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言语·生活·表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言语·生活·表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有所进步,小学生作文出现了可喜变化,优秀习作层出不穷, 低龄学生作家不断涌现。然而,从大面积来看,作文教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学生无写作的实际心理需要,缺乏写作兴趣,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完成任务,考虑不到写作文对自己和别人的学习、生活、成长有何实际意义,也想不到写作文打算反映和解决什么问题。他们只把作文当成交给老师评分的作业或试卷,把老师当成唯一的读者,而不是向自己的知心朋友、想象的对话伙伴敞开心扉,进行倾诉。

为了更好地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言语,要让言语有倾诉对象,二是生活,要让作文有鲜活的内容,三是表达,要把想说的话说清楚,说好听。

一、 给言语生命一个贴心的倾诉对象

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石雕师。有一次他问父亲:“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好的雕塑师?”父亲说:“就以这只石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这只狮子,我只是在唤醒它……我只是将它从石头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德国著名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也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雄狮”,即意味着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发挥学生的创造力量,让学生踏着自信心与价值感的台阶,向着目标勇敢迈进。

重要的是要唤醒学生习作的对象意识:我的作文给谁看?让学生真正从“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这是打开习作指导之门的重要路径。先动情,再动笔,自然会产生不写不快的创作欲望。

张志公先生谈到作文教学的时候,说了他亲身经历的事例:

“小同学,你叫什么名字呀!”

“老爷爷,我叫李小明。”

“你念几年级啦!”

“三年级。”

“你会写请假条吗?”

“我不会。”

“那你请过假吗?”

“请过一回。”

“给我说说,你是怎么请假的。”

“有一回,我姥姥感冒了。那天,我爸爸出差外地去了,我妈妈又正好要开会,不能请假。妈妈叫我下午请半天假,在家里侍候姥姥,等她下班回来再陪姥姥去看医生。可我从来没请过假,不知怎么对老师说,心里有点紧张。但想到姥姥生病,一个人呆在家,会挺难受的,我就鼓起勇气向班主任请假去。我说:刘老师,我姥姥生病了,我爸爸妈妈出差、开会去了,姥姥一个人在家要人照顾,我下午请半天假,在家里照顾她。请您批准。”

“你照着写下来,照着写下来……”

“嗯!(李小明一会儿就写好了)”

“唔,很好。把后边对刘老师说的话单独写下来,就是请假条了。明白吗?”

“明白。”

“下回你会写请假条了吧?”

“我会了!”(非常高兴的样子,李小明会想:原来写请假条一点儿不难。)

可见,写作是把心里想说的、要说的、非说不可的话写出来,关键是要指点学生找一个倾诉对象,把作文与交际实践挂起钩来,让作文变得实用,使学生感到写作是为“实践’’而练。因此,每次作文都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写学习、生活中接触到的真实的人、事、物、感,反映和解决学习、生活和思想中的实际问题,而不要以老师为唯一的读者,以考分为唯一的追求。

小学生有与成人同样的“发表欲”,他们希望自己的心声引起更多人的注意,产生较大的反响。当发言被录音播放、稿件被选登在墙报栏里或自办的小报上、一个建议被领导采纳、采访一个有名望的人受到接待、给一位名人写信收到了回信、一个发现得到认可,他们的愉悦心情是难以想象的,对他们习作积极性的鼓舞往往比老师的批语强烈得多。我们应当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自我表现的机会。我十分欣赏许多老师创造的“一周之最”、“信息交流课”,让学生畅谈一周来最大的收获,最大的失误,最想告诉大家的事,最值得高兴或气恼的事,最好看的书、报、影、视,最好玩的游戏、玩具,最新奇的发现等等。学生一面向别人提供、介绍这些信息,一面从别人的介绍中吸取有用的东西,最后把所有自己觉得有保留价值的信息和感想都无拘无束、不拘一格地写在自己的“随记本”上,无需老师布置和督察。这实在是一种具有综合效益的整体性作文能力训练。

“正是儿童说话的自然性和口头语言受到内部诱因的制约,使语言符合其本来的使命―交际,才能最有效地促进语言的发展。”(赞可夫语)语言的交际功能,实质上就是人们为了一定目的而进行的言语活动,它属于动机的范畴。而“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等是关于语言表达的规格要求,属于目的的范畴。目的是外在的,总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唯有动机,才是稳定而持久的“内驱力”。作文教学应该遵循“从动机走向目的”这条心理学的重要规律,善于把作文训练的规范要求,化为学生的内在动机,使学生作文有明确的自我意识、目的意识和对方意识,成为真正自觉的表达、交际的主体。潘自由指出:“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的最大毛病,就是交际没有对象,表达不问双方的实际需要。”学生只知道是教师要我这样写,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写。我们必须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交际情境,让他们把每一次作文训练均看成一次现实的言语交际活动,能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目的,考虑表达的内容和方式;尽量把客观命题变化为指向不同交际对象的灵活命题(如把《我们的校园》改变成向父母、远方亲朋、小学老师等介绍自己的校园)。

科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拥有极大的潜能。我们要积极创设学生的展示平台,充分激发学生表现欲。当习作成为他们心灵的需要时,当他们在习作的主体意识被真正唤醒时,习作教学才算是真正成功了。

二、 给生活本身一个原初的倾吐冲动

后梁著名文论大师刘勰精辟地指出:“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情以物迁”―人接触了四时万物,不能不有所感受,产生某种思想感情;“辞以情发”―情动于中而言于外,有了内在思想情感,就不能不寻找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以便让人知晓,与人交流。这就是言语生成的全部过程。

言语过程实际就是实现“物―情―辞”之间的两次互动转换过程:接触外物―(心理反映)―形成观念感受,这是“物质变精神”的过程;观念感受―(外在表现)―形成语言文字,这是“精神变物质”的过程。话说回来,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自然而然地完成这样的转换过程的。客观事物与人的心理情感,是以相似性为中介互动互构的。“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无论怎么说,“触景生情”或“情以物牵”总是表达交流的基础或前提。生动的事物能够打动人的感情。反过来说,也只有有情有义的人,才能善待事物,怜爱事物,才能关注并发现事物所蕴含的生命真谛。否则,如果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再好的景物、再丰富的经历都无动于衷,那么,纵有多少优美的词语又拿它来发表什么呢?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的一节“生命的选择”课。王老师先让学生在纸上写下自己最爱的5个人。接着,王老师下了一道“残酷”的指令:“请你在5个人中划去一个,想象一下,他永远不会回来了。”先前还轻松愉悦的学生们突然面临了一件难以取舍的事:眼睁睁地让自己的亲人在自己的手上消逝,而且是一去不返。他们想到了亲人的种种好处,许多学生哭了。经历了这样的心灵历程,王老师然后说:“请你把你划去亲人时的感受写下来。”10分钟后,师生交流评价写作内容,学生们写得非常好,一字一句催人泪下。

王老师的高明之处在于:把一种未来的也是必然的一种面临死亡的生活“拉进”了教室,让学生真切地去体验死亡给人的震撼以及由此去品尝生命美好的意义。在这样的课堂里,生活本身在学生身边发生了。面对扑面的事件,他们不得不体悟,不得不感动!

再来看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李白坚老师上的一堂作文课:发给孩子们几枚外国硬币,要他们记录看到的硬币的模样、描写硬币落地的声音,根据硬币落地的声音猜测是哪枚硬币,并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出乎意料,学生们几乎是在“耶!耶!”的欢呼声中度过了两节作文课,课堂上学生平均写了600字,而且都是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真情流露。

李教授的课,选取了很好的生活素材,并把这种素材编制成了生活进而也“拉进”了课堂;于是,学生便有了“米”,他们自然个个都成了“巧妇”。

李教授还有一节关于“两分钟有多久”的课堂作文教学课,这两节课更是充满了智慧与想象。其实这是一个有关时空的大话题,其课大致为:让学生用“两分钟”的时间写一写“我们的教室”(记叙),让学生谈谈这个“两分钟”是长还是短;再做第二个“两分钟”―每个学生都做一个有创意的动作,并且将这个动作“定格”“两分钟”之久!在此之前,先要写一写这个动作:头怎么摆、左右手怎么摆,左右脚怎么摆……(说明)“定格”“两分钟”后,让学生相比这个“两分钟”和前一个“两分钟”,哪一个感觉更长些,并写下来。(感受)第三个是让学生在教室里“疯”上“两分钟”!三个“两分钟”很快过去了,最后请学生写一写,这三个“两分钟”哪个最长?哪个最短?还要谈谈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思考)

本人借这两节课想说明的是:这类课堂作文的时空观与传统的课堂作文教学大不一样。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时空基本是割裂的,生活时空、写作的生活时空与品评时空三者之间互不交融,各自为政。

语文活动是生命活动。我们常常让孩子写作文,可是殊不知作文就是生活的发抒,没有爱,没有责任,哪来的作文,作文是以“爱”和“责任”为根基的。“爱”―习作者要有强烈的爱心,他才会留心周边事物,如若没有爱心,他就会表现得麻木不仁、冷酷无情,对周围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就像郑板桥画竹子,他的前提是“爱”,有了“爱”才会去观察,有了观察,才能有挥毫泼墨;“责任”―要有保护美好事物的责任,遇到不良行为具有谴责的意识,不容忍的坚决态度。一群孩子在公园里见到鲜嫩的竹子不知怜惜,不发出美的赞叹,一人上前折断一根才罢休,他怎么会有真情实意去赞美,而看见的人,没有忍不住要上前说两句的勇气,没有内心的压根儿的不满,哪来的责任,爱从何来?因此,必须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 把读书写作看作是与世界的对话,是与有高尚、美好心灵的人围绕社会话题进行发言,自己做一个倾听者,积极发言,反馈意见,争议磋商,珍视生活火花。

三、 给诗意表达的兴趣和自信一份真诚呵护

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这样回忆自己因想象而受到老师惩罚的经历:我上小学时,上课特别爱走神儿。比如老师说这个字念“天”,我就能一下子想到地,然后想到地上长了什么,然后又想到地底下是什么,然后可能又想到宇宙飞船……然后―可能就被老师发现了,让我罚站,说一百遍“郑渊洁没出息”。

想象与童心相伴,多数人在他长大后,想象力也就随风飘逝。而剥夺这份与生俱来的财富的,恰恰是教育,是缺乏想象力的教师。在教师善意的管束下,一部分孩子的想象力,连同自尊和自信,就像被拧断了脖子的小鸟,再也飞不起来了。孩子进入学校,似乎就和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发生了隔绝,这就阻断了他们的精神生活正常地发生和生长,这就使想象力失去了源头活水。如果这一时期对孩子的自由的言说给予了过多的限制,对孩子的充满诗意灵感的幼稚天真的话语进行自以为是的封杀,用成人的眼光批评孩子的创造,那就像被掐掉了花蕾的植物一样,别指望在未来还会开出五彩缤纷的花朵来。

狄德罗说:“精神的浩瀚、想像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赫尔岑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想象力是一种天赋。想象是属于心灵的,是人的生命中固有的,是一种生命潜能和冲动。可是,我们常见到这种自然生命冲动的流失,跟人的童年经历和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在童年期,如果既没有人给他讲美妙的故事,没有动听的音乐和各种美丽的玩具,也没有参与各种游戏,建造自己的家园,他的原始的言语生命意识―想象力就没有得到养护。每一位教师都要尊重孩子的想象力,都不能和孩子成长的“自然律”相悖。让孩子永远在心灵的天空自由飞翔吧。

我认为:呵护言语生命的健康成长,让学生真正充当言语交际的主人、把培养兴趣和自信心放在首位,诱发其动因与动机,交给全部语言运用的主控权,在言语实践中培养言语实践能力,在实践中体验言语功能,让作文与学生生活相关。自由发展,在自然状态下发育生成;宽严有度 ,呵护言语生命的自然成长;学以致用,搭建积极表现的生命舞台。这就是作文指导的着力点和抓手。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仙林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