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4G时代下各网络定位及2G资源调整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4G时代下各网络定位及2G资源调整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针对目前联通移动网络多网络的服务以及经营特点,确定各个网络的市场定位、主要业务承载。进一步明晰未来联通移动网络演进路线;并着重提出2g设备资源调整的目的、意义、调整原则以及实施措施,便于确定合理的2G设备调整方案,进一步盘活2G资源,提升2G资源利用率。

【关键词】 网络定位 协同发展 拆闲补忙 资源利用率

一、引言

随着4g网络的快速覆盖及终端产业链的日益成熟,移动网络出现有多张网络共存的局面。确定各个网络的网络发展策略,主要是以网络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面向全业务竞争,遵循市场及业务发展规律,打造质量高、速度快、体验好的无线网络,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是整个电信行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各网络市场定位以及业务承载定位

主要针对目前联通GSM、WCDMA、LTE及WLAN网络,明确不同网络的市场定位和业务承载定位。

GSM网络:市场定位:1、相当长的时间内作为基础覆盖网,为用户提供广度深度语音覆盖;2、2G用户将加快向3G迁移;3、逐步减少GSM投资,甚至停止对2G网络投资。业务承载定位:话音、短信等基础业务。

WCDMA网络:市场定位:1、数据和语音业务的主力承载网;2、利用技术及产业链优势,加快深度及广度部署,深化数据业务及应用发展,提升用户体验;业务承载定位:基础数据业务以及话音业务。

LTE网络:市场定位:1、 承载高速数据业务,初期分流核心城区数据流量,逐步成为移动宽带数据业务的主要承载;2、确保3G 稳健发展同时,分阶段部署LTE,初期关注热点区域容量、覆盖。随覆盖完善,适时考虑部署VoLTE;业务承载定位:高速数据业务、并具备承载语音业务功能;

WLAN网络:市场定位:1、LTE及3G高速数据业务的有效分流。2、应对市场竞争,提高用户粘性。业务承载定位:PC、手机及第三方WiFi终端的低Qos保障互联网数据业务。

三、2G资源调整原则及实现技术手段

1、2G资源调整整体原则

从2G、3G协同发展策略来看,3G打造精品网络,对于2G资源,随着2G用户的转网,以盘和资源为主。对于2G资源的调整其目的和意义主要有2个方面:1)进一步提升2G 网络资源效益的需要:农村仍然存在广度覆盖需求;结合2G逐步转网,盘活闲置资源必要性;进一步提升2G网络资源利用效率,凸显网络效益。2)网络技术演进的需要:从长远来看,2G网络设备将逐步推出历史舞台,从容量、用户感知、成本、业务需求等维度分析2G网设备调整可行性:对于容量因素:对于资源调整,容量是首要因素,必须保证资源调整用到容量需求最大的地方,对于过多的容量资源,应该予以减少,避免浪费。用户感知方面的考虑:对于设备调整或者搬迁后,不能产生新的客户投诉;成本方面的考虑:从运营成本考虑,现有基站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从建设成本来看,搬迁新建后,能否能产生新的经济效益;业务需求方面的考虑:2G资源调整满足2G业务发展需要。

2、2G资源调整实现技术手段。2G网络设备调整实施手段有三大类:载频调整、网络调整、站址调整 (1)载频调整:拆闲补忙,从容量角度分析,满足业务发展、以及用户感知需要。基站仍提供2G网络业务。 (2)网络调整:双频网与单频网之间的调整,从容量、感知、覆盖角度出发,原有双频网可否采用单频网支撑业务需求,基站仍提供2G服务。(3)站址调整:从运营成本、终端比例等角度出发,分析2G业务提供的必要性。

3、2G资源调整需要考虑的问题。(1)对于2G基站设备的搬迁,根据目前网络利用率和现网2G用户情况,以“稳、谨慎”为主。随着2G转网逐步深入,考虑先从市区、县城进行2G资源搬迁调整。对于载频的“拆闲补忙”,应该作为一个网优工作长期进行,不断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2)对于市区、县城2G设备搬迁,确保搬迁后3G能提供良好的网络覆盖,在2G用户转网到3G过程中,能满足用户有较好的网络体验。双频网搬迁成单频网后,保证2G网络覆盖和质量平稳,避免影响用户感知、避免产生新的用户投诉。(3)充分考虑2G资源调整的成本因素,结合业务需求的考虑,论证搬迁的必要性。充分考虑业务需求,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注重经济效益。 (4)多角度分析搬迁2G设备的可行性,充分进行网络测试,对比搬迁前后的网络指标以及投诉情况,谨慎实施

四、结束语

随着4G时代的到来,在全业务运营的环境下,按照“起于用户需求、止于用户满意”的服务理念,明确各网络的市场定位和业务承载定位,并逐步实现2G网络向3G网络的升级,考虑多维度的因素,利用多种技术手段,盘活现有网络资源,提升2G资源网络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韩志刚 《LTE FDD技术原理与网络规划》 人民邮电出版社

[2] Erik Dahlman Stefan PArkvall Johan Skold 《4G移动通信技术权威指南》人民邮电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