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框架理论视角解读《声声慢》的认知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框架理论视角解读《声声慢》的认知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框架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理论之一,最早是由美国认知语言学家Fillmore在1982年出版的《框架语义学》中提出的。框架理论强调的是要根据已有的背景知识视角来确立认知框架从而认识新的事物。本文以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词《声声慢》为例,尝试解读这首词所蕴含的认知框架,并以此来赏析其创作中的认知美,进而从认知框架这一新视角赏析宋词并验证这一认知理论对古诗词语篇分析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关键词:认知框架 《声声慢认知

一、引言

在中国古典文学领域中,宋词语言精练,内涵深远,它就像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不同的文化与人生,反映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情感。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女词人李清照是宋词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词委婉而深沉,韵律感强,表现了作者所独有的内心世界和女性的柔和细腻情感,被誉为“婉约派”。《声声慢》作为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青睐,出现了多种英译本。本文将从框架理论视角对其进行认知赏析。

二、认知框架理论简介

框架语义学,又称“场景-框架语义学”(scenes-and-frames semantics)是上世纪70年代由美国语言学家Charles J.Fillmore在早期格语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基于语言学的语境概念、认知心理学的原型概念、心理学及人工智能研究中的框架概念,Fillmore(1992:76)认为意义的确定必须参照一定的背景知识体系,该体系反映理解者的经历、信念和实践。在Fillmore的理论中,意义的参照体系被称为“场景”(scene),后又改称为“框架”。

Martin(1997:57)认为,框架是一种多维的概念结构,由一系列概括性概念组合而成,他把概括性概念范畴称为“概念槽”,详细说明称为“填充项”。“概念槽”和“填充项”都具有可变性。一个框架内的不同概念槽凸显程度不同,相应地就会引起同一框架的不同视角。

框架与语言理解是密不可分的。了解一种语言就意味着要“了解和识别大量的框架,以及了解哪些语言选择与它们相关联”(Fillmore,1976:25)。换句话说则是,若要把握某种语言中的某一概念,首先要了解这一概念所处的框架。人类认知处于一种不断发展的过程,已有的旧知识结构有助于新知识的汲取,随之又不断丰富现有的知识结构,同时相应地增强认知能力。与此同时,认知语言学认为认知框架是储存在人脑中的经验和知识的认知结构,或“根据经验建立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对固定的关系模式”(沈家煊,1999),是“思考过程中的心理结构”。(Lakoff,2003)

三、从框架理论角度赏析《声声慢》的认知美

宋词作为一门特殊的语言形式,言短意长,高度凝练,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般耀眼夺目。这一高度的文学艺术必然要求词人在创作过程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概念词来表达自己意欲透过语言表面来体现的内心深处的思维和情感。《声声慢》是宋代婉约派主要代表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词章,通过了词人晚年流落江南时对残秋的所见所闻来抒发内心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情感。原文如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该词大意为:我到处寻找,寻到的只有冷清,十分凄惨。乍暖还寒的季节,最难忍受。两杯淡酒,怎能压住心头的悲伤?大雁飞过,我正伤心,却发现它正是我在故乡认识的那只。满地黄花堆积着,十分憔悴,有谁忍心去摘!我守着窗,独自一人,一个人怎么才能熬到天黑?细雨敲打着梧桐,此刻正是黄昏,一点一滴落着。这种场景,这种愁又怎是一句话能说得清的呢?

(一)框架与框定

Fillmore(1982)认为,框架至少应该符合两点要求:1.能体现情景或事物状态的特征;2.原则上独立于语言表达(verbalization),就如由买卖一系列事件构成的商业框架。他还指出,在同一个框架内,对一个概念的意义进行阐释,一定会涉及到这个框架内的其他的一些相关的概念。在微观认知框架中,概念是一个随处可见的因素,我们在表达或描述某些字词句乃至更大的语言篇章结构时,必然会涉及到或多或少的概念以及概念所产生的概念场。在一定的概念场中,不同的概念意义表达过程,会产生概念隐喻。李天贤(2012)指出,如果一个概念场的概念能够使人联想到另外一个概念场的概念,则会产生隐喻,其语言单位的意义就会隐喻化。在框架的大理论下,朱永生(2005)指出,所谓框定,就是把某人某事看作是一个框架中的成分,并由此设定这个成分与其他成分之间的关系。

《声声慢》一开始用了十四个叠字框定了整首词的角色,即词人自己。从“寻寻觅觅”开始,可以看出她想要寻找点什么,但寻找的结果却是“冷冷清清”,紧接而来的是“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词人这一角色在一个事件框架中出现并将“愁惨”的基调定好。进入到具体的框架事件中,“乍暖还寒”词人难以将息,于是起身饮酒,借酒浇愁。此刻高空风送雁声,想起这正是以往在北方故地所见,更增加了思乡的惆怅。在写完高空远景之后,开始转入近处所住庭院的景色。院中开满了“黄花”,秋意正浓。(原文中的“黄花”指的是)“花”这一概念在李清照的诗词中有着特殊的意义。读者在读到“黄花”这一意象概念时,脑中势必会产生“伤怀、祭奠、怀念、故人、离别”等子框架概念。词人写堆积的“黄花”“憔悴损”,更证实了读者脑海中在的概念上所确立的伤怀情感。本是无情却有情,如人般憔悴枯萎凋谢了。这一概念隐喻使读者由此通过对满地黄花的感触,联想到金秋盛开却又凋谢,进而再聚焦到词人。这一过程完成了从“花”到“人”的情感表征即“伤愁”的映射,使其获得概念隐喻义。

从喝“淡酒”、见到的“雁”以及满地堆积的“黄花”这些概念框架,一步一步地激活了读者背景知识框架中与酒、雁、“借酒消愁愁更愁”“鸿雁传情”等相关的子框架背景知识。这为整首词定好了一个宏观的悲愁框架基调。词人以自身为主要框架里的人物中轴,将“淡酒、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作为子概念框架陪衬。这首词是婉约派的代表作之一,而婉约派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圆润清丽的语言来表达柔婉含蓄的情感。这样的风格特点对于有着宋词背景知识框架的读者而言是完全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所以说,框定了这一系列的语境之后,我们就能够唤起与词人共同的情感,进而能体会到词人在国破家亡之后凄苦悲凉的心绪。

(二)框架与框架的文化结构

Fillmore对框架的社会文化特性给予高度的重视,即肯定许多框架是所有文化共有的,同时又承认在不同的文化之间,有些框架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不同之处。Lee(2001)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指出,框架概念既包括传统语义学概念的“隐含意义”(connotation),也包括社会文化意义。

李清照《声声慢》这首词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绝唱”,是因为词人所写的不仅仅只是儿女情长的闺怨闲愁,还写出了词人在国土沦丧后客居异乡的悲痛离愁。《声声慢》正是词人连遭国破、家亡、夫死之痛的连环打击之下所写。在解读这首词的过程中,如果脱离李清照当时所生活的环境这一大的社会框架背景,将无法激活读者对词中所抒发的这一家国丧失的悲痛情怀的共鸣。正是在这样的大框架背景之下,这首词的感彩才有了一个时代的依托,也就有了一定的现实性和社会意义。

李清照作为宋代词人,其时代背景与读者已知的历史背景知识框架是相吻合的,因而能够自然激活类似“战乱、家国之痛、流离失所、朝败”等一系列框架结构。由于每个国家的社会历史存在差异,每个国家民族的认知框架也就各不相同。所以,在认知之外,在对宋词赏析过程中,势必要考虑到目标语读者的文化框架知识,只有以激活目标语读者的历史文化框架为重要标尺,才能达到认知的最佳效果。

四、结语

从以上分析来看,宋词解读可以涉及到多种认知框架理论下的知识,读者在赏析过程中既要激活自己大脑中已有的与宋词这一特殊文体的框架,又要激活词人自身以及她所处的时代大文化背景下的认知框架。与此同时,还要结合读者的情感认知框架,对宋词框架结构中的角色进行转换来达到更好地理解词人意欲表达的深层情感内涵。

参考文献:

[1]Fillmore,Charles and Beryl Atkins.Towards a Frame-

based Lexicon:the Semantics of Risk and Its Neighbors[A].In Adrienne Lehrer and Eva Kittay(eds).Frames,Fields and Contrast:New Essays in Semantic and Lexical Organization. Hillsdale[C].NJ:Lawrence Erbaum,1992:75~102.

[2]Martin,Willy.A Frame-based Approach to Polysemy[A].

In Hubert Cuyckens and Britta Aawada(eds.).Polysem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gnitive Linguistics Conference [C].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7:57~81.

[3]郑春艳.从图式理论视角比较赏析《声声慢》英译[J].甘肃联合

大学学报,2012,(26):22~24.

[4]李天贤.认知框架视角下的语篇连贯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

版社,2012.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6]朱永生.语境动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尹琼,英涂靖.李清照词中“愁”之意象的隐喻解读[J].现代语

文,2010,(9):46~48.

(徐倩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