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万物互联 第2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万物互联 第2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没有人确切知道这个市场有多大,但所有人都知道它大得惊人。

这也许出人意料:变化最少的产业,竟然是IT行业。当然,这里指的是商机。对大多数IT公司而言,智能系统的出现意味着更多的生意。Forrester Research公司的Andrew Bartels称,这一发展趋势将带来新一轮的技术投资热潮,到2017年,仅美国一地,智能计算技术领域的投资就会占据IT设备和软件开销的半壁江山。

“物联网”的概念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晚期,当时硅谷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Palo Alto Research Centre,PARC)的研究者们开始构思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互相连接的未来。2010年3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the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物联网报告称,智能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建成环路”。这意味着,物联网的目标就是利用从数据中收集到的无数知识点滴,对各类进程加以最优化和自动化。如果这一目标变成现实,其应用范围将极为广泛,覆盖从生产制造到避免撞车的各种领域。

毫无疑问,IT产业的某些领域会在这一变革过程中获利更多。Harbor Research公司预计,2014年,全球范围内的联网设备销售将净赚超过100亿美元,而在2009年,这一数字还只有43亿美元。现在,无线传感器的销量正以指数态势增长,据ABI Research公司统计,2010年全球共售出1000万张无线传感器射频芯片,如果增速估算正确,到2015年,其总销量将增至6.45亿张。

传感器收集的数据都要有栖身之处,因此存储设备也是赚钱的热门。这也正是近期戴尔与惠普争夺数据存储企业3Par的原因,最后惠普以23.5亿美元的手笔拿下了这家仅有650名雇员、1.94亿美元岁入的公司。而市场调查公司IDC的报告则进一步阐明了惠普愿意如此“出血”的原因:3Par产品的存储能力将在2011年增长一半以上。

整合各种传感器数据流的平台也是一个新市场。该领域的领军企业是新兴的Pachube公司和Palantiri Systems公司,后者可谓是“传感器的Facebook”,它所提供的服务就是让各种设备在企业社交网上拥有自己的页面,企业信息将以新闻形式显示,读者可以提问。Palantiri的老板John Canosa认为“这让设备成了社交的一部分”。

正如以往一样,IT服务将是最大的赢家,尤其是在城市智能系统构建方面。麦肯锡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每年都要为大量希望移居城市的民众提供住所,人数与纽约人口相当。现在,全球各大IT服务公司正在中国各地角逐,以便分得一杯羹。思科已在按照韩国智能城市项目Songdo的模式打造一个中国版本,IBM则希望开发一套连接智能城市的整体网络,并已开始和一些智能城市合作。

阻碍传感器部署的一大问题是能量供应,架设电线和定期更换电池都过于困难,但现在,传感器已经开始通过搜集所处环境中的能量(如光能和动能)为自身供能,另有一些传感器则可以更高效地利用稀有能源―射电谱。致力于传感器研发的工程师们认为,这样的发展态势将最终导致“智能尘埃”的诞生。这是一种可被散布于战场上的尘埃微粒大小的传感器,可用于侦查敌方的行动。尽管此类设备离现实生活还很遥远,但惠普公司硅谷的大楼内,人们已经能有初步的体验。西门子公司企业研究部主任Reinhold Achatz则称:“告诉我你需要什么,然后我们就能为你制造出来。”很多新兴企业也在研发传感设备,其适用范围包括一切物质,从最稀有的化学品到最奇异的细菌。新加坡Optiqua公司已经推出一种芯片,能够通过测量光在水中的移动速度侦测污染物。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劳伦斯国家实验室则研制出一款生物传感器,可以辨识约2000种病毒和900种细菌。

惠普公司的研究员Peter Hartwell和他的同事们希望,有朝一日能用1万亿个传感器组成的网络覆盖全球,将数据传送至任何有需要的人,无论他是汽车制造商,还是市政府官员。目前惠普公司已经与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合作,计划在某个石油勘探区域内分散放置数以千计的无线传感器,以便收集一种名为“重击卡车”的新发明通过重击地面制造的震动回波,从而以收集的数据精准判定油气矿藏所在。

从帕洛阿尔托的研究人员开始设想物联网起,之后大部分研究工作的重心都在于:利用可靠、廉价且无需能源供应的射频识别标签(RFID)实现连接,当这些标签暴露在无线信号之下时,它们将发回其所包含的信息,也就是用于识别物品的长串数字。这种想法的应用前景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在以勤于垃圾分类而闻名的德国,联邦环境部于2009年表示,每年被丢弃的电子标签总量将从2009年的约8600万件升至2020年的230亿件,如果这些标签不能被分别保管和处理,其回收利用的难度将会非常大。

但射频识别标签只是影响无线传感器推广的因素之一。得益于手机的广泛普及,数码摄像头已成为迄今部署范围最为广泛的传感器器件。很多物品无需电子标签、甚至无需条形码便能被自动识别。例如,谷歌公司提供的Goggles服务就能识别诸如书籍封面、地标或绘画等物体,使用者只需拍下照片并将其发至谷歌公司的计算机,后者就能将该物品的搜索结果发回。在维基型网站Open Street Map上,大约25万名志愿者利用智能手机的定位功能记录自己的行程路线并上传。新兴网站See Click Fix则推出了一款智能手机应用软件,允许使用者报告街灯损坏、待清垃圾等情况。

在这些情形中最值得关注的一点是,人类已经变成了极佳的传感器载体,很多人只需随身携带手机便可提供信息。不少企业利用这一点拓展业务,导航设备制造商TomTom就利用来自移动网络的数据,在出现交通延误时更新对车辆前行方位的引导。在线广告公司Federated Media的老板John Battelle和出版名企O’Reilly Media的老板Tim O’Reilly也认为,智能手机和类似设备正逐步将人转化成互联网的“感觉器官”。

在现有的无数实体机器和设备中,很多已经具备一定的无线数据生成能力。现在,越来越多的物品正在接入网络,它们能将自身包含的信息传送给外部世界。此类例证从咖啡机到冰箱、从飞行器引擎到医院人体扫描仪,不一而足。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设备已经具备进行后台连线通讯的能力,可为其制造商提供源源不断的数据。

不难想象,当所有物品都通过传感器连接时,将会生成海量数据。如果这逐步成为现实,数据筛选软件销售商的日子将会过得不错。分析软件(即数据筛选软件)先驱SAS公司的老板Jim Goodnight就认为:“如果每家每户都有一台智能电表,那全球根本没有足够大的磁盘空间来存放所有数据。到那时,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决定舍弃哪些数据。”这将是令人艳羡的生意,很多企业已经在为此作铺垫。近几年内,IBM已在收购商业分析软件制造商方面砸下了数十亿美元。例如在2010年9月,IBM花17亿美元买下了数据仓库软件销售商Netezza。IBM全球研发与制造总裁Ambuj Goyal称,这是该公司在所有领域下过的最大赌注。如果发展良好,IBM将得到丰厚回报。IDC的分析则显示,全球分析软件的市场规模将从2010年的255亿美元增至2014年的340亿美元。

但可能产生的数据总量还只是个未知数。人们有理由对IDC的市场推断保留怀疑,因为它的研究是由存储系统制造商EMC赞助的。不过其对数据增长的分析还是颇有参考价值:它认为全球一年内创造和复制的数字信息总量将增大到35ZB,也就是35万亿GB,如果将这些数据全部存入DVD,所用碟片的厚度将相当于地球与火星距离的一半。而实际上,如果传感器和其他数据生成设备果真以预想速度扩散的话,就连IDC的这种数据分析都可能被证明是保守估计。

几乎可以肯定,这样的市场规模和技术浪潮将造就新的软件翘楚。在大型机被小型机赶下王座时,SAP完成了发展壮大的心愿。同样,当需要新的软件来管理企业与现实世界的互动时,也会有数据处理企业引领。实际上,已经有新兴企业提供相关数据检测和处理软件,帮助企业削减温室气体,而且这样的企业已不在少数。处理数据洪流的工具也日渐精良,基于其所谓的“流计算”,IBM已经推出一款可接收数以千计的“数据流”的产品,能在瞬间对这些数据作出分析。安大略大学婴儿监护室已在测试这一系统,用以对早产儿进行监控,一旦婴儿状况恶化,传感器就会将心率、呼吸等医学数据传给系统,并向医生发出警报。

来源:The Economist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