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山城学生个个都是踢球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山城学生个个都是踢球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早在中国足球职业化之前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重庆市不少学校就已经在开展校园足球运动了,甲A名将姚夏、入选中国健力宝青年队的邱卫国、力帆球员兼少帅的魏新、国青队前场主力罗森文、女足国家队主力前锋李影……重庆校园足球培养出了一批批足球人才。

作为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布局城市,重庆市足协从2009年就开始组织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稳定参赛的学校近100所。元旦节后,记者来到山城,走访了重庆市主城区的山洞小学、大田湾小学、马王小学及江南小学四所学校。在这些学校的校园里,记者看到了令人震撼的场面: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无论男生女生,几乎每个学生都参加校园足球运动。

联赛为本 重在普及

前中国健力宝青年队球员韩涛,回国后因为腰伤于2003年就过早的告别了职业足坛,但退役后的他并没有离开足球,而是到重庆市足协任职,从事校园足球工作。据韩涛介绍,重庆市被列为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布局城市后,从2009-10年度就开始开展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首个赛季参赛学校为86所,到2012-13的第四个赛季,先后参加联赛的学校达到120所,本赛季为86所,包括25所中学、71所小学。

在校园足球工作的竞赛层面,重庆在首批四五十个全国校园足球活动布局城市中已经走在了前面,重庆是第一批在校园足球中实行甲、乙级升降级的城市。重庆校园足球联赛,初中部男子足球队分为甲、乙两个组参赛,女子足球队为一个组;小学部男子足球队分为甲、乙两个组参赛,而每一组又分为两个年龄段,女子足球队为一个组,也分为两个年龄段。重庆也是最早将小学男、女足球队分为双年龄段的城市,即增加了U-11年龄段,涵盖小学三至六年级,此举旨在有效地提高足球人口数量,让有天赋的孩子尽早的得到锻炼。

在永川、涪陵、长寿、綦江这4个远郊城区,也作为分赛区开展了校园足球联赛,每个分赛区都有6所学校参加校园足球联赛,也分成两个年龄组。

在2012-13赛季,重庆主城区的校园足球联赛采取主客场+赛会制结合的赛制,而在此前的3个赛季,一直是采取主客场赛制。武汉市的小学校园足球联赛这么多年来一直采取主客场制,武汉市足协青少部主任魏玉红在和记者聊到这个话题时说:“采取主客场制的好处,就是能让小球员从小感受职业联赛的氛围,在自己的学校打主场比赛,会有本校的很多师生甚至家长都参与进来,这种氛围是赛会制不具备的。”但与一马平川的大武汉不同,直辖市地表高低起伏不负“山城”之名,打主客场,交通是个问题。重庆足球名宿、重庆市足协技术部主任马渝昌从事青少年足球工作多年,对此,他说道:“我们也非常认可主客场制,但经费和人员是个问题,每个学校打主客场,我们都得派教练员、裁判员,一是人手不够,二是经费不足,我们虽然有校园足球专项经费,但还是有些捉襟见肘。”

据马渝昌介绍,全国校园足球办公室每年为重庆校园足球拨款约100万元,重庆市体育局按1比1的比例对等投入,重庆市校园足球每年总投入都在200万元左右,包括为学校购置足球装备、训练器材,开展相关的培训、学习,组织参加全市、全国的足球训练营,以及学校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总结表彰,等等。200万元分到每个学校,平均到每个踢球的学生头上,可能就是杯水车薪了。

前中国足协副主席薛立到重庆视察校园足球开展情况时说:“这些年,我们的奥运奖牌呈一根向上的箭头,而我们的国民体质却呈一根向下的箭头,两者形成巨大的反差,这就违背了搞体育的初衷。”马渝昌很赞同薛立这句话,在他看来,搞校园足球,对学校来说是提高竞技水平,而对国家来说则是提高国民体质。

校园足球 因地制宜

目前,参加重庆市校园足球联赛的各个学校,80%以上参加了足球训练,保证一周两次训练的占70%,从周一到周五每天训练的达30%,普及和参与程度达到了校园足球试点城市的规定。其中大田湾小学、江南小学作为重庆市教育局评出的足球特色学校,80%的学生参与足球,50%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技能水平。除了参加重庆市足协组织的校园足球联赛,一些学校还根据自身的情况,因地制宜的推动校园足球活动的普及。

在重庆校园足球联赛的队伍中,山洞小学算是“后起之秀”,组队第一年参加乙级便升上甲级,如今在甲级组联赛成绩稳定在前八,经常在联赛中净胜一些学校五六球,从“名不见经传”到让人“闻名生畏”,这和该校近几年对学生足球工作的重视、落实是分不开的。山洞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校方注重从兴趣上引导学生参与足球运动。该校体育教研组组长朱宏伟是个足球爱好者,自己以前也踢过业余足球,到山洞小学工作后就非常注重学生足球兴趣的培养。该校足球教练牵头人韩强,本身就是学足球专业出生的,马渝昌认为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山洞小学足球上出成绩,和专业的足球教练是分不开的。

大田湾小学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历史最为悠久,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甲A名将姚夏算是大田湾小学足球人才培养的第一批成果,姚夏之后,还有黄希扬、刘俊成、杨立渝、刘若凡、向柏旭等现役各级国家队、俱乐部队的球员曾从大田湾小学走出。作为全国足球重点学校,足球在该校已经形成了一个传统。

位于重庆大渡口区的马王小学的条件与山洞小学类似,学生也多为农民工子女,只是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时间更早,从1998年就开始在学校体育课上引入足球。自建校之初,该校就把少儿足球作为学校的一个特色项目来抓,并一直坚持了下来。该校近些年培养的足球人才有入选女足国家队的李影、国青队沈田锋以及效力山东鲁能梯队的陈科瑞、陈蒲等。

位于重庆长江南畔的江南小学,开展校园足球已有20多年的传统,始于1988年。该校在校园足球师资配备方面是最强的,足球指导员都是足球专业出身,且有教育部门给的学校教师编制,这在全国都不多见。“踢好每一球,走好人生每一步”是江南小学校园足球的发展思路,在小学阶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文化教育+业余训练的形式来开展校园足球,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12年10国庆期间,江南小学作为重庆市唯一代表队参加在北京奥体中心举行的“奥体杯”2012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杯赛,在全国24支参赛队中,江南小学仅在小组赛负给最后的亚军、季军,其余场次全胜,取得二等奖第1名。而在重庆市校园足球联赛中,江南小学已经连续三年夺冠。U-22国青队罗森文、U-16国青队张成均系江南小学出品。

记者走访的山洞小学、大田湾小学、马王小学和江南小学,校园足球的普及率均达到100%,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男生、女生人手一个足球,这些学校都有自己校内的班级、年级联赛,每年也都开展全校师生参与的足球文化节。在每天上午为时半小时的大课间上,全校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集体做足球操,并进行一些足球练习和游戏活动。

展望将来 必须坚持

为了推动校园足球运动的普及,除了竞赛层面,重庆市足管中心这几年还在培训和宣传等方面做了很多配套工作。

在培训方面,重庆市足协每年都按照最高的标准来实施,每年培训校园足球指导员100余名,培养校级领导管理人员200余名。2011-12赛季,重庆市校园足球在联赛、培训均获得全国校足办颁发的一等奖。

在马渝昌看来,校园足球的普及,还需要营造一种氛围,也就是相关的宣传工作,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校园足球、接受校园足球。重庆校园足球的宣传工作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网络平台,包括微博、校园足球群、重庆足球官网、全国校足办官网等几个主要渠道,网络宣传获得2011-12赛季全国二等奖。

马渝昌现在还记得中国健力宝青年队刚回国时朱广沪和他聊天时说的话,“巴西小孩踢球的环境跟我们不一样,培养模式也不一样,贝利不是巴西培养出来的,只是巴西发现了贝利。”长期从事青少年足球人才发掘工作的马渝昌觉得老朱的话很有道理,别人是在自然环境中去发现球星,而我们几十年来都是想训练出球星,二者有天壤之别,这也就是差距那么大的原因,学生踢足球,既能强身健体又能感受踢球的快乐,而普及校园足球的目的就是去发现足球人才,这和足球强国的模式才是一致的。

当重庆校园足球联赛进入到第四个年度时,韩涛认为已经到了必须坚持的阶段,校园足球的普及工作仍在延续,逐渐的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也听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

在马渝昌看来,到第四个年头,校园足球最大的问题是训练质量,“训练不得法,就是浪费资源,训练的水平、质量非常关键,有些学校无法保证,参加校园足球联赛的数量不一定要控制,但可以考虑区分,建立一套评估体系来区分。”训练水平和质量与校园足球指导员息息相关,重庆校园足球发展面临着瓶颈:急缺教练。山洞小学的教练韩强搞足球出身,但很多小学都不具备,这就需要培养一批足球教练,而培训经费、教练员酬劳等一系列问题就不是仅靠重庆市足协就能完全解决的。重庆的足球工作者们认为搞校园足球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他们将会立足“三个不脱离”(即不脱离学校、家庭、社会),为校园足球营造更为健康的环境。韩涛认为,相对校园足球取得的成果和产生的影响来说,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

这些年,我见证了重庆校园足球的发展,并亲自参与到具体工作中去,我是非常拥护这种模式的,有了这个平台,有孩子来踢,肯定会产生社会效益的,搞校园足球的利绝对是大大于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