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缠足风俗解析弓鞋装饰设计的形制流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缠足风俗解析弓鞋装饰设计的形制流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结合对于缠足风俗发展过程的梳理,将弓鞋形制流变进行了记录、梳理与研究。根据各个时期缠足的形态与特点,把缠足的历史时期划分为“纤直的小脚”、“三寸金莲”与“解放脚”三个阶段,同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各阶段弓鞋的形态特征,并从其鞋翘、鞋底、鞋帮等主要构成部分论证了弓鞋的变化规律,总结出弓鞋所蕴涵的文化与设计内涵。

关键词:设计艺术;民俗文化;缠足;弓鞋;装饰纹样;文化特征;流变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WT5”,5BZ]

弓鞋作为缠足的衍生物,是女性缠足的重要服饰品。但即使缠足风俗的盛行时期,关于弓鞋的文献记载并不多见。其形制的流变只是在一些描述社会生活的文献中零散提及,没有一个统一的规整分析。所以我们结合缠足的发展历程、结合相关考古发掘与馆藏实物,将弓鞋的鞋翘、鞋底、鞋帮等主要结构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以此来对弓鞋的流变过程与规律进行梳理、分析、发掘与总结。

一、缠足的演变与形态缠足风俗源自北宋,至明代而大盛,至清代而鼎盛。缠足之初,出于对舞姿的欣赏,缠足只要求纤直。而后作为一种审美情趣,在掺杂着社会、环境、审美、礼教等复杂的因素之后,转化成为一种畸形病态的社会认同。具体而言,缠足的发展是一个由纤细到窄弓、由时尚到畸形的演变过程,并表现为三种具体的形态:“纤直的小脚”、“三寸金莲”与“解放脚”。(一)“纤直的小脚”“纤直”是指用裹脚布限制其脚掌骨骼的发育,并没有损坏脚骨的形状。这种缠足只在外观上追求小、细、直,并不影响女性正常行走,仅是一种相对单纯的审美时尚。《宋史·五行志》记载,当时的宫妃们“束足纤直,名快上马”。足见直至南宋中期,缠足也并非都缠得骨折变形,只是尽量缠小缠直而已。在考古发掘中发现,福建福州南宋黄升墓出土的六双小脚式尖形翘头弓鞋,长13.3-14厘米,宽4.5-4.8厘米;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出土的七双鞋,长18-22厘米,宽5-6厘米。这些出土实物的数据也足以表明,弓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是较小较窄,其形制并没有演变为后来的弯弓。(二)“三寸金莲”“三寸”的出现标志着缠足开始转向病态的审美。因为想要缠得“三寸”,必须通过将脚趾屈于脚掌之下来破坏其骨架经络,使之变得短小。与纤细的小脚不同,这种缠足形态导致女性形成一种特殊的颤颤微微、娇柔可怜之态,而这样的病态恰好能够体现古代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符合整个古代社会对女性的社会角色的审美要求,从而得到了当时社会舆论的肯定与赞赏。《元代散曲·无名氏》:“料想人如画,三寸玉无瑕。底样儿分明印在沙,半折些娘大。着眼柳条儿比下,实实不耍,阴乾时刻两个桃牙。”进入明代以后,缠足风俗大盛时期,并开始言必三寸。王鸿渐《西楼乐府》“猩红软鞋三寸整”、朱有燉《元宫词》“廉前三寸弓鞋露”、《西游记》“凤嘴弓鞋三寸”都是证明。而清代则进入了缠足风俗的鼎盛时期。以小为美的审美观的越发极端,使得女性纷纷以小相竞,最终使这种风俗走向极致。上海凤歌堂博物馆中有若干双传世弓鞋鞋长仅为7.5厘米,还不到三寸。“三寸金莲”风行的时代,也使弓鞋发展至真正意义上弯弓的时代。这种弯弓区别于前面所提到的鞋翘之弯,主要体现在鞋底内凹之上,即从鞋底侧面可看到明显的弓月形状。这种形状给人以更加娇小的视错觉。(三)“解放脚”缠足一直被现代人视为中国女性受男权主义压迫、欺凌的衍生物。所以从缠足到反缠足的转变,则是旧中国脱离“野蛮”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所以顷刻之间,缠足被视为必须彻底革除的传统旧俗。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了《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文》与《禁止妇女缠足条例》,与民间自发性放足运动一起,共同掀起了真正意义上的放足高潮。“解放脚”就是放足运动的产物。它并不是一种新的缠足方法,而是指已经缠足的女性把裹脚布逐渐放开,任其脚自由生长。但因为缠足本是一个无法还原的身体改造过程,故放足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由缠到解的过程——在突然解开的一段时间内,血液循环再次改变,脚的扭曲情况往往更严重。但这是民国时期之后的总体发展趋向,同时也使弓鞋的形制发生了相应的简化与放大。

二、弓鞋的演变与形态(一)弓鞋概述弓鞋是古代女性所穿的弯底鞋,因鞋底弯曲,形如弓月而得名。早在五代毛熙震《浣溪沙》就已经出现“弓”字:“捧心无语步香阶,缓移弓底绣罗鞋。”然而那时的弓鞋并非是后来缠足者所穿的弓鞋,两者的形制具有很大区别:缠足风俗刚兴起之时,弓鞋只是比普通鞋履更窄更细,这时的“弯弓”表现在弓鞋沿袭鞋履旧制时,所保留的鞋翘之上;缠足风俗进入“三寸金莲”时期以后,缠足方法的变更使得真正意义上的弯曲鞋底得以出现,从而逐渐演变成近代弓鞋的形制。这也致使弓鞋成为了缠足女性所穿鞋履的专用名词,正如清徐珂《清稗类钞》所言:“弓鞋,缠足女子之鞋也。”

(二)鞋翘我国古代鞋子大多都鞋头上翘,称“翘头履”。而鞋翘也成为早期弓鞋“弯弓”的主要表现形式。北宋时,缠足风俗还处于“纤直的小脚”时期,缠足弓鞋鞋底均为平底,其颜色与绣花都相对平淡,这时弓鞋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鞋翘。浙江兰溪宋潘慈明夫妇墓出土的翘头弓鞋便是如此。而后缠足从“纤直小脚”时期过渡到“三寸金莲”时期,弓鞋的形制开始朝着多样化发展,鞋翘的夸张及被重视的程度越来越小。江苏泰州明代刘湘夫妇合葬墓出土的花缎凤首尖足鞋长20厘米,帮高5厘米,鞋尖上翘;南昌明代宁靖王夫人吴氏墓,缎面弓鞋,长20.5厘米、宽6.5厘米,鞋头高翘达7厘米。由于鞋翘的高度是按鞋底量至鞋尖最高点来计算的,即由鞋帮的高度加上翘头的高度,所以南宋时期由于鞋帮较低,翘头高度显得明显,而明代出土实物中鞋帮高度较高,翘头的弧度事实上就被弱化了。清代以后,“三寸金莲”发展到极致,高底弓鞋进入鼎盛时期,人们把焦点更多地放在了弓鞋鞋底与鞋帮绣花的制作上,鞋翘进一步被淡化,更有甚者出现了鞋尖下屈的弓鞋。在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与上海艺风堂博物馆保藏的近百双弓鞋传世物中,翘头弓鞋的比例已很小。只有隶属河南商丘的几双传世弓鞋有较为明显的鞋翘式样。(三)鞋底1.鞋底侧型在“纤直的小脚”时期,弓鞋鞋底一直是沿袭普通布鞋的鞋底制作工艺,大多为平底,且鞋底的材质常为布质或毡质。清代弓鞋的“弓”与“高”主要靠木底制成,而不同年代不同地区流行的“弓”底并不相同。在姚灵犀的《采菲录》中则有20世纪30年代绘制的木底侧面示意图,现附录于下表中。

从表中可以看出,弓鞋鞋底侧型在清道光、咸丰年间达到了“弯弓”的极致,而后随年代愈近愈低,直至失去“弓”型。到了“解放脚”时期已完全采用平底。

2.鞋底底型弓鞋鞋底底型是指俯视弓鞋鞋底时其所呈现出的形状。不管弓鞋鞋底长度、弯弓的情况如何,鞋底底型决定着弓鞋鞋型的宽窄、圆尖,是确定弓鞋鞋型的基础。“纤直的小脚”和“解放脚”时期,弓鞋为平底,鞋底底型单一,主要呈现为莲子型;“三寸金莲”时期,高底弯弓鞋底使得底型的变化更加丰富,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九中总结了“杏叶、莲子、荷花诸式”,即为俯视鞋底观察所得。我们通过对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与上海艺风堂博物馆馆藏弓鞋实物进行分析研究,也梳理出弓鞋底型的主要典型形制。

“莲子形”鞋底鞋尖与鞋跟同为圆弧形,弧度相差不大,相对于其它底型最趋近于正常脚型,但由于是缠足女子所用,故长度仍较短;“杏叶形”外观为前尖后圆;“荷花形”也为前尖后圆形,但其后圆弧幅度较小,最宽处在中间。“杏叶形”与“荷花形”鞋底底型最符合“三寸金莲”时期女性的小脚形状,所以在近代弓鞋传世物中最为常见。

“卵形”和“苹果形”也是一种常见的鞋底平面形。“卵形”前后均为圆形,幅度相差较大,整体呈现出后大圆弧前小圆弧的特点,多见于放足运动逐见成效后出现的平底弓鞋中;“苹果形”其实只是一个鞋跟,故鞋底长度非常短,是与其它弓鞋搭配穿用并且可脱卸的鞋底。

一般而言“杏叶形”与“荷花形”鞋底在制作工艺上较为复杂,这也是木质高底弓鞋最常见的一个特点。在用布料覆盖包裹木底时,制作者常运用贴边、锁边、刺绣等手工技艺进行装饰;同时在木底跟部与凸出部的贴布则具有补强作用,能增加鞋底的耐磨性。(四)鞋帮弓鞋鞋帮是集成古代女性巧思最多之处。在高底盛行的时期,除了毡质鞋底需要自己纳制以外,木底是有专门销售的,所以她们可以把更多的制作心意放在鞋帮上,并具体体现在形制、纹饰及用料上。1.形制缠足之初,缠足弓鞋以继承旧制鞋履为主,鞋帮的形制并不是十分丰富。到了鼎盛时期,弓鞋鞋帮已可分为高帮、中帮、低帮。通过观察、记录与分析相关馆藏实物,我们把低帮的范围定为小于等于5厘米,中帮的范围定为大于5厘米小于等于12厘米,高帮的范围为大于12厘米。在此基础上又根据鞋帮前后高度的不同分为三种形式,即“前高后低型”、“水平型”与“前底后高型”。

“前高后低型”是指鞋帮前端比后跟处高的弓鞋,这种类型体现了“纤直小脚”时期弓鞋的主要外观。此阶段缠足女性脚的整体幅度依然较为平缓,脚背处并不像与“三寸金莲”时期那样高高隆起,故鞋帮的整体高度要求较小。一般鞋帮中部高度只有3厘米,整个鞋型的变化幅度也都较为平缓。“水平型”是指鞋帮前后高度差量小于1厘米的弓鞋,是近代“解放脚”时期最为常见的弓鞋鞋帮形制,出现在近代传世物中的比例最大(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弓鞋中“水平型”占了59%)。其鞋帮高度主要集中在5至12厘米之间,这与放足女性的脚难以复原且脚背依然隆起有着密切的关系。

“前低后高型”则为弓鞋传世实物中较为常见的形制,其最符合“三寸金莲”时期女性缠足脚部的形状。缠足后脚底中间形成一个深深的凹陷,与之相对应的是脚背上面的隆起。这就使得脚部自脚踝到脚尖形成一个后高前底的陡坡,而且脚底的凹陷越深脚背越隆。前低后高型鞋帮与此曲线相符,且也可根据后跟处的鞋帮高度分为中帮和低帮。

2.纹饰与用料鞋帮的纹饰常通过刺绣、贴边、滚边等装饰工艺来表达,刺绣工艺更为常见。比较特殊的处理方案是可在鞋帮的左右两面绣上不同的纹饰,如在同一只弓鞋上需要传达富贵长寿之意时,可在一面绣以牡丹花卉,另一面绣以纹样。鞋帮的传统用料有绸缎与棉布两种,近代出现了皮革用料。就鞋帮的厚薄程度而言,又可分为夹鞋与棉鞋。夹鞋是指在制作鞋帮时,在鞋帮帮里与帮面之间加入一层或者几层上过浆的棉布,以增加鞋帮的硬挺程度,从而达到固形的作用。棉鞋则是在夹鞋的基础上加入适量的棉花,主要为了御寒。

三、弓鞋蕴含的设计内涵(一)“迁想”与“妙得”在生活环境相对封闭的古代妇女看来,人生的幸福感莫过于充实的爱情(感情的需要)、理想的子孙(种族延续的需要)与生命的长寿(对生命的渴求),故包括弓鞋在内的种种服装形制,都或多或少地与这种意识形态紧密相连。这使得人们在弓鞋的制作过程中,为了表达各自的主观思想感情,会超越单一的传承模仿,不断构思、加入、强化自己的创作与创新。“迁想妙得”即由此得来。“迁想”既是指由一物象联想到另一物象,又指将自己独有的思想感情移植入对象之中,与对象融合。在鞋底底型的构思中,人们总是将荷、杏、果等经常接触的美好事物赋予鞋型之中;在鞋帮纹饰的设计中,人们又将符合当时时代的审美倾向灌输于纹饰的形式与内容中,体现出“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精神寓意,借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寄望。“妙得”是指通过制作者深刻的认识与丰富的想象,在弓鞋的构思与制作中所表现出的独创性与偶然性。按常理,鞋帮的前高后低型与水平型都是与脚型匹配而容易想到的造型,但是前低后高型则不然,其造型的走势因忽略了脚踝的形状而显得与鞋型不配,但是最初的偶然为之体现了特殊的意趣,且丰富了鞋帮的形制,故从最初的少量出现变成了后来的流行,甚至随着“三寸金莲”式缠足的深化而超过前高后低型成为缠足末期十分流行的鞋帮类型。(二)“经营”与“位置”南朝画家谢赫提出画家在下笔之前需构思构图,即“经营位置”。其中“经营”是构图的过程,而“位置”则是构图的结果。弓鞋中的“经营位置”则主要体现在其纹饰的布局上:一种是装饰纹样集中于弓鞋鞋尖,这与古代服饰的整体形制有着深刻的渊源。传统女性的上衣下裳穿戴好之后,鞋履即由裙子遮掩,而“笑不露齿,行不露足”的行为准则又使得女性无论是在站、走、坐等姿势中,鞋履都只会露出鞋头部分。这就使得鞋尖处的纹饰成为重要的表现区域,亦成为女性显示女红的重要媒介。此类纹样布局设置主要在前低后高型弓鞋中居多二是纹饰重点在弓鞋鞋帮的前后两个黄金分割点处。如图1在总长14厘米的鞋帮侧面中,从鞋尖2.7厘米处开始布局,延伸8.7厘米,至距离后跟2.6厘米处收尾。如果将鞋尖定位A点,纹样起始处为B点,纹样收拢处为C点,鞋跟处为D点,那么可以看出AB比BC与BC比BD均为黄金比关系。也许制作者当时并未这样刻意计算而为之,但是这样恰恰证明了人们对于美的比例关系的普遍感知。

三是弓鞋鞋帮的满帮装饰。这样的精工细作基于两点:第一,满帮的精心设计与铺陈更能够显示女红技艺,在制作或传递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多的赞赏;第二,弓鞋作为古代女性的私密物品,是男女间互通情愫的重要媒介,满帮装饰性弓鞋能更好地掩饰脚型从而更易得到男性的青睐。此类型常常出现在水平型中帮弓鞋和水平型高帮弓鞋中,其纹饰配合鞋帮帮沿的滚边或包边,使得整体更为精致。(三)传承与变异传承与变化在缠足弓鞋的发展过程中是相互渗透的。缠足弓鞋属于手工制品,在人们社会生活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其流传方式主要是通过家庭女红代代相承。这就使得弓鞋的形制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内有其稳定性。同时由于个人理解或材料等方面的主客观因素,制作者仍可对弓鞋的用料、纹饰等方面进行再设计,使得弓鞋在总体形制上保持相同的同时,细节上又体现出微小的变化。一旦这些变化有了量的累积而产生质的飞跃时,变异就占据了主导地位。在“纤直的小脚”时期,弓鞋保持着窄小、细直的特点。弓鞋整体上并没有出现较大的变化,式样也较为单一。而到了缠足的鼎盛期,缠足由“纤直”发展到“弯弓”,于是高底弯弓弓鞋也得以出现,并且衍生出各种变化多端的形态且一直处于动态的发展中。

Form Transformation of Bow Sho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et Binding

ZHANG Jing-qiong1, LIN Xun1, ZHANG Lei2

(1. School of Textile and Garment,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Jiangsu 214122; 2. Nantong Textil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Nantong, Jiangsu 226007)

Abstract:Comb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eet binding custom, we record and study the form transformation of bow shoes. According to the for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eet binding in each period, 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slim, straight and small feet, three-inch golden lotuses, and liberated feet. In each phase, the bow shoes have different form and features. We study the transformation law from the main part of shoes, and sum up the cultural and design connotation of bow shoes.

Key Words:Feet Binding; Bow Shoes; Trans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