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再婚,丧偶老人面前的一道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再婚,丧偶老人面前的一道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主观上,对迟到的爱缺乏信心

个案一:郝老伯:找个合适的老伴太难

郝老伯是大学退休教授,离异8年了,晚年生活的孤独,使他下决心想再找个老伴。

有朋友给他介绍过几个,但没遇到合适的,主要原因在于女方对子女的牵挂,还有对男方房子、金钱等要求太不现实。

他曾经遇到过一个国企干部,还没退休,条件蛮不错的,有车有房,也很喜欢他,但他总对她缺乏感觉。“都一大把年纪了,结婚就是要找个‘两情相依’,可是找个合适的老伴太难了!”郝老伯坦露心声。

个案二: 赵女士:总觉得老公就在雨中看着自己

52岁的赵女士,丈夫去世3年,她一直沉浸在思念的悲痛中,经常一个人以泪洗面。尤其是遇到下雨天,总觉得老公就在雨中看着自己,晚上时常会梦见他。

她觉得自己找老伴最大的障碍就是对去世老公的思念。以前老公对她很好,夫妻感情一直不错。她最怕的就是自己过不了这一关。从个人感情上说,她更倾向于找一个丧偶老人,她觉得离婚的老人曾经经历过一个失败的婚姻,对新的婚姻有心理障碍,更没有信心。

专家分析:老人再婚障碍有“两忧”

一位老龄问题专家说,老人再婚障碍有“两忧”:一忧,标准难定。老年人由于阅历深,见识广,又有前婚的经验或教训,因此在确定择偶标准时,往往瞻前顾后,忧虑重重。二忧,关系难处。老年人再婚重建一个家庭,人际关系往往复杂化,再婚双方既要对新配偶充满感情,又要给自己的子女以抚爱,能否处理好这两方面的关系,再婚老人时常为此而忧心忡忡。

单身老人再婚的主要障碍有:老人本身旧观念的障碍,怕再婚会引起别人的耻笑;居住及经济条件造成的障碍,在居住条件偏紧的情况下,增多的家庭人口,会影响现有的居住条件;社会因素造成的障碍,特别是有些老年人与年龄比自己小的中年人结婚,社会舆论压力大,高龄老人要求再婚,压力更大。丧偶老年人再次恋爱时,总是不自觉地拿眼前的对象与过去的老伴相比,迟迟下不了决心。这种“对比效应”往往会影响老年人再恋成婚。

客观上,子女不理解

婚姻“从一而终”的封建思想还比较普遍,子女们对老人无伴的孤独缺乏理解。他们把老人的正当再婚要求理解为“老不正经”,甚至在亲朋好友间也对老人再婚缺乏必要理解。

赡养和财产继承问题。老人再婚一般牵涉到赡养和财产继承问题。子女不愿父母的财产再婚后让外人继承,故子女一般都反对老人再婚。

“后事”干扰再婚。再婚夫妇死后的安葬问题也是干扰老人再婚的原因。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双方子女拒绝安葬或双方的子女争着安葬而大动干戈的事件。

再婚须合子女“标准”。父或母欲再婚,但必须符合子女们的再婚标准。如果老人找的对象不合子女们的愿望,则子女们以断绝往来和不照顾相威胁。许多老人只能在亲情与爱情之间作出艰难而无奈的选择。

如果家长反对年轻人自由恋爱,往往得到坚决的抗争直至家长首先让步。但是,老人再婚遭遇儿女反对后,他们的抗争,却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我们要问:作为儿女,有什么权利反对老人再婚?这种反对,不仅在道德上要遭到谴责,而且在法律上讲也干涉了私权。其实,老人丧偶后,虽然儿女孝顺,在吃穿上面照顾得很好,衣食无忧却缺少沟通,甚至平时连个说说话逗逗嘴散散步的人都没有,他们也只有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深埋在心底。我们更应该认识到,老年人的再婚虽有爱情、友情,但主要是相互倾吐寂寞,生活中相互帮助,摆脱孤独,解决老年人丧偶后在生活、情感上的痛苦与无助。再婚可以帮助老人排除内心的烦恼、焦虑、苦闷,使内在的情感与外界的刺激达到平衡。

生活中,谈到对老年再婚的看法时,不少老年朋友发出感概:老年人再婚谈何容易?成功率太低了!致使一些丧偶的老年朋友对再婚总是丧失信心。笔者单位的张老伯还掰起手指头算了一下:“近几年我周围接触过的、听说过的再婚老人有十对,只有两三对感情稳定,其余都是好景不长,散了伙。”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几个镜头:

镜头一:在爱情与亲情间作艰难的抉择,使老人身心疲惫,痛苦不堪,最后只得舍爱情而全亲情。孑然一身好几年的周老伯前年结识了钟阿姨,双方感觉不错决定结婚。可是一直很孝顺的子女们却表示强烈反对。反对的理由是,父亲再婚让他们感觉面子上过不去,而年仅50多岁的后妈则让他们产生其欲分家产的合理怀疑。周老伯以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感情的不断沟通,也许情况会有所改善,所以毅然举行了婚礼。婚后,为了缓和与子女们的关系,周老伯多次请子女们回家吃饭,子女视他如“陌路”。他给子女们写信以求理解,也无人理睬。儿女们长久的“冷战”,尤其孙辈们的“远离”,让渴望“天伦”的他背负了极大的压力,与老伴的关系也日趋紧张。在爱情与亲情间作艰难的抉择,使老人身心疲惫,痛苦不堪,最后只得舍爱情而全亲情。一年之后,他“忍痛割爱”,匆匆结束了短暂的再婚生活。

镜头二:认识时间短,双方缺乏了解,使再婚婚姻危机四伏。孙阿姨是某县城退休干部,前年与一退休干部相识,不到两个月两人就结婚了。很快她就尝到了仓促结婚的恶果。因为性格不合,婚后四个月两人就分居了。她在以前的家庭里是继母,现在已走进了另一个家庭,分居后她不好意思回去,可她又能去哪儿?在那段日子里,张阿姨经常以泪洗面。

镜头三:现在有些老年人把再婚当作找保姆,不能平等待人,这种忽视情感基础的再婚生活,是很难持久的。退休高工黄某,4年前妻子病故。后与同一单位的另一位教师何某结合。婚后不久,老两口便埋怨对方对自己照顾不周。黄某总想何某像前妻一样精心伺候他,而何某想要老伴能照顾呵护她,半年不到两人便“分道扬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