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师生互动,以动促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师生互动,以动促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探讨了如何实践新课标要求下的“师生互动,以学生的动为主体,以教师的动为主导,以动促动”的教学模式,并结合教学效果说明了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

关键词:主体;主导;相辅相成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此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创设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成了数学课堂改革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然而,受高考升学压力等的影响,许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 在他们的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还是“主宰作用”, 学生的主体作用往往成了“主听作用”,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主要是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学生在课堂中充当的还是被动的接受者的角色.所以容易产生一种现象:学生上课听得懂,下课做不来. 长此以往,学生丧失很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也失去学数学的激情和乐趣.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反思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

新课标还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因此,“师生互动”应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传统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传授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下面就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实施“师生互动”谈谈本人的认识和体会.

“师生互动”要以学生的“动”为主体

辩证唯物论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因此,在“师生互动”这一动态总体中,要立足于学生的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来展开.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内因,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就像电视活动节目的主持人,学生是“特邀嘉宾”,真正的主人是学生,他们必须通过自主活动来认识事物,掌握知识,获得发展.

例如,有这样一个学习椭圆定义的教学活动,教师演示并口述: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巡天航行,该轨道是椭圆. 漫漫太空,茫茫宇宙,无数天体和人造卫星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多媒体演示运行轨道,增强新奇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看到椭圆,那么什么叫椭圆呢?如何定义?接着教师请两位学生在黑板上演示:用一根无弹性细绳子将两端点并拢固定在黑板上,将粉笔套在其中并拉紧,在黑板上画出一条曲线(圆),然后再把两端点分开将粉笔套在其中继续画曲线(椭圆),再不断改变端点(定点)位置,多画几个椭圆,让学生感受两定点的位置改变对椭圆形状的影响,并且将两定点由近及远将此操作进行至极限状态(两定点将绳子拉紧)时,发现画出的是一条线段.并让学生再思考:若两定点的距离大于此根细绳的长度,情况又如何?接着教师给每位学生发一条细绳,请学生用圆珠笔在纸张上自主操作,画图体验,探讨交流,互相补充. 至此,大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已能水到渠成地得到椭圆定义的“毛坯”:到两点距离和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 如何让学生自主完善定义呢?让学生思考讨论:第一、类比圆的定义能否为“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促进学生意识到要加“平面内”这一条件. 第二,从刚才的动态演示中发现应该限制: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2a必须大于两点间距离2c,否则轨迹将可能是一条线段或无轨迹.

这一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从而建立椭圆定义. 同时,2a=2c时,轨迹是线段;2a2c时,轨迹不存在,这一定义的内涵也在操作和讨论中得到深刻的诠释.a与c的大小关系对椭圆的扁、圆程度的影响在此也得到渗透:两定点越来越远时椭圆越扁,两定点越近时椭圆越圆,这对后续的椭圆性质的学习很有帮助.这种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不断观察、实验获得第一手资料,进而发现数学概念和理论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经历真实体验的教学,使学生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量达到“满负荷”,大大提高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智力参与度,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发现和创造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得到各自发展所需要的东西.

“师生互动”要以教师的“动”为主导

虽然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但是教师不是无所事事,事实上却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教师作为活动的主持人,一方面要不露痕迹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与学生“打成一片”,是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另一方面教师不能忘记自己是活动的引导者,是学生的领路人.

例如:在一节复习圆锥曲线课上,教师让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已知点A(5,0)和B:(x+52)+y2=36,P是B上的动点,直线BP与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Q,求点Q的轨迹方程.

下面是一段课堂教学记录:

教师:这是2010年某市高三的一次适应性测试题,问题不难,请大家尝试,看谁解得快,解得好.

问题提出后,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热情被激发起来了. 他们跃跃欲试,立即投入到解法的探索过程中去. 学生求解的同时,教师在行间巡视,发现学生1和学生2很快得出结果,但都是错误的,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教师:学生1,请你说说轨迹方程是什么?并在黑板上展示你的解题过程.

学生1:如图1,BQ-QA=PB=6,故Q点的轨迹是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其方程是__________.

教师:学生2,请说说生1结论正确吗?

学生2:学生1的结论不对,Q点轨迹是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其方程是-=1,(x≥-3). 因为双曲线定义中有“绝对值”.

教师:学生2指出了学生1的不足之处,并给出了自己的结论,很好!大家还有不同意见吗?

学生3:(迫不及待)学生2结论也不对,轨迹应是双曲线的左支,其方程是-=1,(x≤-3)并在黑板上画图说明:因为QA-QB=PQ-QB=PB=6,故点Q的轨迹是双曲线的左支.

教师:啊,原来学生3画出了这样的一个图,确实说明轨迹是双曲线的左支,因为QA>QB,这么说来,学生2的结论也不对.

学生4:学生3结论也不完整,因为P是B上的动点也可能出现学生1图中的情况,甚至其他情况,所以必须综合考虑,但我不知如何综合.

教师:很好,现在请大家多画几个图,把问题综合一下.

学生5:(探索片刻后)老师,我做好了. 不论P如何运动,Q点或在直线PA上方或在直线AP下方(含AP上),因此QB-QA=6或QA-QB=6,其轨迹方程是,这答案与学生1相同.

学生1:(小声地)虽然答案一样,但理解不一样,我是“一错再错,歪打正着”.

学生2:学生5是对的,我只考虑到Q点直线AP上方的情况,而没有注意到Q点在AP下方的情况.

教师:非常好,通过刚才的探究大家统一了认识,学生1忽略了双曲线定义中的“绝对值”,学生2与学生3考虑问题不全面,以偏概全,导致解题失误. 解题中犯错是很正常的,英国心理学家贝恩不里说过“差错人皆有之”. 但我们必须认识错误的原因,从错误中走出来. 成功的乐趣往往在经历失败痛楚后才能获得更深切的体验.

整个活动,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创造情境,穿针引线,衔接过渡,推波助澜,点评小结,提炼升华. 虽然教师是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但教师毕竟站得更高些,想得更远些,理解更深刻些,考虑更全面些,经验更丰富些,能够游刃有余地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抓住时机适时让学生暴露思维的历程,暴露思维的错误点. 并能及时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趁热打铁,促使学生相互补充、完善,促使学生在思辨中悟透解题思路. 教师的话语虽然不多,但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两句富有挑战性和激励性的言语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度,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学生批判性思维、严谨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收到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达成的效果. 显然,这是一堂成功的“师生互动”课,师生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师生互动,以“动”促“动”,相辅相成

由此可见,动态开放的课堂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师生互动,又促进了生生互动. 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相互对话、交流、协作,分享彼此的想法,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建立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了团结互助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而使每个合作成员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共同达到学习目标,共同得到发展,实现了教学相长,真正贯彻新课标指出的“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总之,互动是师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成共识.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师生互动”中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 只要教师不断做好“后勤”工作,悄然转岗――变“主宰”为“主导”,为学生铺设互动的舞台,学生就能自然上岗――变“主听”为“主体”. 从而使每个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每个学生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