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企业家社会资本、个人特质与创业企业绩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企业家社会资本、个人特质与创业企业绩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运用我国2011年151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实证考察企业家社会资本个人特质各构成维度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教育水平、声誉威望和任职规模与创业企业绩效正相关,企业家政治参与度和职业经历与创业企业绩效负相关。

关键词:社会资本;个人特质;创业企业;企业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4)04-0057-05

随着社会资本概念从社会学领域引入经济管理领域,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成为学界关注重点和热点。企业家社会资本是蕴含于、借助于或源自于企业家个人关系网络而获取的现实和潜在资源总和[1],是企业家获取创业资源和提高企业绩效的重要手段,有节约交易与信息费用、约束企业家行为等功能[2],能增强其创业成功可能性,对企业发展与成长非常重要。企业家政治网络和专业经验对企业创业绩效有促进作用;创业者社会资本通过个人信任和制度信任,有利于解决创业融资难的问题 [3]。

目前,涉及企业家社会资本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尚存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创业者人格品质(如诚实、正直等声誉)和传记特征(如学习、工作等经历)客观上决定了创业者个人能力和素质[4],必然对创业企业经营绩效产生深刻影响。现有文献中,将企业家社会资本和个人特质相结合,探索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较少。二是关于企业家社会资本的概念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相对较多,但相关实证研究较为欠缺。三是企业家社会资本构成维度、企业家哪些个人特质对创业企业哪些经营绩效有影响,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是本研究探讨的问题。

1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1.1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经营绩效

在中国市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的背景下,政府依然是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有学者以“企业家是否在上级领导机关任过职”衡量企业社会资本,发现企业家的政治身份有助于提升企业经营能力和效益[5]。运用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发现企业家与政府的政治联系及与其他企业家的社会联系可提升企业组织绩效,而前者作用更大[6]。

近年来,学者发现中国企业家的政治参与与企业绩效之间不再正相关。对625家国有企业的研究发现:企业家政治身份不但没有提升企业绩效,且为官员寻租提供了机会,降低了企业绩效[7]。对民营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高管的政府背景在整体上并不影响企业价值[8]。在控制政治关联与企业绩效的内生性关系后,民营上市公司政治关联程度与企业绩效负相关[9]。

随着市场机制和产权制度日益完善,政府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逐渐弱化,企业家政治参与度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随之减弱。尤其对创业企业来说,其初创期绩效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准确捕捉市场动向,快速满足客户需求,与企业家政治参与度关系不大。企业家参与政治热情度过高,甚至会影响企业在经营上的投入,对经营绩效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1:企业家政治参与与创业企业绩效无显著相关关系,甚至存在负面影响。

对初创企业,企业家通过社会网络提高企业的市场认可度,间接影响企业获取所需的资源。其社会网络在改善企业经营绩效、提高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等方面有广泛贡献,影响机制可以归纳为:减少信息搜集成本、减少市场交易成本、产生溢出效应具有正外部性、节约正规制度实施成本[10]。有学者用企业家纵向联系、横向联系等来反映企业家社会资本,用“企业法人代表是否在上级领导机关任过职”来反映纵向联系;用“企业法人代表是否在跨行业的其他任何企业工作过及出任过管理、经营等领导职务”来反映横向联系等 [5]。借鉴以上研究,本文用企业家职业经历(企业家曾经工作过的单位类型)来表征纵向联系,用任职规模(企业家曾经工作过的单位数量)来表征横向联系,并假设:

H2:企业家职业经历与创业企业绩效正相关。

H3:企业家任职规模与创业企业绩效正相关。

1.2企业家个人特质与企业经营绩效

企业家的心智模式、个性心理、角色扮演、成功综合症等会影响其创新创业行为,在外部环境大致相似时,企业家个人主观因素是创新创业成功的先决条件。企业家的观念、习惯、思维和精神等决定着企业家自主创新的意愿、能力和绩效。

教育在企业家心智模式、人格品质等的形成过程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个人的教育水平与其应变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正相关,与其提出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案的能力正相关[11]。也有学者发现,除金融业上市公司董事会学历分布构成和公司绩效有不显著的正相关性外,其他上市公司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相关性[12]。综合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4:企业家教育水平与创业企业绩效正相关。

企业家在学习、工作、生活等过程中累积的声誉威望,会提升其融资和资本积累能力,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更长期的信用贷款。从社会交换理论看,企业家声誉对其行为会产生正负两种强化;企业家声誉与决策质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13]。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5:企业家声誉威望与创业企业绩效正相关。

2研究设计

2.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2009~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的151家企业为对象2009、2010两年间共有153家企业在深圳创业板上市,其中苏州恒久(300060)因专利问题被停牌,当升科技(300073)2011年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为负值,因此,两家公司都被从本研究中剔除。,企业家社会资本、个人特质和企业经营绩效数据均从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2011年报中获得或计算、编码取得。

2.2变量设计

2.2.1因变量

为明确企业家社会资本和个人特质对哪些经营绩效产生何种影响,本文选取利润总额(LR)、加权平均资产净收益率(JSY)和资产净利率(JLL)为因变量来表征企业经营绩效(JX)。其中,加权平均资产净收益率由年报中直接获取,利润总额采用自然对数形式进入数据分析,资产净利率由年报中相关数据计算得到,计算公式为:资产净利率=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0年末总资产+2011年末总资产)/2]×100%。

2.2.2自变量

在数据收集中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由于上市时间短、前身多为家族企业等原因,职业经理人制度尚不完善,夫妻店、父子档类上市公司较多,董事长往往是企业实际控制人和决策者。因此,将董事长界定为真正的企业家。

政治参与。在中国,是否以及是哪一级别的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往往表征参与政治生活程度的高低。在此,本文借鉴前人研究,按全国、省、市、县、区五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14],分别赋值5~1,没有以上身份则赋值为0。

职业经历。有的企业家虽无代表委员等身份参与政治生活,但有在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任职经历,为其了解政策动向、行业趋势发展提供了便利。本文采用前人方法来衡量企业家职业经历[15]:在政府部门、大型国有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民营企业或跨国公司任过职,分别赋值为5~1。任职一般国有企业赋值3.5,除现任公司外没有其他组织任职经历的赋值0。

任职规模。企业家工作过的单位越多,一般来说越有利于形成Granovetter弱关系,弱联系网络构成新知识和新资源的来源,有利于企业获取异质性资源,提升竞争优势。本文采用企业家曾任职过的单位总数测度其任职规模。

教育水平。人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在较大程度上受到教育水平的影响。企业家受教育水平越高,意味着能更高效聚集和利用企业发展所需战略资源,制定和执行发展战略。在此,将教育水平按博士、硕士、本科、大专、高中及以下分别赋值5~1。

声誉威望。企业家的高声誉威望既有助于拓展人脉和资源,也能巩固和强化企业家对自我心智模式和人格品质的认知,坚定企业发展方向。在此,以企业家荣获的荣誉称号(劳动模范、奖章等)和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数(专利、品牌等)之和为其替代变量,取自然对数进行分析。

2.2.3控制变量

根据前人研究,企业规模、所在区域和企业家年龄、受教育专业等均可能影响企业绩效,本文将其作为控制变量予以考虑。企业规模取2011年末企业员工数的自然对数。所在区域按中国社科院的《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发展报告(2009~2010)》,将上海、北京、江苏、广东、浙江、天津、山东、辽宁、福建、内蒙视为发达地区,编码为1,其他为欠发达地区,编码为0。企业家年龄为董事长2011年实际年龄。教育专业按董事长所学专业为经济管理、理工科、文科和其他分别编码为4~1。

3实证分析结果

3.1样本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3.3.1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经营绩效关系检验结果

在回归结果中,企业家政治参与度与三种经营绩效在10%水平上均显著负相关,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加权平均资产净收益率(-0.143)、企业利润总额(-0.139)、资产净利率(-0.106),表明企业家政治参与度负面影响企业经营绩效,假设1成立。

企业家职业经历与三种经营绩效均负相关,且在10%水平上与资产净利率显著负相关(-0.189)。表明企业家在政府机关、国有企业、科研院所等的任职经历并不能正面影响其创业绩效,假设2不成立。

企业家任职规模与三种经营绩效均正相关,但相关性均不显著。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资产净利率(0.046)、企业利润总额(0.043)、加权平均资产净收益率(0.01),表明企业家曾工作过的单位数量越多,越有利于提高其创业企业经营绩效,假设3成立。

3.3.2企业家个人特质与企业经营绩效关系检验结果

在回归结果中,企业家教育水平与三种经营绩效均正相关,相关系数相对较大,且在5%水平上与加权平均资产净收益率和资产净利率具有显著相关性。表明企业家受教育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其创业企业绩效,假设4成立。

企业家声誉威望与三种经营绩效均正相关,但均不显著,且影响程度变化不大。回归结果表明,企业家声誉威望的提高,有利于企业经营绩效的改善,假设5成立。

3.3.3控制变量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4.1研究启示

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经营绩效并不具有正相关关系。企业家政治参与度及在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和科研机构等的任职经历甚至对其创业企业的绩效有不利影响。这一结论和上世纪90年代社会资本的研究结论不符,但与本世纪以来部分学者的实证研究基本吻合。首先,市场的力量有可能增强也有可能减弱社会资本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在中国市场化的过程中,总体上社会资本对减少贫困的作用在下降[16]。同样,在经济转型中,市场力量不断加强,政府部门对经济干预程度不断下降,对资源配置影响力不断减弱。在市场化深化背景下,企业家较多投入政治活动,过于注重与政府部门搞关系,维护政治地位,可能并不能从市场中找回投入的资源成本。社会资本只能在特定时期和特定历史条件下起作用,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建立,社会网络的作用正在减弱。第二,创业板上市企业,创立及上市时间较短,最紧迫的是通过产品、技术、服务等创新更快更好地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市场和客户更看重企业的技术、产品、服务对自身需求的满足程度,并不关注企业家的政治身份和职业经历。第三,企业家任职规模越大,所经历工作岗位越多,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与把握会越准确。因此,企业家应更多通过市场行为来经营和维护其在经济交往行为中获得的网络关系,提高企业绩效。

企业家个人特质与企业经营绩效正相关。企业家教育水平与声誉威望均能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企业家教育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其开阔视野,提升能力、增强信心和把握机会。声誉是企业家人力资本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声誉是企业家和企业独特的无形资产。在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之后,企业已进入声誉竞争阶段[17]。在商品交易中,事先评价生产商声誉已成惯例。因此,加强对各种知识的学习、吸收和利用,注重对声誉的投资、培养和提升,不仅关系企业家自身能力和素质提升,更关系企业经营绩效和长远发展。

4.2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研究局限主要在企业家社会资本和个人特质的测量上。社会资本的构成与测度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囿于主要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本文选择了有限的变量来测度反映企业家社会资本及个人特质,所选变量仅构成其社会资本和个人特质的一部分,无法反映全貌。其次,中国创业板始于2009年,时间短,上市企业少,现有研究仅能从单一年份横截面数据进行分析,难以进行时间序列或面板数据研究,导致仅能获得静态研究结果,而不能进行动态比较分析,这些都是未来研究改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Nahapiet J. Ghosha S.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8,23(2):242-266.

[2]T Hellmann,M Puff.Venture Capital and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Start-up Firms:Empirical Evidence[J].Journal of Finance,2002:169-197.

[3]崔祥民,梅强.产业集群内创业者社会资本、信任与创业融资[J].软科学,2010(11):98-101.

[4]杨建东,李强,曾勇.创业者个人特质、社会资本与风险投资[J].科研管理,2010(11):65-72.

[5]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0(2):87-89.

[6]Peng M W,Luo Y. Managerial Ties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a Transition Economy: The Nature of a Micro-Marco link[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mal,2000,43(3):486-501.

[7]Fan Joseph P H, Wong T J, Zhang T. Politically Connected CEOs,Corporate Governance,and Post-IPO Performance of China Newly Partially Pivatized Firms[J].Journal of Financial Eeonomies,2007,84(2):330-357.

[8]吴文锋,吴冲锋,刘晓薇.中国民营上市公司高管的政府背景与公司价值[J].经济研究,2008(7):130-141.

[9]邓建平,曾勇.政治关联能改善民营企业的经营绩效吗[J].中国工业经济,2009(2):98-108.

[10]郭熙保.社会资本理论的兴起: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思路[J].江西社会科学,2006(2):7-13.

[11]Michael A Hitt, R Duane Ireland. Building Competitive Strength in International Markets[J]. Long Range Planning,1987,20(2):115-122.

[12]张慧,安同良. 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学历分布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5(5):113-120.

[13]汪丽. 管理者声誉对决策质量影响作用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 12) : 28-31.

[14]胡旭阳.民营企业家的政治身份与民营企业的融资便利—以浙江百强企业为例[J].管理世界,2006,(5):107-113.

[15]孙俊华,陈传明.企业家社会资本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9(12):28-36.

[16]张爽,陆铭,章元.社会资本的作用随市场化进程减弱还是加强—来自中国农村贫困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7( 1): 539-560.

[17]潘勇.论声誉管理的内在机理—兼论网络市场声誉管理的特殊性[J].管理科学,2003(4): 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