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56例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评价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提高鼻内镜手术疗效的方法。方法 对5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采用鼻内镜手术切除,窦口鼻道复合体病灶,开放鼻窦开口,术后随访。结果 56例患者中治愈49例(87.5%),有效5例(8.92%),无效2(3.57%),总有效率为96.43%。结论 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具有良好的疗效,术中正确处理相应病变,清除病灶的规范、中鼻甲的正确处理以及手术的熟练程度;术后加强术腔清洁管理,也是防止手术并发症和提高疗效的关键。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慢性鼻窦炎;窦口鼻道复合体
鼻内镜鼻腔鼻窦手术操作精细、观察精确、微创、痛苦小、术后反应少等优点,在清除病灶的基础上可以重建和恢复鼻腔鼻窦的通气和黏膜纤毛的功能,是一种符合鼻腔鼻窦生理的手术方法。因此,目前鼻内镜手术已广泛被医生和患者所选择。现对我院耳鼻喉科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的56例进行分析,以探讨提高鼻内镜治疗手术的疗效,减少出血和并发症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6例中,男27例,女29例,年龄11~77岁,平均41.2岁,平均病程2个月~41年,平均为20年。所有患者均有流脓涕、鼻塞症状,其中21例有头痛,32例有嗅觉减退或消失症状。所有患者入院后术前均行常规鼻窦X线、鼻窦冠状位CT扫描必要时加水平位扫描、MRI检查及鼻内镜检查。所有病例分型分期标准参照文献[1]。其中双侧鼻腔病变者以较重侧计),Ⅰ型24例,其中1期3例,2期16例,3期5例;Ⅱ型29例,其中1期13例,2期10例,3期6例;Ⅲ型3例。术后随访1年以上。
1.2 麻醉选择 30例病变范围小、手术操作时间短、手术耐受力强的患者采用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鼻息肉者于根部充分麻醉。另外,26例病变广泛、高龄、手术耐受力差的患者则采用全身麻醉。
1.3 手术方法 按照患者病变类型,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①窦口鼻道复合体手术,括筛漏斗切开术、筛泡切除术、上颌窦开放术、中鼻道成形术及鼻息肉切除术;②全组鼻窦开放术,包括额窦开放、中鼻甲上颌窦开放术;③全筛开放术;④全蝶、筛开放术。如有鼻息肉者先给行鼻息肉的切除。先用棉片止血,再取钩突前缘做纵行切开,分离中鼻道黏膜,切除钩突,开放筛窦后清理中组筛房至筛顶,然后清理前组筛房和眶上筛房,根据病情、CT结果和术中具体所见扩大上颌窦和蝶窦口。术后根据术野出血情况选用中药纱条或明胶海绵填塞术腔,术后术腔凡士林纱条填塞。同期手术应用Storz鼻内镜及电视监视系统和电动吸切器。其中行鼻中隔矫正术者30例。
1.4 术后处理和随访 术后48 h抽除鼻腔内纱条,术后第3天抽除鼻腔内的填塞物。每日地卡因肾上腺素棉片表面麻醉。1周后用中药或生理盐水冲洗术腔;②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2周,激素7 d;如有鼻息肉者予激素口服的同时,给予百克纳喷鼻1~3个月;③出院前鼻内镜检查1~2次;出院后每周清理鼻腔1次,1个月后每2周清理鼻腔1次,2个月后每月清理鼻腔1次直至术后半年以上,换药4次/月。
随诊期具体时间要根据术腔恢复情况来安排。主要是清理鼻腔内的分泌物、囊泡、痂皮和新生的肉芽、息肉,防止鼻腔内粘连直至术腔完全上皮化。应用黏膜促排剂,局部应用激素喷鼻1~3个月。
1.5 疗效评定标准及统计学处理 按照,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疗效术后随访1年以上,根据1997年海口会议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治愈49例(87.5%),有效5例(8.92%),无效2(3.57%),总有效率为96.43%。其中Ⅰ型23例,Ⅱ型29例,Ⅲ型2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而未用鼻内镜时常总有效率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是鼻科常见疾病。现代在内镜辅助下,视野清晰、病灶清除彻底、使组织的损伤小[2]。能在最大限度保留鼻腔鼻窦结构的情况下,改善和重建鼻腔鼻窦的通气和引流功能,达到治愈的目的。
手术基本的出发点是:在彻底切除不可逆性病变的基础上,以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和引流作为改善鼻腔、鼻窦黏膜形态和生理功能的基本条件为目的来治愈鼻窦炎,并依靠鼻腔、鼻窦自身生理功能的恢复抵御外界致病因子的侵袭来防止疾病的复发。
①术前用规范药。使术中出血少,进而使术野清晰,缩短了手术时间,同时也可减少不良损伤;②行鼻中隔偏曲矫正。去除鼻腔通气障碍,防引流通道狭窄、粘连,分泌物蓄积,也利于手术操作,减少复发;③尽量保留中鼻甲。对息肉样变、肥大、严重水肿等,应切除中鼻甲外侧壁及前下壁黏膜;对有中鼻甲骨性肥大者,予以切除。对中鼻甲与鼻中隔面相贴或距离过小者,术中用纱条做上鼻道填塞;④对下鼻甲骨性肥大者,部分切除肥大骨质;⑤手术中要完整切除钩突;⑥操作要轻微,保护鼻黏膜,据情况开放窦口[3];⑦术中应将筛窦开放的下界定在后组筛窦下壁,保护好中鼻甲基板或保留少许后筛下部骨质;⑧在开放额隐窝时,不要切除过多骨质,以保护好中鼻甲前上部的固有支撑。注意:上颌窦自然开口应向后、下方扩大[4];⑨术后的规范化治疗。避免眼、眶部的损伤:术前反复阅读鼻窦冠状位CT片,了解鼻窦发育情况、解剖结构变异及病变情况;应在明视下操作;不可钳取蝶窦的外侧壁;当术腔出现淡黄色组织时,切忌牵拉;⑩术后复查清理 定期术腔用中药或生理盐水冲洗,防二次感染、迁延性炎症、再生息肉、窦口缩窄、中鼻道粘连等现象。术后2周内一般用细吸引器吸出血痂及分泌物即可,避免过多用钳钳取,防止鼻腔软组织再度损伤、肿胀。术后1~3个月内容易发生术腔粘连、水肿、水样囊泡及肉芽组织增生等,必须耐心细致地清理术腔增生组织,刺破囊泡,吸尽分泌物[5]。
控制高危出血因素和减少出血:如高血压、鼻出血史、鼻腔手术史、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类药物、有吸烟和饮酒嗜好、高血糖者;局麻药中加入微量的肾上腺素可收缩用药局部的血管、减慢药物的吸收,既能延长局麻作用又能减少吸收和中毒的发生,规范熟练的手术操作,减少黏膜损伤。
总之,鼻内镜鼻腔鼻窦手术的广泛开展,在治疗慢性鼻窦炎中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134.
[2] 李源,许庚.内窥镜鼻窦手术中的出血问题.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6,31:8-11.
[3] 李健祥,阙运龙,代仁兵,等.鼻内窥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60例疗效观察.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7):63-65.
[4] 许庚,李源.内镜鼻窦外科学.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131-144.
[5] 杨国存,胡建文,曾一民.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200例分析.中国内镜杂志,2005,11(3):279-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