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澳门世遗,心灵复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然而,仍有许多如澳门一样的地方,正在以无比的毅力和能耐,把过去和现在相互融汇,如何善用本身丰富的经历和把握充满希望的未来,在维系本身固有的传统之同时,配合和适应大都会城市所衍生的需求。
在离智利首都1600公里外的地方,那些遍布整个复活岛的Moai(茅依)石像仍活在时间的洪流中。这些稀世的历史遗迹由当地的土著用Rapa Nui (拉帕努伊,复活岛的原名)的火山石雕琢而成。但可惜的是,这些土著已在很久以前从地球神秘消失了。而在很远的另一个大陆上,哈迈德帝国(Hammadite Empire)于公元11世纪在阿尔及利亚荷德纳山脉(Hodna Mountains) 邻近的地方建国。这个筑有护城墙的回教遗址至今仍使我们着迷。在距离澳门不远的内地,也有数十处如上述一般的遗址,就好像由北魏工匠雕造的洛阳龙门石窟,属于幸运的一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
所有这些异常独特的地方,使我们有机会追忆珍贵的历史进程、领略人类的冒险精神和真实的文化体验。然而,仍有许多如澳门一样的地方,正在以无比的毅力和能耐,把过去和现在相互融汇。
纵使各式各样的文化、种族和宗教已在这片弹丸之地和谐地共存了数世纪,但今日的澳门正要面对一些重要的挑战:那便是如何善用本身丰富的经历和把握充满希望的未来,在维系本身固有的传统之同时,配合和适应大都会城市所衍生的需求。
2005年7月15日,“澳门历史城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也是中国至今拥有的第31个“世界遗产”项目。今年,亦为澳门世界遗产年,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将藉此向全世界推广“澳门历史城区”。
16世纪中叶,因应中外贸易的新形势,明朝政府划出澳门半岛西南部一片地段,供以葡萄牙人为主的外国商人居住及进行贸易,澳门由此发展成19世纪前中国主要的对外港口,也是亚洲地区重要的国际港口。贸易活动的兴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前来,一个融合欧、亚、非、美四洲人民的“华洋杂居”的国际城市由是诞生。葡萄牙人将这个用城墙围起的城市命名为“天主圣名之城”,我们今天的澳门历史城区就是它的核心部分。
400多年间,在这块城区内,来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瑞典、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朝鲜甚至非洲地区等等不同地方的人,带着不同的文化思想,不同的职业技艺,不同的风俗习惯,在澳门历史城区内盖房子、建教堂、修马路、筑炮台以至辟建坟场,展开多姿多彩的生活,包括各类文化活动。在这种机遇下,澳门得风气之先,成为中国境内接触近代西方器物与文化最早、最多、最重要的地方,是当时中国接触西方文化的桥头堡。与此同时,居住在澳门的外国人,也以各种方式,向世界各国介绍在澳门见到的一切中国文化思想与生活习俗。澳门,也是一道外国认识中国的门户。
随着外国人的定居,他们把自己的建筑传统越洋带到澳门,使澳门成为近代西洋建筑传入中国的第一站。尤其是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建筑物,无不显露出与葡萄牙本土建筑的密切关系。事实上,文艺复兴后的一些主要建筑形式、风格,结合亚洲其他地区不同的建筑元素在澳门产生了新的变体,形成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
中国人与葡萄牙人在澳门历史城区内,合力营造了不同的生活社区。这些生活社区,除了展示澳门的中西式建筑艺术特色外,更展现了中葡两国人民不同宗教、文化以至生活习惯的交融与尊重。这种中葡人民共同蕴酿出来的温情、淳朴、包容的社区气息,是澳门最具特色、最有价值的地方。
“澳门历史城区”见证了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碰撞与对话,证明了中国文化永不衰败的生命力及其开放性和包容性,以及中西两种相异文化和平共存的可能性。难能可贵的是,澳门历史城区到今天依然保存原有面貌和延续原有功能,不仅是澳门文化和市民生活的重要部分,更是澳门为中国文化以至世界文化留存的一份珍贵遗产。衷心希望这座小城走好,愿她的灵魂浩气长存且永放光芒。
世界文化遗产 ――“澳门历史城区”
澳门历史城区是一片以澳门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街区,其间以相邻的广场和街道连接而成,包括妈阁庙前地、亚婆井前地、岗顶前地、议事亭前地、大堂前地、板樟堂前地、耶稣会纪念广场、白鸽巢前地等多个广场空间,以及妈阁庙、港务局大楼、郑家大屋、圣老楞佐教堂、圣若瑟修院及圣堂、岗顶剧院、何东图书馆、圣奥斯定教堂、民政总署大楼、三街会馆(关帝庙)、仁慈堂大楼、大堂(主教座堂)、卢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哪咤庙、旧城墙遗址、大炮台、圣安多尼教堂、东方基金会会址、基督教坟场、东望洋炮台(含东望洋灯塔及圣母雪地殿圣堂)等20多处历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