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研究综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研究综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近年来,学者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关研究有大量的成果,纵观这些研究成果,内容主要涉及资助政策、资助模式以及资助体系等,运用学科视角研究有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

【关键词】高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综述 学科视角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C-

0009-02

近年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相关研究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文献总库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主题跨度1999年1月~2013年8月精确搜索,相关研究有5214篇,再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主题搜索有502篇,学者的大多论著是以党和国家资助政策为背景,选取不同的切入点展开研究讨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立足于资助政策,研究资助体制深化改革、系统化等问题;二是立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问题,探讨认定科学标准、细化程序及如何科学化合理化认定操作等;三是立足于心理学科范畴,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素质,探讨如何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素质及能力;四是立足于资助工作本身,探讨资助工作存在问题并提出改革对策等;五是立足于现实层面,调查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状况、学习障碍及心理素质等方面;六是立足于诚信感恩、自立自强教育方面,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感恩、自立自强品质;七是立足于能力素质培养方面,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学生能力资助的重要性及提出能力培养的途径。

这些研究成果,是不同学者运用不同的学科视角来展开讨论的,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本文以不同视角研究为标准,将有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研究归类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学视角

从社会学的角度展开研究的学者,大多从社会公平、教育公平、弱势群体等层面切入,分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的原因、现行资助模式、资助效果、资助体系的建立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等方面。这类的研究是结合社会的现状和形势发展来进行反思。

如欧永美《构建“造血”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一文认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的原因有四个主要因素:一是经济来源欠缺或薄弱,家庭地处贫困地区,经济基础很差;二是地域原因,家住农村,自然条件恶劣,特别是那些经济落后、尚未脱贫的地方;三是社会转型出现的新贫困家庭,随着国企改革和城市改革的深化,部分城市学生父母一方或双方下岗,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突出;四是天灾,由于天灾,一些学生本来的好的家境一下子发生变化,成为经济困难户。与此同时,有些学者认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如不能构建得非常好,就会容易造成社会不公平的现象,因此,“政府要成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的政策支持者和经济资助者。首先要树立国家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主体观念,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其次,要通过立法或其他手段,切实保障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权益,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化、法律化;再次,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指挥者、协调者,对各个利益团体或个人进行指挥、引导、组织和协调,使其在一个系统的资助体系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最后,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加快个人信用立法的步伐”。通过这样的方式,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体系才能得到更好地完善,才能发挥其社会效益。

此外,众多学者提倡培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大量的研究成果针对就业困难的相关原因和对策展开论述,其中,不少的学者认为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因为社会资源的匮乏,而其实质也正是涉及了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杨昌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教育救助研究》、徐国兴《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大学生资助体系中政府定位的中日比较》、吴庆《公平述求与贫困治理――中国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现状与社会救助政策》等专著,都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此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二、心理学视角

学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方式有很多研究成果,其中发现在检索到的929篇文章中有511篇文章从心理学视角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占55%,可以说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的成果非常可观。

不少学者认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仅是物质贫困,还存在着“心理贫困”,他们大多数都存在着自卑、负担和压力感大、心理冷漠缺少感恩意识、焦虑不安、内心封闭敏感等问题。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学者们也提出了从单一的资助模式转向多元的资助模式过程中,要从心理上帮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使他们端正心态,具备积极、主动、向上的动力,这样才更有利于学习和生活。唐文红《从物质资助济困育人到励志强能育人――民族地区高校能力发展性资助育人的现实探索》一文说:“大多数获得资助的学生在思想上是积极上进的,但由于他们大多来自经济、文化、教育较落后地区和家庭,在英语口语、计算机水平、艺术特长、知识视野、人际交往等方面与同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由于客观成长环境造成的先天不足,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遍存在接受能力弱、能力提高缓慢、自我评价过低的问题。因为家庭的贫困、囊中的羞涩、寒酸的外表而产生自卑心理,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自我否定,对自己的前途比较悲观,缺乏自信心。”由于这样的现象不在少数,有学者提出:“要注重精神上的扶贫援助,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谈心引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诚信观,树立自信、自强、自立的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的同时要更加关注他们的心理问题,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帮助。因此,应把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与心理援助渗透于助学过程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各个环节,做到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此外,季枫《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发展性资助的思考》,吴玉明、杨文斌、谢太平《感恩维度下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研究》,刘洁、熊国玲《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新模式探索》,赵健、董晓曦《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新模式》等也是从心理学角度来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的。

三、教育学视角

以教育学为视角去关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研究成果也很多,此类成果一般是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才、教育与教育管理等方面来展开讨论。如安冰《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问题研究》一文,是从资助管理的角度来展开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管理分析,全文共有五个章节,其中包括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现状、教育管理的案例、管理的经验与启示以及管理工作创新的对策和建议等方面的内容。他认为现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中的教育成本分担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国家方面的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家庭方面的居民收入水平的因素,高校方面的学校培养成本因素,社会方面的由于学校、专业的差别导致收益差别的因素,等等。由于上述因素,政府在制定高校收费标准时就需充分考虑学费占人均收入的比例和学生的生活成本;政府在制定资助政策时应遵循在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受益的社会各方同时分担教育成本,按照收益多的应多负担,收益少的可少负担的成本分担原则。此外,韩燕燕《高等学校“以人为本,资助育人”的能力开发资助模式探索》、唐文红《从物质资助济困育人到励志强能育人――民族地区高校能力发展性资助育人的现实探索》等文章,从教育学的角度来分析如何教育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使其能更全面地发展。

四、分析与思考

纵观已有的研究文献,从研究的视角来看,以社会学、心理学的视角切入的论著非常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问题的重复性研究较多,而创新性强的研究较少,思辨性及推理式的研究较多,而定量、定性的研究较少。此外,能举出大量成功的个案的作品以及结合实际数据的成果至今仍阙如付,这就需要更多的学者能够结合实际,多运用各种调查方法来获取真实的数据,以运用其数据来展开有力的分析。

从研究内容来看,都集中于研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政策、模式,以及资助体系的构建等方面,而关于其实施的效益和公平方面的问题则较少涉及。而随着资助模式不断发展,学者们对其研究也只是从大体上,或是共通性来展开研究,而对于特殊性研究进行深入的探究,比如说不同专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否心理能一样,是否都适用新的发展模式,是否能在短时期内起到受资助的效果,等等。而不同性别、年龄层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存在着不同的情况,这也是我们在展开调查的时候所需要注意的。

从研究方法来看,高校中的学者大多是采用座谈会或者是调查问卷的方法,虽然通过座谈会能够很直观地获取大量资料,但不容忽视的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们在人数众多并且正式的场合下,他们是否能勇于说出心里的想法呢?相反,不少人会强调调查问卷法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它是匿名的,可是,我们深入思考后发现,这些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改善的问卷和量表调查,其结果总是可以估量

的,对其进行频数分析和交互分类分析,

就会造成很多学者得出一些普遍的、笼统的对策和建议,这不利于研究的创新发展。

理论的运用以及实践中的结果,都是学者们不能忽视的重点,也将会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研究的关注点,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更客观、更直观、更有益地展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开展情况。

【参考文献】

[1]欧永美.构建“造血”型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J].消费导刊,2008(12)

[2]李雪峰,鲍玉仓,王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李超.高校贫困生研究综述[J].教育长廊,2009(11)

[4]唐文红.从物质资助济困育人到励志强能育人――民族地区高校能力发展性资助育人的现实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1(7)

[5]韩燕燕.高等学校“以人为本,资助育人”的能力开发资助模式探索[J].出国与就业,2012(3)

[6]安冰.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广西学生资助专项研究课题(2011ZZ002)

【作者简介】蔡其明(1968- ),瑶族,广西恭城人,广西民族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及高等教育管理。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