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三重锁定,打造高效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三重锁定,打造高效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贾如海,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参与了“十二五”市级课题“研讨式教学模式探究”,撰写的多篇论文获得全国及市、区级大奖。其中,《紧抓文本,回归课堂――浅析高中语文课堂的导入环节》获得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教学成果大赛全国一等奖。

钱理群教授在《语文教育新论》中多次提到“语文教育遇到的问题太多”“最大的问题是教师不会思考,导致学生不愿思考”等现状,我们的高中语文课究竟要走向何处,45分钟的教学时间如何合理分配,这真的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要反复思考的问题。

一节语文课一般会被教师分成四个部分:课程导入、整体感知、细部分析和总结扩展。平日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设置一个适宜的导入环节,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状态之中,拥有一个完整的细部分析环节,可以直接作用于重难点的落实,抓紧关键环节,细化课堂的重点部分,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高效低负”。

其实,心理学领域存在一个“极限效应”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的注意力是存在极限时段的,中学生的注意力极限一般为20分钟至25分钟,超过这一时间,学生的注意力极容易受周围因素干扰而分散,这也就决定了一堂45分钟的课如果“刻刻饱满”,就会出现“满则亏”的现象。所以,我们要利用好一节课的不同环节,详略得当,讲求方法,以效率主导课堂。

根据这一分析,我认为需雕琢一节课的三个环节,深化高效教学模式,分清详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这也就是我所说的“三重锁定打造高效课堂”。

一、依照情感目标,深挖文本,细化导入

语文课堂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教学目标。首先,这一目标设定的灵活性极高,每一个文本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设定情感目标,灵活多变的特性也使得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更从容、更富创意。与此同时,情感目标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目标,我们应该明确,在教书的同时还应该育人。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注,事实上是关注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有了特定的情感才会左右学生们对事物的态度,最终形成学生的价值观,这应是语文学科存在的意义。

例如《蜀相》一课,教学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体会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精神世界,领悟作者杜甫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面对这一问题,在反复思考后,我将情感目标引入了导入环节。导入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插曲《卧龙吟》,歌词中提到“束发读诗书,修德兼修身……时乱势危久沉吟。”根据文本,设计问题:“诸葛亮之所以被历代仁人志士反复吟诵,其原因是什么?”通过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将学生引入诗境之中,明确是什么人在赞颂诸葛亮,思考为什么会赞颂他。授课过程中,从诸葛亮的责任意识入手,深层次挖掘文本,让学生明确诸葛亮“六出祁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为了心中的“家国责任”。导入环节中,我将文本和情感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用多媒体的方式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初始阶段将价值观目标通过歌曲的形式引入课堂。

叶澜教授曾经讲过,语文教育研究的核心就是对文本的研究。所以,导入环节要想万无一失,除了要“新”,还要“深”。“深”即深层挖掘文本内涵。任何形式的语文教学都不能脱离文本而存在,文本是语文课堂的生命,抓住文本才能抓住课堂的命脉。

新课程标准三个维度的目标是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情感目标不应该被忽略,从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的导入环节直接渗透情感目标,无疑是明智而有效的。注重了这样的观念,我们便可从开头牢牢“锁住”高效教学的命脉了。

二、营造宽松气氛,研讨探究,突破重点

在“导入”环节之后,我们应该雕琢的是课堂的细部分析以及总结扩展的环节。这是很多语文课堂都会涉及的环节。“整体感知”之后,教师往往抛出一些问题,供学生们讨论,进而完成教学目标。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其实已运用到了最新的教学理念,即重视合作探究的“研讨式教学”。

研讨式教学法最早出现在早期的德国大学,现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学校中的一种最主要的教学方法。研讨式教学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由教师创设问题情景,然后师生共同查找资料,研究讨论、实践探索,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能力。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的研讨总不能更彻底、更深入,究其原因是教师不敢完全放开课堂。如果将课堂的这一关键环节完全抛给学生,是不是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呢?

我曾进行过一次尝试。讲到《雷雨》一课时,我抛弃了原有课本剧表演的形式,通过辩论赛的形式分析周朴园人物形象,设置辩题“周朴园是否真的爱过侍萍”,全班分成正反两方,依据文本,搜集资料,展开辩论。有学生说:“周朴园不会爱侍萍,因为他是个剥削劳动人民的恶魔、冷血动物。”也有学生认为周朴园是爱鲁侍萍的,他也有血有肉有爱。还有学生认为“初恋根本不懂爱情”,这个问题无法回答。这次辩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细致分析周朴园这一比较单一的形象。记得之前的课本剧表演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丑化周朴园的形象,而辩论出的人物是丰满的,这符合新课程改革多元认知的理念,同样有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形成。通过辩论赛,笔者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高效教学的要求。

当然,在贯彻“研讨式教学”的同时,营造相对宽松的课堂氛围亦是重中之重。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宽松和谐的气氛是必要的,当我们用平等互动的“研讨式教学”锁定课堂的主体部分时,高效教学的目标自然轻松实现了。

三、反馈目标达成,多维作业,多重思考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掌握知识、锻炼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操练场,也是检查学习效果、获取反馈信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但语文课的作业往往存在机械性偏重的问题,这就导致了学生对待语文作业的态度不端正。如何设置更具针对性的作业,调动学生巩固复习的积极性,而又保持相对平衡的作业量呢?我想,设置多维作业是唯一的解决途径。

新课程改革的三个维度教学目标决定了多维作业出现的必然。一个优秀的作业设计不单单要关注弹性与选择性,形式的灵活多样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讲到《汉家寨》的时候,我将作业分维度设置为归纳生字生词、梳理课文内容、讨论“坚守”的含义等三项。其中,对本文“坚守”含义的分析是难点。我让学生们回到家中利用网络资源,登录网络社区,与网友们讨论“坚守”的含义,并将网友的观点带到学校与全班分享,要求学生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用作文的形式锁定成果。全班最后形成一本文集,题目为“我的坚守”。多维度的作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各种资源更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以上是我对“在高效教学中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些许理解。我认为,抓紧课堂、向课堂要效率才能从根本上真正减轻学生负担。在课堂中,锁定导入环节,锁定研讨探究,锁定作业设计,突破重点,就能打造高效。“高效诚可贵,减负价更高,地位无高下,论衡是妙招。”高效教学与低课业负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得以完善,另一方存在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