杂的知识变得直观、生动而容易接受。简而言之,一个充满生气的趣味盎然的课件,就会使学生充满无穷的乐趣,就能让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如笔者在上初中语文《春》一课时,利用课件展示“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一幅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场景,以及轻风、细雨、鸟语花香的意境,无不令学生产生一种艺术的美感,从而产生了对知识探求的欲望;按课文里的描述,一幕幕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自然而然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去研读课文,去感受课文中充满情趣的美,使文中的美景与展示的课件获得有机的衔接,从而使一堂语文课变得生动和充满活力,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变苦学为乐学。

二、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

如上所述,笔者在课堂上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播放配有动听的音乐的画面,增加学生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让学生在课文情境中获得直观、耳目一新的学习新途径,这些音乐的播放,将对学生语文知识的进一步渴求而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学生在音乐中得到解放,却对知识的探求不愿放弃。如在教学《竹林深处人家》一课时,课件配着音乐,展示着一望无际的竹林,让学生品味文章所叙述的“竹的海洋”的雄浑和激情浩荡,让学生感受到竹林的美。可以说,课文不用老师讲得很多,通过画面和音乐,有些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可谓一“点”就“通”。而这通,缘于看和听的过程,缘于看和听的过程中画面所激起的高昂的学习激情,缘于在看和听的过程中的感悟。学生通过可感的画面,产生了学习的动机,进而在心里萌生了探究的动力,不自觉地进入了思索解疑状态,同时又在轻松的状态下,获得了学习的成功,这就是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神奇效果,充分体现了人本意识的魅力所在。

三、采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画面和音乐,动态表现课件,综合运用于课堂教学,会使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充满情趣和活力,为课堂增添色彩

1.将课件用于课堂导入处

因为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课堂导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正是这个道理,因此,导入时,教师不妨采用一些精彩的课件,将课堂的起点提升起来,为整堂课奠好基;

2.将课件充分运用在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上

显然,重点和难点因为不易掌握,在学习中容易产生倦怠心理,在突破重点和难点时,采取现代技术手段,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直观化,把一些感观无法捕捉到的信息情境化、画面化,让学生仿佛看得见、摸得着,这样,化难为易,学起来就不会再感到枯燥,学习激情就能被重新点燃,学习情感投入就会获得空前的提高,重点和难点的掌握就会水到渠成。否则,一堂课将付之东流,如教学诗歌时,什么意境美呀,形象美呀,节奏美呀等等,如果只靠教师讲解,靠学生去慢慢领会,几乎是很难取得效果的;

3.将课件用在学生处于学习疲劳状态时

疲劳状态下的工作和学习效益是最低的。用生动活泼的现代化技术手段所提供的教学情境来为学生排解身心的劳累,让学生真正处于乐中学,让学生自始至终充满饱满的学习热情,是学习获得成功的基本保障。

四、利用多媒体电教等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首先是其声像结合,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能做到目观其形,耳闻其声,使学生视听等器官都动起来,感爱到身心上的愉悦,从而对课文产生审美心理,感知课文的整体美;其次是利用多媒体的声相结合,有利于把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让学生从直觉中体味文章的语言美和文章的形象美。是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

此外,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如教师有目的的留下问题让学生上网查资料来解决,或让学生在网上发表自已的“小文”,这样学生既感兴趣,又培养了动手能力,而且在网络世界里,扩展了学生学习范筹,为学生探求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以及生活素材的积累都是一种现实的途径。

但是,我们在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必须要注意几个原则性的问题:

一是不能搞“一刀切”,也就是说,不能滥用多媒体和课堂软件。因为,教师的讲解、点拨、适当的板书,都是其他教学手段不可完全替代的。教师在课堂中,永远是占主导地位的,现代信息技术只能是教学中的“辅”助作用,而不是课堂教学的全部。

二是不能“避实就虚”,我们学习的是实实在在的知识,是需要实践来体验和再认识的,否则,将是纸上谈兵,陷入虚无缥缈中,学生会失去自主能力,创造能力。如“读、写、思”等,必须让学生身体力行;我们教学生不能只停留在“懂”字上,最重要的是“用”字上,所以,信息技术在课堂运用时,必须做到当用时用,不当用时不用。

三是注意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度”,因为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在教学中毕竟是一种辅助手段。因此,我们必须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去主动学习,又要注意“人本位”的意识教育,让他们认识到电脑永远不能取代人脑,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我们绝不能落入形而上学的轨道,否则,我们的语文教学是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

(作者单位:416700湖南省永顺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