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电影《渴望生活》解读梵高的艺术人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电影《渴望生活》解读梵高的艺术人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渴望生活》是一部关于艺术家文森特·梵高的传记电影,影片讲述了梵高从一个实习传教士开始学习绘画、迷恋绘画直到为艺术而献身的人生经历。电影从梵高的工作、情感、绘画等角度,展现了梵高精神与绘画艺术的几次蜕变,反映了艺术家独特的艺术精神和人格魅力。本文结合影片的故事情节,从梵高的精神蜕变、情感磨砺、艺术春天到人生终点几个方面论述梵高非凡的艺术人生

[关键词] 《渴望生活》;梵高;艺术人生

《渴望生活》是一部纪念19世纪末的著名后印象派艺术家文森特·梵高的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梵高从宣教到走向绘画生涯,经历爱情的情感磨砺到绘画艺术的几次蜕变,最终因为生活的种种压力而导致其精神崩溃,走向死亡的悲剧人生。

文森特·梵高1853年3月30日生于荷兰,相貌平平,性格孤僻,用他妹妹的话说:“他并不修长,偏横宽……内心不易被认识,外表又不可爱,有几分像怪人。”就是这样一个外表并不出众,内心不易被认识的“怪人”却通过他的勤奋和天才敲开了现代主义绘画的大门,成为与塞尚、高更齐名的后印象派艺术大师。

一、精神蜕变

影片以梵高的宣教生活开场,表现梵高渴望得到一份传教工作而努力挣扎着。如果说梵高在此时还对资产阶级抱有幻想的话,到了比利时附近的博里纳日矿区的宣教生活,使梵高改变了资产阶级的立场,转向了社会最底层的民众生活。到了博里纳日矿区,梵高在体验矿区人民生活中,认识到了矿区人民的悲惨人生,他们吃不饱,穿不暖,有病无药医,为此梵高脱去了上层社会的西装革履,改穿麻布破衣,与矿工生活,吃住在一起。这并不仅仅是穿着的改变,而实质上反映了梵高精神生活的蜕变,他不再相信上帝的福音能够将劳动人民的痛楚从社会深渊中救出。他用自己的面包、衣服等具体的爱来替代上帝的抽象的爱,当发生矿难的时候,梵高面对一具具冰凉的躯体,他被彻底震醒了,他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也从此让他彻底明白所谓“上帝的福音”永远拯救不了劳苦人民,一切都是虚情假意。

由于梵高在传教过程中过度投入,委以宗教任务的上司在巡查工作中看到了梵高的狼狈生活,他们被梵高对民众的热忱吓怕了,梵高被解除了神职工作。之后,梵高便开始了他的绘画生涯,实际上在传教期间他已经在临摹学习素描了,在宗教倾向与绘画艺术的抗争中,宗教抛弃了梵高,梵高最终选择投身绘画事业。梵高特别喜欢米勒的绘画,因为米勒的绘画与农民最近,散发着泥土的芳香。梵高在矿区的生活体验使他了解到劳动大众才是最真实、最实在的,他们没有上流社会的矫饰,也没有上层社会的伪装。导演通过镜头展现了这一点,从矿区回来之后一件破旧的羊皮坎肩成为梵高没再脱下的标志。从“西装革履”到“羊皮坎肩”实质上反映了梵高精神世界的转变。从梵高的艺术作品中也有明显的反映,《织布者》《把犁者和种马铃薯的妇人》《吃土豆的人》等艺术作品都反映了梵高对劳动人民的关注。而作品《农夫的鞋》表现了一双黏着新鲜泥土的皮鞋,海德格尔对这双农鞋评价为:“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的谷物的宁静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眠。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1]海德格尔从梵高的《农鞋》中看到的是人的生存状态,他看到了人们对大地的“馈赠”的感激、对生存的“焦虑”以及“喜悦”“阵痛”“战栗”交织一起的抗争命运的“坚韧”。这段评述也反映了梵高对劳动人民生活的体验,也只有经历了相似生活体验的人,才能用蘸着对劳动人民悲情的怜悯和同情的色彩画笔渲染出劳动主体无声的呐喊。

博里纳日的传教生活对梵高的人生观、世界观乃至于他未来的艺术观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也正是这次宣教生活,让他从对上帝的幻想中回到对现实世界的关注。梵高明白了基督教抽象的爱是没法拯救穷苦民众的,梵高曾说:“没有上帝我照样生活得非常愉快,并能画出非常出色的作品。”从此以后,他开始关注下层人民的生活,以社会中下层的劳动人民作为他笔下的表现对象。

二、情感磨砺

梵高一生中为数不多的情感故事,几乎没有一次是给他带来快乐的。从博里纳日回到父母身边的梵高遇上了美丽的表姐,长期的寂寞使得梵高顿时燃起了深埋内心深处的爱情火花,他被表姐深深地吸引住了。然而,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梵高在向表姐表达爱意的时候,被表姐用Never,Never,Never,三个Never坚决回绝。梵高的安宁又一次被打破,他不甘心就这样结束他自己的爱情,以至于追到表姐家,不惜将手伸向炙热的蜡烛火焰。梵高的这种执著精神,在他的绘画艺术中得到了更为疯狂的发挥。后来梵高离开了父母,在一个酒吧里面他认识了以后和他相处时间最久的恋人。这是一个道德和肉体都遭到损伤的女人叫克里斯蒂,她还带着一个小孩。梵高和她共同生活了18个月,她成为梵高的模特。创作于1882年初的素描作品《悲哀》估计就是以克里斯蒂为原型创作的,梵高说:“我始终认为大幅的《悲哀》是我最好的素描,我坚信,《悲哀》等一批作品,总有一天会有一个理想的归宿。”[2]11说明梵高对这幅素描的喜爱程度之高。然而,由于社会现实问题,两人逐渐因为柴米油盐等问题而争吵,直至两人分道扬镳。

梵高的情感生活除了表现在两性问题上,也表现在友情生活上。梵高一生孤独,他渴望得到爱情的滋养,也渴望得到友人的帮助。然而性格怪异的他却在这两个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在友情上,梵高在巴黎结识了特立独行的高更,两个人在艺术上的追求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因此在友情上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当梵高从巴黎来到法国南部阿尔地区写生的时候,他邀约高更前往阿尔与他一同创作。他把住处设计成“友人之家”,当高更来到阿尔的时候,梵高无比兴奋,他们一同写生,一同讨论。然而好景不长,高傲的高更直批梵高的绘画,不堪忍受的梵高曾经用剃刀威胁他,结果难以忍受的梵高用刀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两人的友谊彻底被打破,高更离开了阿尔,梵高却住进了精神病医院。

梵高注定只能以艺术为伴,性格怪异的他在爱情和友情上都受到严重的伤害。苦涩的爱情,艰涩的友谊并未将他从人生的苦楚中拯救出来,反而愈加催促着他走向精神崩溃的边缘。与画画结缘也许才是抚平梵高心理伤痛的最好良药,唯有画画才能使他忘却尘世中的烦恼,陶醉在自己的世界。

三、艺术春天

在经历工作和爱情的双重打击下,梵高陷入了无边的悲伤、孤独、困惑与彷徨之中,然而在历经人生困境的洗礼之后,他最终在艺术中找回了迷失的自我,他的绘画艺术在他的生命尽头加速前行,获得了艺术的春天。

受现实主义绘画的影响,梵高在去巴黎之前,他只知道荷兰的大师以及法国的现实主义画家米勒、杜米埃等人。受米勒的影响,梵高在此阶段主要表现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并且其色彩多以阴暗色调为主。由于父亲的离世、家人的不满和故乡周围人群的排挤,梵高决定前往巴黎和弟弟提奥一同生活。在弟弟的推荐下,梵高认识了德拉克罗瓦,看到印象派绘画,结识了毕沙罗、塞尚、雷诺阿等艺术大师,点彩派艺术家修拉的艺术对他影响最大,他曾一度学习修拉的点彩画法。光与色的交融开启了他对艺术新的理解和观察方法,他放弃了晦暗的色彩表现,开始用颜色来表现大自然,他从印象派艺术中汲取了足够的营养,梵高逐渐迈向了他的艺术春天。

梵高的伟大远不在此,他很快发现印象派满足于外光色彩写实的弊端,另外出于经济压力,再加上梵高的到来彻底打破了弟弟提奥的生活,甚至影响到了他的工作。梵高决定离开巴黎,他来到法国南部阿尔地区,开始了他绘画生涯中最黄金的时刻。阿尔的风景让他痴迷,而且让他找到了故乡的感觉。他曾在给弟弟提奥的信中说道:“在这里可以找到一些荷兰的感觉,两地的景物有颇多相似之处,只是在色彩方面有所不同。当阳光明媚的时候,这里到处流淌着一种硫黄一样的淡淡的黄颜色,这里有许多足以让人兴奋得发狂的东西,任何地方,都值得竖起你的画架。”[2]193影片通过镜头向我们展现了梵高对阿尔地区风景的痴狂,片子有多个镜头反映梵高冒着烈日,顶着大风,甚至点着蜡烛,坚持外出写生,这些镜头都说明梵高对画画、对阿尔地区风土人情的热爱。梵高在阿尔地区创作出了他一生中备受关注的优秀作品,《向日葵》《夜间的露天咖啡屋》《卧室》《鸢尾花》《麦田》等一系列让人过目难忘的作品。“梵高的绘画不仅愉悦视觉更重要的是震撼心灵,他笔下的每一块颜色、线条犹如作家笔下尖锐的文字诉说着艺术家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其作品中流动的线条、奔放的笔触、神秘的色彩,犹如艺术家血管里流淌的血液一样充斥着整个画面,它们是有温度和情感的。与其说那是梵高笔下的一幅幅艺术作品,不如说那是梵高一场场人生独白”。

四、苦难人生的终结

由于生活的压力,孤独的性格,不幸的人生遭遇等使得梵高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病痛时时刻刻折磨着他。梵高对绘画的要求近乎苛刻,他从不放纵自己,即便是在生病期间他也坚持作画,他说:“我宁愿有希望有追求地活着,也不要在逆境与灾难中悲观失望。”即便如此,他的勤奋却从未得到上帝的眷顾,在他的有生之年他的艺术几乎没有得到社会肯定。梵高的一生只卖出去一张画,而且还是依靠弟弟的努力推荐才卖出去的。现实生活将他推到绝境,过度地作画和情绪的紧张使得他不断地被送往医院。

影片在结尾处再现了梵高被送往精神病医院的场景,在医院里梵高度过了他的最后人生。然而即便在精神病医院他也不忘作画,医生曾建议他不要过度劳累,可是他依然难以丢弃手中的画笔。艺术作品成了他生命的延续,他笔下的每一笔似乎都有呼吸,著名艺术家吴冠中先生谈论到梵高在精神病医院所作的画:“他画周围的一切:房屋与院、橄榄和杉树、医生和园丁……熟透了的作品,像鲜血,随着急迫的呼吸,从割裂了的血管中阵阵喷射出来!”[3]

梵高用他十年的绘画人生创造了无数的艺术神话,他的艺术作品影响了几代绘画人,而他对于艺术的热爱和执著于艺术创造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无数艺术从业人员。电影《渴望生活》以传记的形式再现了梵高十年的短暂绘画生涯,反映了梵高坎坷的人生经历,再现了他对绘画艺术的狂热追求。当我们在欣赏梵高艺术作品的时候,我们将深深地缅怀这位为艺术而生的殉道者梵高,将他的艺术精神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海德格尔.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17.

[2] 文森特·梵高.梵高论艺术[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3.

[3] 吴冠中.论梵高[J].文艺评论,2004(12).

[作者简介] 熊火花(1971— ),女,四川乐山人,乐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教育。何奎(1978— ),男,四川邛崃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硕士,保山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油画及民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