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挖掘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挖掘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如何有效地挖掘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学生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有效地挖掘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谈一些浅见。

【关键词】自主参与 分析解决问题

一、重新审视备课这一环节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人,这种主人翁意识是否能被彻底的尊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备课是否周详缜密,否则,这将是一句空话。一位好的教师不光是自己拥有渊博的知识就可以了,而是还需要懂得了解学生,善于把自己所学与学生的实际表现紧密结合起来,主动的解决问题。教师要在备课的同时能照顾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分析学情,备好学生活动这一环节;要在平时随时注意观察、分析、掌握学生的言行举止和学习动态,在备课时自觉渗透进这些思想和理念,就不会在上课过程中提出过分艰涩、生硬的问题,妨碍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也只有备好课,才不会在课堂上提出过分简单无意义的问题,让大部分甚至全部同学觉得索然寡味,进而影响学生参与的热情。课堂需要因为已经备好了课,所以能尽量地保护学生,呵护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老师。

二、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新课改要求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教师和学生就应该互尊、互爱,只有这样,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教师才会教得愉快,学生就会学得轻松,有激情,进而就会产生自觉地探究,教学相长才不会是一句空话。学生对老师如果是敬而远之,如敬鬼神,那将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进而就会扼杀其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老师仅有对学生单向要求而自己却无动于衷,没有变的意识和行动,很显然也会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

(一)在师生关系上,教师应尊重、赞赏学生。教师要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要尊重智力发展迟缓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到自己和老师是平等的,他们才不会顾虑自己正常的过失,大胆参与到教学中来,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质疑,培养起他们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在教学关系上,教师应帮助引导学生。教师的职责在于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价值,挖掘自身潜能。教师的这种帮助不应是自上而下的灌输,更不是威严的教育,而应该是作为学生中间“平等的首席”参与到教学中去,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自发的参与者、辅导者和各种能力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身上,从而激发起学生自主的参与意识,让学生自主的合作的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最终解放教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三)在对待自我上,教师应经常反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难免有不足和出错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也是一个学习和完善自我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正确看待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就应该在教学中经常的反思。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反思在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对此进行审视和分析,时刻提醒告诫自己:自己是也课堂教学的参与者,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因此,教师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同时,更应该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进而有效地由自己而延伸至学生,努力挖掘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自主意识,培养起他们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好多教师都是以一种“一言堂”或“满堂灌”的方式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把他们当做知识的“口袋”,由教师硬往里“塞”,这样的话就让学生出现依赖性,时间长了就会出现学习的惰性,扼杀了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事实上,只要学生在课堂中能够独立或合作地提出问题来,就不愁没有解决的办法。因此,教师应该要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大凡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完文章不能说就没有了问题,暂时的平静难以掩饰住潜在的危机,事实上没问题就是大问题。因此,让学生大胆地质疑、大胆地提出新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或由老师帮助解决,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求知的欲望和探究的好奇心理,把学生真正吸引到问题的海洋中来,捕捉知识的信息,充实探究的队伍,在合作中培养起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相信学生,放权于学生

新课改提倡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中的活泼是学习的正常气氛,孩子们好动的天性应该受到教师的保护和鼓励,而不是老师“善意的扼杀”。课堂中,学生的正襟危坐、敢想不敢言,调动不起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我们不是放得过多了,而是放得太少了。惟有继续放权,才能保护好孩子们好动的天性和天然的求知欲,从而在这种天性的牵引下,让他们大胆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就会释放他们自主参与的热情,激发他们自主参与的激情,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有可能得到培养和开发,让学生真正成为自主支配自己的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