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纸里纸外:澎湃的新闻创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纸里纸外:澎湃的新闻创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上海报业集团主办的澎湃新闻上线后引发了各种关注与讨论,虽然有人评价它的发刊词略显文艺与矫情,也有人预料其不过是党办媒体的简单翻版,但更多的评论则认为这是中国新闻业真正的“新媒体转型”。的确,在“澎湃”(The Paper)这个简单而具有丰富含义的名称背后,充溢着传统媒体人对于纸媒的浓厚怀旧情怀,也透露出重整传媒市场的野心,仅从新闻样态上来说,它体现了现有技术与新闻理念的平衡。

坚守纸媒的新闻质量

人们已经习惯通过网络来浏览新闻,如今另一趋势是使用手机新闻APP和移动社交媒体的推送来获取新闻。与门户网站、手机终端及社交媒体的新闻整合不同,出身于传统报业的澎湃新闻更像是“新闻媒体”,它的新闻更加具有原创性和深度,质量更高。仅以8月22日为例,当日澎湃共118篇新闻,其数量比起一份32版的日报来说毫不逊色,但即使日报也免不了使用通讯社或其他媒体的消息,而澎湃的新闻几乎全部是深度报道或短文,并且几乎全部是原创。网站与新闻APP的整合新闻产品更是无法与之相较。

当然,这与现行体制给予纸媒和网媒新闻采访权的不同有相当大的关系。正是基于这一优势,借助于东方早报的记者网络,澎湃新闻给惯于通过网络或移动互联网获取新闻的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利用互联网的时效性,澎湃还加强了新闻的追踪报道。在8月23日15:46,澎湃《学术期刊曝光北大博士生大篇幅抄国外论文》,立刻引发大量转发、评论和追问,在16:24、19:34又先后两篇后续报道。这些报道不仅时效性强,也充分体现了传统纸媒所重视的新闻深度。澎湃新闻的样式、选题与风格吸纳了网络语言的特色,却具有更高的新闻质量,这是其立足的最重要的根基。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六大创新

第一,利用“长尾效应”,建立新闻陈列架。互联网的虚拟平台能够提供比物质平台更大的空间,由此也为小众消费品带来销售可能性,这已经成为网络购物的基本共识。澎湃一口气推出数十个栏目,其中既有“直击现场”、“打虎记”、“舆论场”等大众化栏目,也有“私家地理”、“翻书党”、“有戏”等小众口味的内容,但它们丝毫不会浪费新闻版面,而是通过互联网的空间折叠与标签体系,供新闻消费者各取所需。

第二,制作所谓“全媒体新闻”。全媒体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它最大的贡献是指出新闻利用的符号体系并不只限于文字、图片和视听语言。澎湃的“全景新闻”即体现了这一点。实际上,新闻集团在2011年推出的iPad报纸《The Daily》早已使用了这种方式。提供360度新闻图片,用户可以在屏幕上滑动手指来观赏不同角度的图景,这确确实实是纸媒无法完成的任务。

第三,采纳最新的新闻样态。例如数据新闻,澎湃有一个栏目即名为“花边数据”。再如 “围观”栏目,即是近年来电视新闻所惯用的街头拦访的新颖变形。

第四,挖掘“用户自制内容”(UGC)的潜力。如今不仅社交网络把用户自制内容作为核心资产,传统媒体也不断让用户或受众通过自己的平台发声,以此建立“开放新闻”。报料、评论、点赞并不出奇,澎湃走得更远,“新闻追问”成为最夺人眼球的事情。通过将“问答”这种流行的互联网UGC模式搬到新闻平台上,澎湃带来了开放新闻的更大可能性。

第五,采用互联网时代的新型营销方式。在7月22日正式上线之前,像所有的互联网产品一样,澎湃也进行了“内测”。在这个阶段,风声已经传遍了业界学界,并且足以吊起公众的好奇心。

第六,社交网络的病毒式传播。所有的新媒体终端都在寻找与社交网络整合的接口,澎湃也不例外,每一篇报道底下都显示有三个分享按钮: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

总之,澎湃新闻挖掘了现有技术和平台的最大可能性,即使仍然有互联网人士不够满意,它的确是中国纸媒近年来寻求新媒体转型的一大突破。

前景光明,抑或迷雾重重?

对上线不久的澎湃新闻来说,现在评论其未来,恐怕为时过早,它有两个核心问题尚待观察。

首先,新闻质量是否后继有力?通过第一个月的表现来看,澎湃新闻的确势头强劲,无论是数量抑或质量都值得称赞。但这种势头能否持续下去?

其次,盈利前景如何?据报道称前期投入已经达到了三四亿元,而澎湃将通过海量内容交换海量受众,以广告作为主要盈利模式。商业盈利不见得一帆风顺,而它对于新闻的侵蚀也是许多理想主义媒体黯然退场的主因之一。

新闻集团《The Daily》的关闭固然与其整体状况相关,但也提醒澎湃和中国的媒体人,纸媒的革命不是一个瞬间的华丽转身,而是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