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秋宜润肺有良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秋宜润肺有良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医学非常重视自然环境和季节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并将自然界气候的变化归纳为“四时”“六气”。“四时”即春、夏、秋、冬四季,“六气”是指不同季节中出现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特点,其中“燥”就是秋季的主气,故又称为“秋燥”。

秋宜润肺 补水为先

无论温燥还是凉燥,都以皮肤干燥、体液缺乏为其特征。五行之中,肺脏属金,旺于秋季。肺喜清肃濡润,主呼吸与大气相通,外合皮毛,与大肠相表里,故燥邪最易伤肺,引起咳嗽或干咳无痰、口舌干燥、皮肤干燥、便秘等症。因此,秋季养生应遵循中医“秋当养阴”原则,注意护阴润燥,以养肺为先。

补水是秋季养生的重要措施之一。一个成年人每天喝水不少于1 500毫升,而在秋天需要喝2 000毫升,才能保证肺和呼吸道的。到了秋季,成年人每天最好在清晨和晚上临睡之前各饮200~300毫升,白天两餐之间各饮水700~900毫升。有些人喝水效果不一定好,可以喝绿茶,或用胖大海、枸杞子、玄参、玉竹、麦冬等泡茶喝,或多喝汤,或多喝牛奶、豆浆等。此外,要多吃梨、苹果、西瓜、香蕉、桃子、甘蔗、葡萄等水果和萝卜、蕃茄、白菜、藕等蔬菜。

中医辨治有良方

温燥是秋燥之偏于热者。临床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干咳无痰,咳痰多稀而粘、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闷胁痛、心烦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舌边尖俱红等症,是因肺受温燥之邪、肺津受灼而出现的燥热症状。治宜辛凉清解佐以甘润。方用桑杏汤和桑菊饮化裁,药用桑叶15克,杏仁10克,15克,银花15克,薄荷10克,芦根30克,梔子10克,麦冬15克,杷叶20克。

凉燥是感受秋凉燥气而发病,即秋燥之偏于寒者,临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恶寒无汗、耳鸣鼻塞,类似感受风寒,但本病有津气干燥的现象,如唇燥溢干、干咳连声、胸闷气逆、两胁窜痛,皮肤干痛,舌苔薄白而干等症,是因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损而出现的寒燥症状。治宜辛温宣肺佐以甘润。方用杏苏散和止咳散加减,药用苏叶10克,杏仁10克,芥穗10克,防风10克,白前10克,桔梗15克,枳壳10克,甘草10克,葛根10克。

此外,燥邪伤人虽然以肺为先以肺为主,治疗自然离不开润肺救阴,但也能造成其他部位的损害,在治疗时也要兼顾。

对化火上炎、耳鸣耳聋、目赤肿痛,牙龈肿痛和咽喉肿痛者,治当润燥清火,方用连翘12克,败酱草20克,生地18克,甘草3克。

对舌燥唇干、不思饮食、尿赤便秘、舌红无苔者,治当生津益胃,方用沙参10克,麦冬12克,生地18克,玉竹10克。

对大便干结、口干口苦、腹胀难耐者,治当润肠通便,方用杏仁15克,桃仁12克,金银花15克,玄参10克。

对血虚生燥、皮肤皱褶、筋急爪枯者,治当滋燥荣筋,方用当归15克,生地18克,熟地18克,白芍12克,防风12克,甘草3克。

对肺燥肠热、下利灼肛者,治当滋燥清肠,方用黄连6克,生地18克,牡丹皮12克,银花12克。

以上中药方剂均为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7天为一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