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简易口令行走训练对预防帕金森患者跌倒的效果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简易口令行走训练对预防帕金森患者跌倒的效果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简易口令行走训练预防帕金森患者倒的效果

方法:选取65例60岁以上的原发性帕金森病人,对其采用简易口令行走训练法,用步速和步长、平衡功能评分、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ime“up&go”test,TUGT)来评估病人的步行能力及平衡能力。

结果:训练后步长增加,步速加快,BBS分值增高,TUGT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简易口令行走训练能有效预防帕金森病人跌倒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口令行走 帕金森 跌倒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091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094-01

跌倒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中十分常见。大约70%的PD患者至少每年跌倒1次[1]。跌倒及其所致的并发症对患者的躯体及心理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帕金森病病人姿势异常、平衡能力下降、行走时起步困难、步幅减小、不能随意骤停的“慌张步态”是导致跌倒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旨在探讨简易口令行走训练对预防老年帕金森病人跌倒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3年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帕金森病人65例,男44例,女21例;年龄60岁~75岁,平均68岁;病程2年~5年。PD诊断符合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标准[2]。

1.2 病例入选及排除标准。入选标准:临床诊断为原发性帕金森病病人,年龄≥60岁,处于疾病稳定状态,可独立行走,训练前后病人抗帕金森病用药的种类、药量、服药方法均无改变。排除标准:①药物、脑血管病、中毒、脑炎及脑创伤等各种原因导致的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②存在下肢骨折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站立位平衡和步行能力障碍者;③严重痴呆、精神疾病等认知障碍无法配合训练者;④恶性肿瘤、残疾及其他严重躯体疾病。

1.3 训练方法。采用规律的简易口令行走训练法。

1.3.1 场地选择。可选择走廊、客厅、操场等宽敞、无障碍物的地方。

1.3.2 训练方法。①起步训练:嘱病人身体站直,两眼向前看,起步时足尖尽量抬高,着地时先足跟再足尖;②根据规律口令控制步长、步频。具体方法:根据病人个人喜好选择不同的口令如“一二一”;“左右左”;“one by one”等等,可自己发令,也可由旁人发令,注意口令的规律性。病人每迈出一步,都要经过迈步停止动作获得平衡再迈步的过程;③不良步态的纠正:在训练过程中随时纠正病人不良的行走姿态,包括抬步、低头、向一边倾斜等,有条件时在场地的两端设镜子,帮助病人自我纠正。

1.3.3 训练频率。每日训练2―3次,每次50米,每25米中间可休息10min,共训练6个月。

1.4 评定方法。分别在训练前和训练6个月后进行评定。

1.4.1 步速和步长的测量。采用10m步行速度测量方法。记录时间精确到0.1S,连续测试3次,每次测试间隔给予充分休息,步速取病人3次测量中最快一次数值。

1.4.2 平衡功能评测。采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共14个项目,每项记分为0~4分,满分56分(

1.4.3 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ime“up&go”test,TUGT)正式测试前,允许病人练习1次或2次,以确保病人理解整个测试过程。

1.5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设定显著性水平为P

2 结果

2.1 训练前后病人跌倒情况比较。

3 讨论

帕金森病能侵犯脑部的黑质、蓝斑、下丘脑背部等部位,导致患者肌张力升高、步态异常[3]。国外有研究表明,在65岁以上,70%的帕金森患者每年跌倒1次,50%的患者每年跌倒2-3次。髋骨骨折和头部外伤是帕金森患者跌倒的两个最主要的危害,不仅仅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还损害心理健康,产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同时也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而实施规律的简易口令行走训练相对安全、简单、易行,非常适合帕金森病人居家练习,能有效地提高病人的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从而有效地预防跌倒事件的发生,增强病人的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BLOEM B R,STEIJNS J A,SMITS EMGELSMAN B C. An up-date on falls [J]. Curr Opin Neurol,2003,16( 1) : 15 - 26

[2] 王新德.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6,18;256

[3] 张淑琴.神经病学[M].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86―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