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美术教学“新”起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美术教学“新”起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学生、家长、学校对美术教育的忽视,值得深思。怎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美术教学洋溢活力,让美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付出更多的智慧,营造和谐课堂,欣赏每个孩子,让其了解美术的真正内涵,这样才能实现美育的目的,焕发出崭新的风采。

关键词:美术教学;风采;和谐课堂

当今学校、家长、老师一味地要学业成绩,缺少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这种功利性教育,某种程度上造成学生人格的缺失,造成了师生关系日渐冷淡,渐行渐远。美术活动的目的不在于培养多少个画家和艺术家,而在于启迪孩子们的思维,打开想象之门,是实施全面教育的题中之意,是学生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学生成才的一大助力。

一、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美术教师,首先要调整好心态,不能因为种种现状而轻视自己的学科,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改善我们的教学环境,抓住一切有利的因素为我所用。近年来,社会上的艺术培训班如雨后春笋,很多家长在让孩子学习文化课的同时,还要学习一门艺术课,从这点来看,家长还是很重视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的。其次,要静下心来,踏实认真地学习美术教育教学理论,挤出时间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用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美术教学能力感染学生,抛弃急功近利的浮躁,努力“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术组内教师互相沟通和互动,取长补短,跨学科听课评课,交流教学经验,探索新思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二、帮助孩子了解美术真正内涵

美术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映,它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审美。通过美术教学,让学生获得对自然、社会生活和艺术作品的感受、理解进而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更深层次地认识美术,感受美术所带来的心灵感动。如:罗中立的《父亲》这幅油画,学生乍一看,就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老农民形象,但若了解了作品的创作背景,即作者饱含深情地刻画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充满了人性关怀。学生可以通过查资料预习、欣赏,感受美术所带来的心灵感动,感受画家独特的情感和个性,让学生深层次地认识美术,并逐步使学生认识到美术学习与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是相互关联的,对自己的成长是无法替代的,从而让学生在思想上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营造和谐课堂

受学科地位和现实处境的影响,不少教师不免对美术教育钻研松懈,其实,唯有在教学中增强趣味性,在内容的感染力上下工夫,尊重学生个性,教师做共同学习中的首席,师生互动平等和谐才是正道。譬如在教学三年级第9课“我的好朋友”时,课前我抓拍了班级学生生活学习的镜头,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出来,学生很兴奋,自然进入学习状态。接着教师示范,帮助学生总结出写生人物的规律,示范演示时,我有意识地对人物进行了夸张,以暗示学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表现出自己的个性来。最后,请几名学生在中间摆出造型,学生从各个方向进行观察,进行线描生。整节课,我时时提醒学生不要把自己当成照相机,不要担心画得不像,大胆尝试,画出一个有个性的好朋友。这样不光凸显了每个学生不同的审美情趣,而且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不同风格。教学过程中,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有的孩子看到的是一片森林,有的孩子则看到的是一棵树。个性的差异展现出来,不同的眼光,不同的风格。

四、欣赏每位学生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以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多元评价,学生的美术创作活动是个性化的,有差异性是正常的,老师可采用纵向比较,对学生的前后作业态度和效果做出客观评价,清楚地了解学生的进步和需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进行引导。试想当一个孩子发现他画的松树的形态和另一个孩子画的松树的形态被老师认为同样优美时,他会有何感受呢?展示活动中,学生的自评和自省也很重要。总之,进行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促使学生发扬优点,改进不足,从而增强自信心。另外,通过评价,教师可获得可靠的反馈信息,从而有效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五、形成独特风格

教无定法,人各有法,引起兴趣,就是好法。是的,一件再华丽的衣服,如果长年累月穿着,也会让人看腻的;无论多么可口的饭菜,如果顿顿吃它,最终也会让人倒胃口。所以,一个有智慧的教师,会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教学活动,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让学生处在积极思维的状态下,充分展现自己,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追求美、向往美是美丽人生的追求。新课程环境下,美育是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艺术品位。在这种非主流、弱势地位的形势下,我们教师只有付出更多的智慧,深入探索,才能让美术教育焕发出崭新的风采。

参考文献:

傅幼康.走进美术新课程:江苏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十年[M].江苏美术出版社,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