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究始于疑问 对话引起互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究始于疑问 对话引起互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话,这个人文关键词正充盈着如今的语文课堂,它展示了新课程理念下富于生命力的课堂景观。这样的语文课堂,形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互动的网状关系,实现了学生与教师、同学、语文教材的对话。可以说,语文课堂因对话而精彩了,学生的学习则因对话而真正鲜活了。

一、初中语文对话教学的特点

1.平等与主体性

对话教学思想的核心是重新确定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在对话式语文教学模式中,学生和教师均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并处于平等的状态之中。他们是民主的、平等的、彼此独立又相互制约依赖的。这里所说的主体是一种以人际的“对话”为特征、以人生意义的获得为目的的“对话主体”。这种对话主体是以对方的独立意义的存在为前提的,否则就不能构成对话。不尊重对方也就是不尊重自我,对方意义的缺损就是自我意义的缺损。所以,在对话式语文教学模式中,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再是绝对真理的拥有者,不再是“传话筒”、“训导员”,教师只是对话教学的引导者,学生见解的倾听者和平等对话中的首席。对话式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多向对话的过程,师生关系为平等的对话、交流、合作关系,对话式课堂是教学互动、和谐平衡的新型课堂,是师生的对话场。

2.感悟与召唤性

从对话教学的目标看:对话式语文教学模式具有感悟性和召唤性。对话教学并不刻意追求教学效率,即在单位时间内教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而特别关注对话过程中即时性的体认,更注重追求感悟目标的存在和对学生生命与人格的唤醒。感悟是与训练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传统教学比较重视有形的、线性的“形式训练”,如“语文教学即语言文字训练”、“作文序列训练法”、“复习旧课――学习新知――巩固新知”等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这些是外加的、既成的知识或规则的统摄下派生出来的纯技能训练。而感悟由于它的潜隐性和长期性,常常被忽略。由于语言的作用,使师生不再感到彼此陌生、心灵相互靠近、精神相互回应,从而使学生吸收文化营养,获得人生经验,充实生命内容,提升精神境界,达到对学生生命与人格的全面唤醒。

3.开放与随机性

从教学过程看:对话式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和随机性。对话式教学模式强调“对话”,意味着思维方式的转变,即从对象思维向关系思维的转换。“独白式”教育是一种知识的复制或再现,注重的是结果即知识的掌握;而对话式教学进行的是知识结构的不断重构和更新,注重的是过程即知识的生成。对话教学强调过程,强调学生在对话中探索、建构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所获甚少。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成长、发展所必须经历的过程。这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表的回报。对话式教学的过程永远是一个开放的、未完成的动态过程。在对话过程中,有些观点是想出来的,但有些观点则是通过对话“讲出来”的,这是“语言惯性”使然。话式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和随机性。它不仅有助于理清思路,而且有利于打开思路,对话可以使学生找到更多的兴奋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初中语文对话教学实施策略

1.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对话。

在教学中,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才能自觉地参与对话过程,亲自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才能培养能力,发展思维。主体意识,是指学生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作用的认识及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内在要求。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发挥学生能动作用的主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讲,培养主体意识是要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愉悦,从对具体学习活动的兴趣转化为对语文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的探求,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逐步地把自己的学习与远大的理想联系起来。

2.改变单一的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

现实中我们的学生终日生活在“秧田式”排列的课桌椅中,活动空间也大致只有一尺见方,他们整日只能中规中矩地坐着,这对天性好动的他们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对话式课堂教学模式要力求改变这种“秧田式”的、单一的、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提倡“马蹄式”、“圆桌式”布局,力求做到课堂教学的个体化,最大限度地实现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比如组织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或者让学生独立学习。我们不难发现,集体学习的另一个主要的弊端是以一部分学生的感悟来剥夺其他学生感悟的权利,以一部分学生的主体性来削弱另一部分学生的主体性,因为学生是存在差异的,他们的发展不可能是同一水平的。而集体和个体相结合的学习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调控,面向全体更多地关注一般的学生,使所有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弥补因个别学生而导致教学进程加快或放慢的缺陷。

3.巧设疑问

问题是对话式教学模式的核心,那么如何设计问题就成了对话式教学的关键。在对话教学中,问题是核心。教师应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采用多种激疑方式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首先,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性的问题是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到达知识彼岸的一种有效方法。问题设计得好、设得精、设得巧、设到点子上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鲁迅《故乡》一文作小结时,老师提出:“我认为小说《故乡》主题是作者渴望纯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打破封建等级观念,你们认为呢?”其次,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问题设计是为了启发学生动脑,现代的教育不是“奉送”知识,而是让学生去“索取”知识。教师的责任就是将教材中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揭示出来,开启学生的心扉,使他们独立思维,深入学习,以尝试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