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范增平:台湾新茶文化正在形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范增平:台湾新茶文化正在形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台湾茶业发展史是循着轮回的轨道前进。1880年代以前。台湾唯一的茶产业是乌龙茶;1881年以后,包种茶出现。随即主导台湾茶业市场。1920年代之后,红茶是台湾发展的重点,曾经创造出名牌“日东红茶”。1945年后,绿茶是战后台湾茶业复兴的主导力量,从炒青绿茶到蒸青绿茶。到了1970年之后,台湾茶业又回复到乌龙茶流行的年代。1980年代,包种茶颇受欢迎,所不同的是台湾茶业已从外销贸易转向内需市场。1990年代后,红茶开始以多元化的形式登上台湾内需市场,欧洲红茶、本土冷饮式的泡沫红茶大行其道。2000年代一开始,绿茶的抹茶、粉茶、液态茶,以健康的理由受女性及年轻朋友青睐和喜爱。目前,传统乌龙茶又蠢蠢欲动,这是第三轮乌龙茶时代即将热络起来的迹象,显然,21世纪是各类茶叶纷呈的时代。

台湾茶叶,长久以来是以外销为主,大约80%~90%以上是外销。自1970年之后,外销市场开始大幅萎缩。内需逐年增加,到了1990年之后,台湾茶叶正式出口的销售量不及总产量的10%,绝大部分提供内需市场,尚且不足。目前,台湾每年茶叶的市场需求量约37000吨,台湾岛内每年茶叶的总产量约16000吨。因此,台湾每年约需进口茶叶21000吨,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如此算起来,台湾每人平均的茶叶消费量是1700克左右,超过日本许多;1980年,台湾的人均茶叶消费量仅约400克,当时日本的人均消费量约1000克。日本茶园将近6万公顷,几十年来。没有太大变动。台湾茶园从4.6万公顷减少到目前1.2万公顷。依观察,台湾茶园将减少到1万公顷以下。台湾茶业不论是产业、商业、工业,甚至文化事业,都有极大的变化,台湾茶产业的衰微是其它产茶地区较少看到的情况。(数据截至2007年)

台湾茶业在不同时代都会有创新文化出现,成为台湾茶文化发展的特色。目前,台湾新茶文化正在形成

以进口茶叶为消费的发展趋势2000年之后,台湾茶业市场有了新变化,西方的花果茶、草药茶颇受欢迎;下午茶、英国红茶已流行;日本蒸菁绿茶越来越有好感;中国大陆名茶很自然地在精致的场合品尝,大陆茶叶渐渐打开市场,这种情况将继续发展。

以传统创新并陈的营销方向茶业是古老的行业,传统的经营方式仍将保有一定的市场,新式的营销概念已逐步活跃。台湾的茶叶经济进入转手时期。

以商业利益为前提的经营概念台湾茶文化与经济利益相结合发展是很大的特色,茶业者为达到商业目的而从事茶文化活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很露骨地上演,茶文化表现浓厚的商业色彩。

以现代科技为茶文化发展的动力茶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电壶、微波炉、音响、西装、电子设备,统统派上用场,科技的进步是茶文化发展的动力。不是孤立的一股暗流。

以知识分子为中心的茶艺活动知识分子是茶文化活动的主要参与人,弘扬茶文化是有民族使命感的工作,也是一种落实生活的有意义事业。因此,台湾茶文化以年轻的知识分子参与为主。

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的生产方式不论是茶叶,还是茶文化,大都以社会的需要为导向,市场需要什么茶叶,就制作什么茶叶;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活动。就举办什么样的活动。

以民族文化为内涵的表现以仿古式的建筑格局,乡土味的室内设计,雅致古朴的家庭布置,浓厚文化传统气息的书画挂轴,插花、焚香等具有民族意趣的景象,强调生活的茶艺,是台湾茶文化发展中的又一特色。

以学术思想为目标的开拓茶文化的热潮已经有20多年,人们逐渐意识到需要提高层次,增加深度,茶文化的理论必须建构起来。

从整个台湾茶文化看来,以中华文化做号召,民族精神为根基,现代科技为方法,落实在人民生活上,提高茶的经济效益并试图建立茶文化理论,开拓茶艺美学的哲学体系,是台湾茶文化发展特色,我们称之为“台湾新茶文化”。