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无法改变的命运抗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无法改变的命运抗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已故作家路遥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写出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在困难的日子里》、《人生》、《平凡的时间》等一系列作品。本篇文章主要是以他的中篇小说《人生》中所描写的人物高加林的身份变化而展开的,小说中的主人公高加林是一个有着远大追求和美好理想的农村知识青年,他有才华,聪明、有抱负,是社会转型期农村知识青年的典型代表。从高加林的身份变化上,体现出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知识青年的内心的普遍希望――成为一名城市人。

关键词:《人生》;高加林;身份焦虑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路遥的《人生》这部中篇小说全面的展示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下在,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各方的诱发下吸引了无数的农村知识青年,一直到今天依然是源源不断,他们以坚持不解的努力奋斗向城市进军。这城市情结成深藏于他们的内心深处是挥之不去的并为之而努力奋斗的情结。《人生》是一部“现实型文学”作品,文中描写了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为追求个人愿望的实现而努力奋斗和最后失败的故事。高加林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才能、有远大的理想和追求的人,他想通过自己的个人奋斗来改变自己的身份,实现其自我价值。

1.身份的焦虑

1.1苦闷的农村人――高加林

人有三重生命即生物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人首先是一个生命,人的首要目的是生存。人的一切努力都在为自己的生存奋斗。生命没有多余的能量浪费在与生存无关,无益的活动上,否则便是自寻死路。因此,人类的活动都是有目的的。人的生命本质体现在生命行为上的首要任务是寻找创造和保护他的生存条件。人的生存条件有两种:一种是大自然给予,非人力所能改变的,比如阳光、空气和水。另一种生存条件是靠人自己通过劳动取得的。高加林是一个有着精神追求的农村知识青年,作为一个普通人,高加林不能改变大自然赋予他的任何社会条件。他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奋斗,实现其美好的愿望――由农民的身份变为城市人的身份。高加林的美好愿望是符合历史发展方向,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力量,然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从而构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冲突。”

高加林的民办教师的职位被大队书记高明楼得儿子三星给顶掉了,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个更为沉重的打击,他又成为了农民。虽然当初高考落榜了,他的人生也有过失落,但是他却没有参加繁重的农活,而是当了一名民办教师。他虽然有自己的理想,民办教师这个职位尽管与他理想的工作有所差距,但是他对民办教师这个职位还是从满了希望的。他相信在几年后,通过考试或许能转成一名正式的国家教师。可是这个希望破灭了,他当了农民。残酷的现实生活跟他开了一个玩笑,他不得不回到生他养他的黄土地。在回家当农民后,他遇到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份爱情,他和村里“二能人”刘立本的女儿巧珍姑娘谈起了恋爱,他和巧珍骑自行车去逛县城,对村里的井水进行卫生革命,其结果都遭到周围的人的议论和讽刺。迫于生计问题,他拿着母亲蒸好的馍进城去卖,当他来到他熟悉而又向往的城市,看见周围的人用异样的眼光盯着他看,此时他的心像打翻了五味瓶那样的难受,最终使他不干开口叫卖馍。这一刻他想到得是县文化宫阅览室,他沉醉在知识的海洋里忘乎所以,他幻想着“无限的平原,繁华热闹的大城市,气势磅礴的火车头……”以此来满足他自己精神上的需要,实现其想做城市人的梦想。

1.2新希望的城市人――高加林

正当高加林在为自己想要成为城市人的愿望而苦闷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遇他在部队的叔叔专业回家当了地区的劳动局局长,通过叔父的关系他成为了县委里面的一名通讯干事,新的希望又在他内心有悄悄的点燃,他以更加积极进取,勤奋敬业的精神去面对新的工作,他的才华在这里得到了尽情的施展和发挥。他的努力工作给县委的报道工作带来了勃勃生机和较大的气色。特别是在南马河抢险报道中,他那面对困难临危不惧的勇气,与为事业奋不顾身的献身精神更显示出他的英雄本色。他此时此刻,正在为自己不在是农民而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而感到高兴。然而现实却又给了他重重的一击。张克男的母亲因为嫉恨高加林强走了儿子的女朋友,向纪检委高发了他走后门进城工作一事,于是他被正当的理由遣送回农村。他想当城市人的希望最终破灭了,高加林从此陷入了生活的困惑中。

2.身份焦虑的原因

2.1知识分子的奋斗

人类认识领域的扩大永远需要勇敢者向与生俱在的潜意识挑战,用高度的智慧之烛去照亮那未知的黑域,扩张人生的舞台空间,这样的拓荒者便是“边缘人”。高加林正是这“边缘人”的典型代表。成长生活在改革开放初期下的高加林“热恋城里生活,即羡慕城里人,又仇恨城里人,即珍惜自己的出生,又拼命的想挣脱黄土地。”在高加林的人生经历中,他犹如一个跳梁小丑跳跃在农民和城市人之间。他想冲破农村的束缚,摆脱卑微的农民身份地位,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里人。

高加林生活在“城乡交叉地带”,他十几年的拼命读书,就是不想再当农民,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之所以要靠自己的个人奋斗改变自己成为农民的命运,是因为他的出生贫穷卑微。个人的奋斗是没有错的,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都离不开个人奋斗。“社会虽然有着无数的不公正,但通过不屈不饶的艰苦奋斗能获得成功和幸福,这套信仰是民间土生土长的,又合资本主义个人奋斗的精神。高加林的奋斗,对他人。对社会都是有好处的,他的这种奋斗是应该值得称颂的。

2.2社会重压

在城乡差距日益发生急剧变化的中国,高加林的人生没有别的选择,只有进入城市里,从“农民”变成“城市人”,但是他的这最基本的愿望在当时也无法实现。原因是当时城乡差距日益加大,户口制度的严格限制以及用人制度存在某些不合理的地方。高加林从根本上并没有意识到造成自己人生悲剧的是社会制度本身造成的,对于这种城乡之间的对立制度的不合理并没有提出任何的质疑。因而,在高加林的民办教师职位被大队书记高明楼利用自己手中权力让自己的儿子三星顶时,他气愤,他想过要去告发,可在父母的劝说下忍了,当他通过叔父的关系走后门进了城,成为一名县委通讯干事时,他心安理得,并为自己能成为城市人而暗自高兴,当他被张克南的母亲告发返乡时,他也接受了现实,高加林作为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知识青年,他没有意识到社会制度的某些的不合理性,更不可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抵制,更加无力去抗争

高加林这一人物形象是一个塑造相当成功的复杂的文学典型,他留给我们的是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人生》中作者用过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即高加林这一人物形象,把人物性格的变化与人物所生活的环境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高加林这一人物形象,代表了当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敢于向社会进行抗争的农村知识青年,揭示他们在人生奋斗的过程中所遇到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从而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路遥.人生[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2] 阎慧玲.路遥的小说世界[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3] 封孝论.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封承杰(1989-)男,贵州人,贵州大学人文学院2011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