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全球传播视野下的“走基层”报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一个时期以来,全国新闻界开展的“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和公信力。在目前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塑造社会共识难度加大的背景下,“走基层”报道成为主流媒体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有效引领公众舆论的重要手段,形成了“寻找问题(舆论热点)确定故事(新闻线索)展示全景(新闻背景)理性回应(舆论争议)”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模式。
但我们也应当看到,无论是从指导理念还是从具体实践来看,“走基层”报道都被置于传统的“内宣”语境,即它所指向的是国内受众;聚焦的是国内政治与社会议题;满足的是国内民众的诉求。如何在“外宣”的语境下和全球传播的视野当中重新审视“走基层”报道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而提升我国新闻媒体在全球舆论场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并且运用最具前沿性的新闻理论和实践模式提升“走基层”报道的创新能力,使之成为一个长盛不衰的新闻品类,以上这些应当是我们今后将“走转改”活动不断引向深入的路径和方向。
中国的“基层人物和基层社会”受国外媒体更多关注
与之遥相呼应的是,与“走基层”相类似的选题也成为国外新闻、传媒界同行关注的对象。近几个月来,曾任美国新闻杂志《纽约客》的驻京记者彼得·海斯勒(Peter Hassler,中文名字为何伟)出版的《江城》、《寻路中国》等细致描述中国“基层社会”图景的新闻纪实作品不仅在英语世界成为畅销书,被翻译成中文后在我国读者中也引发了强烈反响。《江城》一书记录了作者在长江边的小城涪陵担任英文教师的亲身经历,《寻路中国》则是作者驾车在中国小城镇和乡村进行实地采访的“旅行日志”,这两本书可以说是一个外国记者在中国“走基层”的成果展示。
无独有偶,近年来在英语世界出版的有关中国的新闻纪实类(即所谓的“非虚构”类)书籍中,以普通中国民众及其日常生活作为选题的出版物在数量上有了显著增长。笔者对2007-2011年出版的关于中国的新闻纪实类书籍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发现以“基层人物”或“基层社会”为主题的占到了一半以上,其中产生较大影响力的包括《工厂女孩》(作者为何伟的华裔夫人张彤禾)、《中国课程》(作者为《华盛顿邮报》前北京分社社长潘文)、《北京欢迎你》(作者为美国一家运动网站的总编Tom Socca),等等。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国外媒体把“基层人物”和“基层社会”作为中国报道的重要选题和素材。
显而易见,“走基层”报道的对象是“基层社会”,其主体是“草根阶层”——即身处社会基层的普通民众。他们的故事受到国外媒体的广泛关注,这充分反映了全球新闻传播领域所发生的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对一个国家或组织而言,推广软实力和增强吸引力最为有效的手段便是“讲故事”。在众声喧哗的微博时代,“谁的故事更受欢迎”便成为国与国之间政治角力的决定因素之一。对于信息传递和形象/声誉推广而言,借助于公民的力量,即所谓的“民间传播”(相对于“政府传播”和“企业传播”而言),这是最有效的手段。
对于已经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和世博会的中国而言,外国人最想看到的不只是对我国悠久和灿烂文化的华丽展示,他们更希望了解的是当下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智慧,更希望认识的是来自草根阶层的当代“公民英雄”。因此,我们应当通过讲好普通中国人的故事来加强对外传播的有效性,这恰恰是把目前以“内宣”为指向的“走基层”报道拓展到全球传播的广阔背景下进行考量的切入点所在。
未来新闻学对“走基层”报道的启示
近年来,新闻传播领域发生的急剧变化对传统新闻学理论和实践模式带来了全方位的挑战。因此,深化和改革当前“走基层”报道不仅是从“内宣”到“外宣”语境的简单切换,还涉及到了如何将我国新闻界“走转改”的实践与全球新闻传播的理论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兴起模糊了新闻生产者和接受者之间泾渭分明的界限,彻底颠覆了“传播学之父”施拉姆提出的“传者-信息-渠道-受者”的线性传播模式,也使得“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等大众传播学经典理论无法充分破解在当今的新闻传播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难题和困局。有鉴于此,各国新闻学研究者和新闻工作者都在积极进行理论和实践模式的探索。虽然目前还没有一种得到公认的经典理论或模式出现,但已经产生了一些新的理念和思路,我们目前暂用一个松散的命名——“未来新闻学”(future of news consensus或FON)来加以概括。
从本质上看,“未来新闻学”是新闻学研究者和专业工作者对不断变化中的媒体生态和传播模式做出的回应。其核心观点包括:
1.新闻报道是记者与其报道对象之间相互对话和沟通的产物,也是不同话语和立场相互冲突、调和与协商的结果。换言之,传统新闻生产模式是“一对多”的单向传递,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则演变为“多对多”的“对话”或“协作”生产模式。
2.专业记者应当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与受众保持“高度粘合”的关系,后者通过“开放源代码”(open-source coding)或“众包”(crowd-sourcing)等方式参与新闻生产,为前者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闻线索和素材,前者则充当“把关人”的角色,确保新闻报道的公信力和专业品质。
3.新闻文本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开放性的、蕴含多种阐释可能性的“话语建构”,这改变了传统新闻学中对结构、文体和专业伦理的严格规范与要求。在未来新闻学的阐释框架下,新闻文本呈现出碎片化和流动性的特征,新闻文本也相应地从一个具有确定意义的“实在”(being)演变为一个不断自我更新和修正的“形成过程”(becoming)。
4.新闻报道的首要功能是在政治和社会领域内引发建设性的“公共对话”,凝聚社会共识,而不仅仅停留在传递信息和告知公众的层面上。
简言之,未来新闻学倡导的是:媒体机构的扁平化、新闻生产的全民化、管理机制的去中心化,社会共识的固化。其终极目标是通过新闻生产与信息传播促进全球不同族群与社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打造出一个理想状态的“和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