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支边”开始的记者生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支边”开始的记者生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北京:“文艺青年”去支边

学生时代,韩传号从没想过要做记者,更别说是摄影记者。在中国人民大学他读的是中文系,自然想当“文艺青年”。偷偷写了部小说,还未完稿,怎么看都不像“杰作”,自己又悄悄烧掉了。上百页的手稿,化成了一股青烟。大四那年,他考研失败,离毕业仅两个多月时,新华社甘肃分社到人大中文系招人。时任甘肃分社副社长申尊敬见韩传号高高大大,说:“就你了,我们需要一名摄影记者。”

在新华社总社新闻大厦东配楼5层分管室的办公室里,我第一次见到韩传号。分社领导到学校选了他,把他带到总社摄影部来,让我“相相面”,顺便告诉他分社领相机的事。韩传号瘦高个子,人很谦逊,说话也颇有礼貌。我问他家在哪里,他说江苏。那时相机和手机都还算是奢侈品,韩传号只用傻瓜相机帮人拍过几次合影,单反相机摸都没摸过——要做摄影记者,他有些“先天不足”。但甘肃分社能从人大选到学生也不容易。因此,很快就签了合同。韩传号是江苏生源,到甘肃工作,还拿了个北京高校支援边远地区建设的证书,即“支边证”。

1999年7月初,韩传号到甘肃分社报到了。北京到兰州当时要坐30多个小时的火车,他一路心怀忐忑。当时他对西北的了解,仅限于几句玩笑话:西北遍地是黄沙,要骑着骆驼上班。

甘肃:从“菜鸟”到“熟练工”

那年年底,韩传号入社不久,和甘肃分社摄影组组长武斌去采访,途径东乡族自治县看到有许多人头戴小白帽在地里干活,本想去拍些照片,没想到刚走到地头,就被农民包围并捆起来,绑到了不远处的山头……后来得知是相邻的两个县因为争夺地盘的出口发生了械斗,把后来去取证的记者打成重伤,看到又来两个陌生人,也准备对他们下手。韩传号回忆说,当时武斌吓得脸都绿了,他估计自己也是脸色惨白。后来是武斌及时打电话请来“救兵”,二人才被救下。韩传号说这是他当记者后的第一堂课——危机课,一生都不会忘记。

因为缺乏摄影基础,韩传号上手很慢。这只“菜鸟”让武斌很是“头疼”。武斌第一次带他去采访,他尽往别人镜头里钻;文字稿发了几篇,图片稿还没开张;后来他又接连搞坏了两台以“皮实”著称的尼康FM2……

新旧世纪之交,胶片时代的最后几年,摄影记者在外采访,需要用便携式终端“新华100”发稿,时效性强的照片要就近找彩扩店冲底片,再扫描、初步编辑,最后通过电话线传图,一张照片少说要传十几分钟。所以每次出差采访,除了突发新闻,时效性不强的稿子一般可以沉下心来拍,拍完可以放着慢慢处理。或许也正是这种慢节奏,成就了当时不少拍专题的“大腕”,长年跟踪拍摄甘肃缺水、贫困等主题的武斌便是其中之一。

好在韩传号文字基础不错,电脑也用得熟练。武斌发稿时常让他打下手,一起写图片说明。时间长了,哪些照片能发稿、什么样的照片是好照片,他渐渐有了点感觉。

2001年,参加工作的第三年春天,韩传号慢慢进入角色了。中国北方风沙肆虐,甘肃分社围绕沙漠化主题组织多名记者调研采访。灰头土脸地跑了近一个月,韩传号独立完成的组照——《莫让河西走廊成为风沙通道》,被《新华每日电讯》、《农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用,也被评为新华社总编室每周表扬稿和摄影部部级好稿。这让韩传号激动了好几天。他把几份报纸都收齐,当宝贝似的收藏起来。

绵延1000多公里的甘肃河西走廊,是我国北方沙尘源地之一。每年春夏时节,河西走廊出现沙尘天气,省会兰州也要受影响。他在采访中听人描述说,沙尘暴来时像一堵墙,直接压过来,半边天都是黑的。内蒙古分社的同事就在沙漠里拍到过这画面。韩传号想拍沙尘“压城”,每次听说哪里预报要起沙了,只要条件允许,他就会赶过去。但他总也拍不到想象中的那个画面,以至于同事都戏称他为“定沙使者”。2010年4月底,韩传号调到浙江分社工作后不到一周,一场规模空前的特强沙尘暴就袭击了河西走廊,给甘肃造成的经济损失不下9亿元。

后来到了浙江,每次台风韩传号也总是赶不上趟,于是又有了“定风使者”的绰号,这是后话。

与风沙打交道,也会有“险情”出现。2001年10月,沙漠专家、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杨根生带队,到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野外考察,韩传号应邀随同采访。11月1日上午,在包头附近考察黄河河道时,原本结冰、坚实的河道因气温升高成了“泥潭”。杨根生和韩传号先后陷了进去。

淤泥积沙齐腰深,越是挣扎越往下陷。所幸在岸边的司机发现了他们,并将韩传号留在车上的三脚架放至最长,把两人从“泥潭”中“拔”了出来。

到2003年,韩传号已是一名“熟练工”,摄影部分管室通知他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报道。两会期间,愈发紧张的美伊局势也让韩传号焦灼——此前他向摄影部交了书面申请,要求到战地报道。

伊拉克:“无知者无畏”

2003年4月初,韩传号被派增援伊拉克周边国家,在安曼边采访边待命。月底,新华社批准王波、梁有昶、马晓霖、韩传号四人进入伊拉克,韩传号是唯一的摄影记者。

当时从约旦到伊拉克,只有被称作“死亡之路”的安曼—巴格达高速公路可以通行。对于韩传号来说,他将要踏进一个陌生的国度,战火仍在燃烧,一路吉凶难料。美英对伊拉克开战以来,已有12名记者在战地报道中先后遇难。

进入伊拉克境内,路两边报废车辆举目可见,夏季暴晒后的路面上汽车极易爆胎。战争开始后,这条路上常有劫匪设卡打劫。韩传号强打精神不睡觉,还不时给约旦司机抹清凉油提神。

下午3点多,汽车驶进了一个灰乎乎的城市。迎面吹来的风夹着热气,裹着尘土砸在脸上。街上行人不多,几个小孩在街角踢足球,看不到荷枪实弹的美军大兵。这就是巴格达?韩传号的心里充满期待和疑问。

巴格达电力供应时好时坏,分社的老式发电机声音大得像手扶拖拉机。吃了在伊拉克的第一顿饭后,韩传号躺在床上,头刚贴枕头就进入了梦乡。正是盛夏时节,房间内热得像蒸笼。战争期间,巴格达的政府建筑、外国机构多遭到抢掠和破坏。好在分社位于平民区,有雇员照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