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春小麦新品种吉春21号选育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春小麦新品种吉春21号选育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吉春21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于2001年以(吉春12×丰强9号)F1代作母本,以外引材料4083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后代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在该生态区中,产量构成因素合理,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对该生态区的主要病害和不利生态条件,具有较强的抗性,稳产性好;主要品质指标优于该生态区内生产上推广的同类小麦良种,属优质中强筋春小麦

关键词 春小麦;新品种;吉春21号选育

中图分类号 S51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047-01

1 选育经过

吉春21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于2001年以(吉春12×丰强9号)F1代作母本,以外引材料4083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后代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08年利用该系群的混合种子进行产比试验;2009年继续进行产比试验;2010年参加吉林省小麦区域试验,同时进行多点抗病性鉴定和品质分析;2011年继续参加吉林省小麦区域试验和抗病性鉴定,同年参加生产试验。2011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选育系谱如下:2001年:以(吉春12×丰强9号)F1代作母本,以外引材料4083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组合号为01126;2002年F1:田间点播人工杂交种子(01126),依据育种目标采用系谱法选拔单株并进行系统编号01126-3;2003年F2:选拔单株,系统号为01126-3-2;2004年F3:选拔单株,系统号为01126-3-2-1;2005年F4:选拔单株,系统号为01126-3-2-1-8;2006年F5:选拔单株,系统号为01126-3-2-1-8-9;2007年F6:选拔单株,系统号为01126-3-2-1-8-9-1;2008年F7:选拔单株,系统号为01126-3-2-1-8-9-1-4。同时利用该系群的混合种子在院内进行产比试验;2009年F8:选拔单株,系统号为01126-3-2-1-8-9-1-4-1。继续在院内进行产比试验;2010年参加省小麦区域试验,同时进行多点抗病性鉴定和品质分析;2011年继续参加省小麦区域试验和抗病性鉴定,同年参加生产试验。

2 品种特征特性

具体如下:①种子性状。红色角质粒,呈椭圆形,千粒重39.44~41.63 g,容重774.69~781.83 g/L。②植株性状。幼苗直立,叶片深绿色,分蘖力中等。株高82.5~100.6 cm,茎秆强,韧性好,抗倒伏性强[1-2]。成穗整齐,茎秆落黄好。③果穗性状。穗纺锤形,穗长10~12 cm。白壳,有芒,每穗40粒左右。④品质分析。籽粒蛋白质17.94%,降落值442S,湿面筋35.79%,沉淀值56.2 mL,吸水量63.7 mL/100 g,面团形成时间5.2 min,稳定时间13.3 min,弱化度36 F.U,粉质质量指数157 mm,评价值64,最大拉伸阻力300 E.U,延伸性184 mm。⑤抗逆性。高抗秆锈病和叶锈病,中抗根腐病、赤霉病、白粉病及散黑穗病[3-4]。⑥生育日数。出苗至成熟85 d左右。

3 增产效果

2010—2011年吉林省区试平均产量为4 427.18 kg/hm2,较对照(丰强7号)平均增产9.44%(表1);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4 874.88 kg/hm2,较对照(丰强7号)平均增产16.21%(表2)。

4 栽培要点

(1)播种。选择地势平坦、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水源充足、灌溉设施齐全、没有施用过玉米、大豆除草剂的地块,3月末至4月初根据土壤化冻情况尽早播种。

(2)密度。一般保苗500万~550万株/hm2。

(3)施肥。施二铵150 kg/hm2(或成分含量等同的复合肥)+尿素50 kg/hm2作种肥,可根据苗期长相情况进行追肥。

(4)病虫草害防治。播种前必须用青菌唑、粉锈宁及其他防冶散黑穗病药剂拌种,以防治散黑穗病。三叶期至分蘖盛期及时用2,4-D丁酯消灭麦田杂草,一般用药量为1 kg/hm2。抽穗后,注意防治粘虫,保护好小麦的旗叶。

(5)适应区域。吉林省中、西部洼地、二洼地及沿江河低洼易涝地和内蒙东部地区种植。

5 参考文献

[1] 刘红欣,李玉发,栾天浩,等.春小麦新品种吉春13号选育报告[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51.

[2] 王浩瀚,王勇,赵连芝,等.春小麦新品种张春21号选育[J].中国种业,2010(6):63-64.

[3] 王进先,张林书.春小麦新品种“丰强2号”选育报告[J].吉林农业科学,1964(3):1-9.

[4] 何庆祥,雷耀湖,苏毓杰,等.春小麦新品种甘垦4号选育报告[J].甘肃农业科技,2006(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