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体质与寒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体质与寒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据《内经•热论》理论探讨体质因素对伤寒、温病发病的直接影响,论证了中医外感热病者由感受寒邪引发,但因患者体质和体内原有的宿疾和伏邪有异,则表现出寒温不同的症候。

【关键词】《素问•热论》《伤寒论》《温病学说》新感与伏邪 寒温统一论

体质学说古今医家多有论述。本文仅就体质因素对伤寒、温病发病的直接影响略陈管见,祈请斧正。

《素问•热论》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揭示了外感热性病皆与寒邪相关,这是中医关于寒温学说的最早理论。迨至难经则分伤寒为五,“有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始有广义、狭义伤寒之分。仲景伤寒论继承和发展了内经热论学说,又赋予六经新的内容。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结合临床经验,创造性的总结了一般外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变化规律、治疗原则以及方剂的配伍方法,始终而严密的将理、法、方、药一线贯联,有效地指导者外感热病及其他杂病的辩证论治,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仲景所遇病情。寒多热少。故论中论寒者多,论温者少。虽有“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发汗已,身灼热者为风温”之说,但立论简略,未成系统。随着代移时迁,人们渐觉用伤寒法未能痊愈,外感病诸多热病,于是温病学说,渐次崛起。张杰古,刘河间,王安道,吴又可等人,另立旗帜,经多数医家集3~5百年的实践经验至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等乃蔚为大观,自成体系,实补伤寒法之不足,也是历史发展的进步。

从伤寒的温病,除了历史的局限的科学的不断进步外,还与其所处时代不同,影响了人体素质变异有关。仲景所在东汉时期和其以前,由气候等诸多因素影响,人少伏热,罹感者寒多热少,又适逢寒疫大作,夭亡甚众。故仲景就潜心研究和总结辨治伤寒诸法,伤寒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书的。在以后千百年的漫长岁月中。人体素质随着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有所变异,故疾病的性质亦在潜移默化,故治疗方药也当随机应变。如刘河间在《保命集•伤寒第六》中说:“余自制双解通圣辛凉之剂,不遂仲景法桂枝、麻黄之药,非余自,理在其中,故此一时,彼一时,奈五运天气有所更,世态居民有所变……。”故创“六气皆从火化”之论。朱丹溪亦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亦非妄言,也是有其气运更迭,人体素质变化的。又如《医宗金鉴•伤寒论心法要诀》有诗云:“六经为病尽伤寒,气同病异岂期然,推其行脏原非一,因从类化故多端。”近代王前飞也指出:“人群体质在时代的更迭中可发生潜在变化,疾病的特征亦随之变异“。从中医发病学的观点看素体阴虚者,常内多伏热,同感寒邪化热则速,故伤寒轻发热重,咽干口渴等温热症状多见,此时若不详辨证,固执麻桂之方,常劫伤津液,变证烽起。若素体内少伏热呈现恶寒重,发热轻,口不渴等症,麻桂又诚良方也。若感邪前内伏痰饮可见小青龙汤证;若素体脾胃虚寒则阳邪易陷太阴;若心肾阳虚则常太少两感;若胃热素盛,则邪易入阳明;若肠蕴积滞,则热与燥矢互结,常致阳明腑实之证;若素体阴虚已甚,则邪不但易化热伤津,更可入营动风。故同罹外邪,常因患者体质阴阳有异,感前原有宿疾不一,则病变虚实寒热不同。视病人体质强弱则治疗难易有别,预后又大相径庭。由此可见体质的阴阳直接影响着外感的寒温。关于体质学说影响疾病的的性质和转归的,现代医家亦有不少论述。如何炎在《浅谈学习伤寒•温病的点滴体会和临床经验》中说:“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同是外感上一种病邪,却又因人们的体质不同,发病的寒热虚实迥异”。刘宏伟在《慢性肾炎证候动态变化影响因素探讨》一文中也曾指出:“体质是个体生命活动表现出来的生理特性,本质差异。内经有‘因行而生病’。个体的生理特性,在许多情况下决定着机体的某些治病因素的易罹性以及病症发展的倾向性。因此证得背后或多或少的体现着人体的体质特点。易发体质决定了疾病的发生与证候的类型,体质差异决定了疾病的演变与转归。”王前飞等人在《论体质与治则》一文中认为: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往往导致机体的某种疾病的易感性,具有相似性质的事物间存在一种相互类聚,相互合,相见同化,相互融合的现象,古人称之为‘同气相求’。特殊体质(病理性体质)与相应病邪之间就存在着这种同气相求现象。

作为病因,外感六淫虽有风、寒、暑、湿、燥、火之分,然感冒之疾,实当首辨属寒属温。温病又有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温毒、瘟疫之别。诸多温病除暑温是暑热直犯人体,瘟疫乃厉毒直接传染外,其他温病之作,皆因感寒而起,因风为百病之长,故多风寒相兼。寒邪袭表,阳气被伤,失却正常温煦作用,故恶寒。卫气奋起抗争故发烧,因寒性收引,腠理闭塞,故无汗,又因风性疏泄。若寒少风多,营卫失和,故也有自汗者。以现代学说来说,因寒冷刺激,初则体温中枢产热,表层交感神经兴奋,使汗腺分泌较少,血管收缩,发生毛窍收缩,竖毛寒颤,发热无汗或汗不多,头痛身重等症状。但暑热之证,则因气候炎热,外来之热及重,卫气郁结,内热无法放散必致因热极而发生发热,面赤、烦渴等现象。它如:湿温者乃长夏人体湿热内蕴,再感外邪,两邪相兼,缠绵难解;秋燥者乃秋令燥气大盛,人体津气已伤,在感风寒,很快化燥,津液更耗,伏暑乃暑热久罹,蕴伏体内,秋冬遇风寒诱发;疫毒虽盛,亦常因感冒后抵抗力下降而暴发,免疫力强亦有不病者,正如内经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雨寒邪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至于风温,做为病名则可,若做为病因则不妥,不管临床或日常生活中均可见,风和日丽,温风宜人,营卫调和,何以致病?必因春时阳气上升,气温渐暖,人体腠理易于疏泄,营卫失和,或病毒疫邪早已潜伏体内,此时偶感风寒易于化热,故发热,咽痛,口渴等症状,常能触邪即至,虽感仍是风寒,但已迅速化热,若过用辛温发散则易伤津动风,变证百出,故此时治当辛凉解表,银翘,桑菊之类可也。

新感与伏邪众说纷云,似指伤寒邪由外入内谓之新感,温病邪由内出外,谓之伏邪。其实伤寒温病,病情清浅者均可无伏邪,病情复杂者也都可有伏邪,也大都因感寒而诱发。《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是关于伏邪学说的嚆矢。很多病在发生之前有先驱症状,都可认为是伏邪。疫疠病前多有伏邪氤氲,即某些传染病的潜伏期。其实人体很多部位,如口腔,肠腔等常有很多微生物寄生虫,但人体正气不虚,常不能致病。即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旦人体感冒风寒后抵抗力下降,这些小生命即可兴风作浪,危害人体。前面多说的内有伏热当然也是伏邪之一,感冒前的诸多宿疾,也直接影响着新感得性质和转归,所以说伏邪也是人体素质的一个内容,诚如王前飞所说:“具有某种病理体质的人,未未发病时,体内已蕴含一定的病理基础,而为隐性的病理性体质,在病邪作用下,机体代谢失调,病理性产物超过一定阈值,便形成一定的证候”。只是对伏邪学说更深层次的认识。

综上所述。伤寒温病不在感邪之寒温,而因罹风寒则因患者身体素质不同,伏邪之有无,而发病才有寒温之异,所以寒邪作为外感热病的诱发因素乃一定道理,时逸人谓:“凡凡内热重之素因,如受外感,必患温病;内热轻之素因,如受外感,必患伤寒”。“伤寒温病皆以恶寒发热为必有之证型,所不同者,中医认为有无内热之潜伏,在病情上言之,风寒之证,恶寒较重,暑热之证,发热较重,恶寒较重之证即为‘伤寒’,发热较重之证,即为‘温病’。有谓受寒为伤寒,受温热为温病,以其受邪之不同为分别寒温之标准,是不知寒冷空气能刺激皮肤,伤及卫外机能方能致病;若谓但因受热所致病者,除“中暑”、“中热”外,实不多见,故不能以此项说法做为分别之标准“。时氏所言极是。其著《中医伤寒与温病》,颇多发明,对寒温之统一,大有裨益。伤寒温病古多门户之争,现代医家多有主统一者,如邓铁涛教授1958年在中医杂志撰写文指出:“温病学说是从伤寒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如果认为既然发展到温病就可以一笔抹煞了伤寒,取消了伤寒的宝贵经验是错误的。同样的认为温病学说不足道,抹煞了温病学说数百年来治疗经验也是不对的”。1989年在《温病专题讲座》中又强调“从《素问•热论》到《伤寒论》再到温病学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应为定论。两者的争论的确是不必要的”。这种从继承和发展的角度来研究伤寒与温病确属阅历之言,不但有益于寒温的统一,也促进了中医外感热病学说的发展。伤寒,温病虽经千百年来的发展、演变、争论。而余认为仍不出内经关于“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之旨。今从体质来论寒温,故寒温之争可休矣。

参考文献

[1]《医宗金鉴•伤寒论注》1982年10月出版总第316页.

[2]《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1982年10月出版总第959页.

[3] 时逸人著《中医伤寒与温病》1959年4月第14-15页.

[4]《内经辑要》南京中医学院1959年4月版第138页,128页,30页,136页.

[5]《难经译释》南京中医学院1961年11月版第127页.

[6]何炎《浅谈学习伤寒•温病的点滴体会和临床经验》新中医1986年09期(DOI):CNKI:SUN:REND.O.1986-09-006.

[7]刘宏伟《慢性肾炎证候动态变化影响因素探讨》新中医1991年08期(DOI):CNKI:SUN:REND.O.1991-08-006.

[8]王前飞《论体质与治则》新中医1992年09期(DOI):CNKI:SUN:REND.O.1992-09-002.

[9]邓铁涛《温病专题讲座》新中医1989年07期(DOI):CNKI:SUN:REND.O.1989-07-026.

[10]江红兵《论体质因素与温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广西中医药1998年06期(DOI):CNKI:SUN:GXZY.O.1988-0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