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聊斋到儒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聊斋到儒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聊斋索图》和《错读儒林》,是我同黄永厚先生合作的两组文章。一组黄先生先作图,我赏图作文;另一组我先作文,黄先生读文构图。湖南文艺出版社有意把它们一并印将出来,命作“缘起”,以俾读者知其写作因由。

《聊斋索图》缘起

湘西黄永厚先生读《聊斋》,有所得,则作一图,名之日《聊斋索图》。他说:“索图索图,无非是从《聊斋》里头找画题。借题发挥,同《聊斋》未必相干。”

读图,大乐,迁想妙得,令人喷饭,但跋语简略,索解不易。于是,自告奋勇为《索图》作解,并声明在先:“不解是解,解是不解。图既不必与文相干,文亦不必同图相干。”先生说:“大好。你写你的,我画我的,所见可以同,可以异,也可以唱唱对台戏,合则或可两利,离则亦不两伤。是一是二,可一可二,了无羁绊,岂不妙哉!”

于是,作《聊斋索图》解。

《错读儒林》缘起

中国古代小说中,我对《儒林外史》的偏爱不亚于《红楼梦》。或许所闻所见所遇多为“儒林中人”,又或许今天的社会情状同《儒林外史》所设环境,连同《儒林》作者生活的环境也有着太多的相似乃至神似,所以每读《儒林》、都觉得书中人物就生活在我的周围。周进、范进,梅玖、匡迥,乃至蘧公孙、洪憨仙、张铁臂,王胡子,林林总总,都在身边游走,并同周围一些人或比肩、或重叠、或相似,恍惚中竟不知是实是虚、是古是今。

那时,湖南《书屋》创刊不久,周实兄约稿,遂以《送走王冕》应之。不料周实兄劝勉有加,催促甚勤,于是便有了后来这组《错读儒林》。其时,湘西黄永厚先生正作《聊斋索图》,我为之作解,相约不解是解,解是不解。文不必同图相干,图亦不必与文相干。所见可以同,可以异,也可以唱唱对台戏。于是,《错读儒林》也仿此例,由先生为每文作一图。对黄先生的图,读者诸君请勿作寻常插图看,其中实包含着黄先生对吴敬梓《儒林》,对我之《错读》,对今之情状,独到的观照。

我的老师鲍正鹄先生生前曾读过这些长长短短的“错读”,多所奖掖,并几次感慨地说:“陈四益同志,你一定要把我写进去。我就是王玉辉啊”。王玉辉是《儒林外史》中一位悲剧人物。他笃信儒家的道德理想,甚至为了这种道德的信念,把自己的女儿送上了死路,为此他终身无法摆脱内心的痛苦。我完全懂得那一想主义知识分子所承担的道义,也完全理解这种纯真理想的终于幻灭。但是,我至今未能厘清这种悲壮的幻灭感,因而至今没能把《错读》写完。若天假以年,当俟诸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