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的58例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的58例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黄芪建中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58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奥美拉唑胶囊治疗,观察组服用黄芪建中汤,两组近期观察4周为1疗程,观察2疗程;远期观察一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治疗胃溃疡的总有效率为82.76%,后期溃疡复发率31.03%,观察组中的总有效率为93.10%,溃疡复发率24.14%,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疗效好,患者的病症一旦治愈,复发率低。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胃溃疡;临床观察

胃溃疡是内科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最常见的病因是由于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以及滥用、乱用非甾体抗炎药,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饥饿不适、饱胀嗳气、泛酸或餐后定时的慢性中上腹疼痛,严重时可有黑便与呕血,该病病程长且会反复发作[1]。经过长时间的临床观察发现,该病一般是因脾阳衰微、中气不足所致,辨证当属脾胃虚寒证,故治疗上当以温养中气为主。我院对近几年来治疗的胃溃疡患者服用黄芪建中汤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58例胃溃疡患者,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是25~72岁,平均40.3岁,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所有患者均经过胃镜检查而确诊,均经病理检查排除恶性变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阿莫西林胶囊0.5 g,3次/d,甲硝唑片0.4 g,奥美拉唑胶囊20 mg,2次/d;观察组服用黄芪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的组成:黄芪30 g,黄连6 g,制大黄6 g,白芍20 g,桂枝10 g,生姜6 g,大枣3枚,甘草6 g,制香附10 g,枳壳20 g,白芨 15 g,蒲公英20 g,海螵蛸25 g),痛甚者加延胡索、三七(研磨冲服);寒甚加制附子;脘腹胀满者加厚朴;嗳气、反酸者加瓦楞子、浙贝母,1次/d,水煎,分两次温服。两组患者均连治疗2个疗程,远期观察24月为1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1.3 中医证候标准 脾胃阳气虚衰,失于温运,胃痛喜温喜按,得食痛减,畏寒,吐清水,腹胀,便溏。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分为[2]痊愈、有效、无效三个标准。

痊愈:自觉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胃镜见溃疡面完全消失或瘢痕形成,局部无充血、水肿现象;有效:症状及体征减轻或明显好转,溃疡面缩小72.5%左右;无效:自觉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病情加重,溃疡面无变化或增大。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各组中总患者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2个疗程的治疗后,大多患者的病症有所缓解。对照组中21例患者痊愈,3例患者治疗有效,5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21+5)/29×100%=82.76%;观察组中25例患者痊愈,2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25+2)/29×100%=93.10%。

2.2 复况 对患者进行远期一年的观察,在一年中对照组有9例患者病情复发,复发率为31.03%;观察组中有7例患者病情复发,复发率24.14%。

以上结果可知,两组患者不仅是在该病治疗的有效率还是在后期病情的复况,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胃溃疡是人类常见的疾病之一,引发该病的原因很多,但总结出来主要原因是胃酸,胃泌素,胃蛋白酶分泌过多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胃黏膜屏障的破坏,胃幽门运动功能的失调,十二指肠液反流及胃炎对胃黏膜抗损害能力的削弱,因此如何保护并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增强胃黏膜的防御能力是促进溃疡愈合的关键。该病大多是反复发作,病程中出现发作期与缓解期互相交替,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

胃溃疡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其发病多与脾胃虚弱,气带不畅有关。黄芪建中汤是由张仲景的小建中汤演变而来,即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再加黄芪。本方药物配伍既具有调节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又保护胃黏膜,抑制、杀灭Hp,抗炎,有效防治胆汁反流等综合作用。可见,三黄建中汤能有效控制Hp感染,防止溃疡复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方剂。

参 考 文 献

[1] 黎运呈,袁德培,赵敬华.复方溃疡灵治疗胃溃疡的实验研究.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2(1):22-24.

[2] 李春梅,梁代英,刘晋生,等.养阴颗粒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实验性胃溃疡的实验研究.北京中医杂志,2002,21(5):309-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