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西施顾盼 锦瑟为谁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一朝春尽红颜老”,弃妇的悲怨从《诗经》时期开端,就环绕在文学世界的天空。在过去,负心婚变剧更是戏曲发展脉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今天,仍旧是戏曲舞台上亘久不变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今,由韩再芬主演的黄梅戏《徽州女人》是现代负心婚变剧的典范,令世人在观看之余,感触颇深。
关键词:剧情起伏;戏曲的虚拟性;舞美音乐;人物设置
徽州女人从15岁到50岁,任劳任怨的承担着夫家家庭琐碎的劳务,赡养公婆,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在追求心灵自由的过程中,为徽州男人的家世留下了许许多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又对徽州男人以美好遐想。这个女人在漫长的等待过后,青春不再的她终于等到了丈夫的归来,但丈夫也带回了在外另娶的妻子和孩子。徽州女人一生苍凉的命运,令世人感慨万千。
一、剧作结构清晰
黄梅戏《徽州女人》十余年来久演不衰,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演出400余场,成为戏曲舞台上的经典剧目,曾经荣获国家舞台精品工程评审“精品提名剧目”、中国艺术节大奖和文华奖等殊荣。整个剧目在我看来经历了四起四伏:新婚之夜,公婆死后,教育“儿子”,与夫相见。
在新婚之夜,当女人知道自己的丈夫在这个对于她盼了一辈子的日子里逃跑,并且剪下她万分喜爱的长辫子后,她内心的斗争与矛盾我能理解,她与公婆之间感动人心的话语丝丝入扣,让人心生怜悯,这是本剧的第一个大转折。
在第三幕的开始,有了很让人难以忘怀的一幕,公婆的接连去世给她早成了深重的打击,二十五年的漫长等待对于她来说,公婆是她唯一的安慰,但是当他们离开了之后,现在的她更是卧病在床,一蹶不振,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仿佛自己只是置身于深井中的井底之蛙。
本剧第三个转折点的开始就是养子的到来,此时的她安逸并且极度向往外面的世界,儿子就是她的支柱,唯一的生活动力就是将来儿子有朝一日能够带自己走出这个地方,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儿子长大了,也懂事了,他明白了一切,对母亲深深的依赖和催人泪下的这一段,让我感受到这个世界上最最伟大的母爱之所在。
本剧最后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还属它的高潮,与夫相见却不能相认。此时此刻,内心已经被一种伟大的崇敬之情所代替,不再是可悲,不再是愤恨,有了一种对徽州女人的感叹,最后一幕,在我心里留下了最深的感情,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母性形象,徽州女人留下的是那化育万物的慈爱。
二、新颖的虚拟手法及艺术特色
通过四幕不同感情的表达表现时空的流逝,版画似的舞台美术、创新的导演手法,韩再芬惟妙惟肖的卓越表演,使该剧一反传统黄梅戏小、巧、轻、喜等风格,代之以深邃、凝重,催人泪下,启人思辨,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徽州女人》这部戏,是黄梅戏的一大步伐改革。虚拟,是中国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徽州女人》善于运用有限的艺术手段去表现无限的生活,表现在舞台上就是对时间和空间的灵活处理,也是戏曲虚拟手法的集中表现。此戏在戏曲表现形态上做了大量的改进与创新,充满着现代戏剧特征。
在舞蹈运用方面,《徽州女人》采用中国古典舞、民间舞为其角色的主要表现形式,从戏曲舞蹈的要求功能上看,《徽州女人》的舞蹈身段达到了传达人物情感、揭示人物心灵、烘托戏剧情境的目的和作用。但从舞蹈的审美属性上讲,却与戏曲的舞蹈身段,动作的运动规则、审美特征有所不同。并且加入了很大成分的民族舞,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舞台世界,诗情画意,又不乏创新。其中,“嫁”、“盼”这两场中的舞蹈无论编排还是演员的表演都很精彩。古典舞的身韵形式与戏曲的美学特质达到了有机的结合。小叔子替兄接亲,背媳妇的片段,充分发挥戏曲虚拟性与写意性的特点——把生活化动作提炼为程式化的虚拟舞蹈,使之能够尽情的展现人物间的外部形态和内在的心理。
经典的黄梅戏唱腔,婉转悠扬!“烟雨蒙蒙一把伞呐,伞下书生握书卷哎。高高的身材,宽宽的肩啊,一条乌黑的长辫肩头上飘喂”。这是黄梅戏《徽州女人》里的一个唱段,它的曲调一出来就不由自主抓住了观众的心,徽州特有的酽酽情愫在心里久久的荡漾着······音乐,有明显的通俗化和交响化两种倾向,很多过场音乐则完全与黄梅戏音乐无关,更象是“创作的民歌”。如开场的音乐就是纯西北风的。内心读白,合唱以及锁呐独奏、管弦乐,MIDI音乐等的应用都不是传统黄梅戏音乐范畴里的。
此剧在灯光、舞美、导演和表演方面均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可以说,《徽州女人》的最大价值就是对创作个性的呼唤和回归。从作品本身来说,它显然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新编历史剧黄梅戏,而是一出以黄梅戏音乐和表演形式为基础,嫁接了诸多现代音乐、舞蹈和舞台艺术手段的歌舞剧。
三、人物形象鲜明
徽州“男人”那三十五年一直在路上行走。路上的境界使他拥有了财富世界,同时也拥有了心灵的自由世界,可谓是,自已拥有了财富世界,拥有了心灵的自由世界,却没有了感恩世界,在追求心灵自由的过程中给徽州女人带来的巨大伤痛与屈辱。
徽州女人在最后一幕出现的“儿子”让我感觉到很完整,他是女人后半辈子的精神支柱,他从小就读懂了母亲眼里的那份期待,那份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无奈,他一直默默地在努力,努力着陪伴内心孤独的母亲,努力完成学业带母亲走出小城走出封建的桎梏。
在第一幕和最后一幕形成很大落差的“唢呐大哥”从他的眼中我们读出了一种旁观者的感受,无奈和可悲着徽州女人的一生,但是他却无力去帮助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因为自己的执着放弃了大半辈子的幸福。
《徽州女人》是一个赚人眼泪的悲情故事,女主角没有名字,就叫“女人”。15岁的女人被花轿抬进公婆家,如意郎君却已经剪掉了辫子,悄悄走了;二十年过去,女人默默侍奉着公婆,直到公婆离开了人间,她的男人依旧没有回来;50岁时,红颜褪去的女人等回了丈夫,可丈夫已经另有妻室,认不出她是谁……《徽州女人》的人物设置,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一个女人出嫁后独守空房35年,终日生活在期盼与追求之中。
《徽州女人》孕育了一个徽州女人的悲剧形象,让我们的思维得以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精彩世界里激烈碰撞并产生火花,让观众读懂了真善美的存在,反思过去的封建思想带给人民的枷锁和禁锢。负心婚变剧从谴责负心汉却无能为力到同情并为其负心行为开脱,再到旗帜鲜明的惩恶扬善,这个过程是中国戏曲观众和剧作家的审美意识在道德层面上的起伏,也是中国戏曲从古到今在艺术层面上的演进与打破。在迂回演进的过程里,我们看到古代妇女争取个人幸福的一个困难侧影。
结语
花间月,水中荷,留清影,舞婆娑,幽香暗卷送秋波,西施顾盼,锦瑟为谁歌?
参考文献:
[1]周华斌:《中国电视戏曲研究·序》,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2]陈杰:《戏曲电视剧艺术走向的探索》,上海艺术家1990年第2期。
[3]更生:《谈戏曲和电视的融合》,艺苑视听纵横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