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倾诉心曲的“轻轻”迥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轻柔、舒缓、婉约、曼丽,传唱、激宕一代代人,乃至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文艺晚会,都是少不了的朗诵节目。持久不衰魅力“密码”究竟何在?其一恐怕是“轻轻”的韵味、“轻轻”的惆怅、“轻轻”的诉说、“轻轻”的节奏,在形似“轻轻”中,我们感到那“相见时难别亦难”情感的深沉。
康桥,乃作者“最心爱”的地方,为之写过三篇诗文:《康桥,再会吧》,早期的留别诗;《我所知道的康桥》,阔别后深情的回忆;《再别康桥》则是倾诉衷肠的绝唱。本文欲以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与这首诗,参照解读。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诗开头连珠似三个“轻轻”,奠定了全诗“举手长劳劳,两情同依依”感情基础,创造出一种伤离别的孤寂气氛底蕴,显示了珍惜、郁闷、眷恋、惆怅的情绪,不愿离去又不得不离去。为了排解“作别”的愁绪,于是转向“关心天上的云霞”、“一晚又一晚的,只见我出神似的倚在桥栏上向西天凝望。”
在这神往的“凝望”中,便产生物与我的交融,于是便在一行行诗中有了描写上的形象性与画面感,这便是“金柳”、“艳影”、“青荇”、“柔波”……由于“柳、留”谐音,古人惜别常以“折柳”表示痛惜挽留,“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从早上踟蹰到黄色,“媚媚的康河”新娘似金柳,是越看越可爱,为了怕惊动,不得不“轻轻”离开。“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泥的性灵。”这新娘的“艳影”,便成了“优美、宁静”,在默契中“荡漾”,合二而一,淹人性灵,这一切尽在“轻轻”中调谐。“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招摇”用得精当、准确。这里是姿态生动水底邀游之意;不是我们平日从贬斥方面理解的虚张声势,炫耀蛊惑。“妖媚的康河……那一流清浅……关心败草里的花鲜。”这美丽的“招摇”,恰好显示了青荇的油油、“轻轻”。“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这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一身化为“水草”,投入“柔波”中,以了“精神依恋之乡”宿愿。
《再别康桥》可谓无处无诗,无处非画,每一行是一幅画、每一节是一支曲,两两错落,构筑有致,色彩、线条、节奏、块面,自然物象心灵化,内心情感物象化,一往情深的依恋,尽在“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中“轻轻”映现。“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夏虫无语、笙箫悄然、游子挥别、彩云惘然,在如此“轻轻”氛围中,“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即将分手时候,最好的安慰,是让你静静地徜徉我无限思念怀想中。“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诗人的神、康桥的灵,已“轻轻”融合为一。“此间不可无我吟”,尾节连用两个“悄悄”与开首的“轻轻”前后呼应。相见的眷恋、珍惜:相别的惆怅、无奈,都统一在“精神依恋之乡”。
“谁一旦发现了自己,他在这个世界上就什么也不会失去了。”(茨威格语)诗人视康桥为“难得的知己、生命的泉源”,康桥欣赏有这么一位旷世歌者。胡适在《追悼志摩》中讲道:“他的一生真是爱的象征。爱是他的宗教,他的上帝。”《再别康桥》的肠荡气轻轻吟唱,让我们更感受到对“宗教”、“上帝”“轻轻的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